从东和公司看近代日商资本在山东的扩张

2019-02-26 19:17陈宇舟
旅游世界 2019年3期
关键词:日资榨油龙口

陈宇舟

龙口发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按照不平等的《天津条约》规定,烟台取代登州(蓬莱),成为山东地区唯一的开埠通商口岸,近代日本与山东的贸易也由此开始。

最初,日商在山东沿海主要经营航运,东和公司由此起步来到山东。但它经营的地点不是烟台港,而是邻近的龙口港。1914年龙口正式开埠之前,中国政府规定此地禁止外轮行驶内港,而包括东和公司在内的日商田中洋行、岩城商会等商号,擅自在当地开设轮船公司,经营沿海内港航运业务,均有定期或不定期航班通航龙口。当时日轮共有11艘,主要航行于烟台—龙口、龙口—大连、龙口—营口和龙口—安东等航线,沿途靠泊渤海湾登州、滦家口、刘家湾等民船港,船只大部分为几百吨的小轮船。

19世纪末,随着日本邮船会社北洋航线的开辟,开始有日本人到烟台开设行号,经营商贸。到20世纪初,日本洋行的经营范围涉及航运、一般贸易、煤炭、桐木、杂货等,但除四五家有实力的商行外,大都是一些资金微薄,经营旅馆、料理店、餐饮店等服务业的小商人,或从事修造业的手工业者。

1895年,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对日巨额赔款滋养了日本资本主义,日本工业获得了显著发展。1905年日俄战争后,伴随着本地加工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对华商品输出迅猛增加,所占份额不断增长。从日本出口至中国各口岸的大宗商品就有棉纱、棉布、火柴、海带、冻粉、精制糖、啤酒、药品、绸缎、浴巾、袜子、帽子、纽扣、纸制品、铜铁制品、陶瓷器、玻璃制品、座挂钟、缫丝车、各类机械、木材、阳伞、化妆用品、香皂等数十种,货物之繁杂,几乎到了无所不包的地步。

大量日货的进口,改变了烟台进口商品的结构,原先在市场占主导地位的欧美商品逐渐让位于日货。为了争得销路,日本工商企业大都采用与中国民间文化习俗有关的商标标识,在烟台当地所采用的此类商标标识就有金鸡、金龙、金鹿、双鹿、雀梅、花蝶、伏龙、飞燕、八蝶、美人鱼、牡丹花、美人、琴鹤、孔雀、凤凰图、月宫图、三仙乐、读书乐、田家乐、仙童执梅、仙女锦花、八仙饮、财神叩门、父子登朝、状元骑马、鲤鱼跳龙门等40余种。这类商标标识迎合了中国消费者的心理,同时也方便了华商经营者的市场营销,从而为日货在内地的行销提供了条件。随着资本的不断累积,日商又在工业领域逐步试探,东和公司也由此迈出了在山东扩张的第二步。

青岛投资

1897年德国侵占胶州湾,翌年9月青岛港作为自由港对外开放,1904年胶济铁路通车,日商活动开始转向青岛,航运贸易不断扩大,所占贸易比重逐年上升,1909年首次超过德国。1914年日本对德宣战占领青岛之后,包括东和公司在内的许多日商,陆续撤离烟台到青島开辟新的业务。

在青岛,日本殖民当局制定了“大青岛”城市扩展计划。首先将青岛的商业中心逐渐转移到日本人商业集中的区域,为日商开辟专用的商业用地。随后又为日本工业资本开辟新的专用工业用地,并提供了各种优惠条件。1917年,东和公司看中青岛花生油出口贸易快速增长的趋势,先后投资100万日元,采用新式机器榨油,在台东镇工厂区成立了“东和油房”,业主为三宅骏二,同时从事小麦收购业务。当年贸易额花生5809袋,3945担;花生油28700箱,16295担。至1921年,年加工能力为1.5万吨,榨油年产量达到4万箱,成为当时生产规模最大的日商榨油企业,并在1922年投资40万日元成立了东和油房第二工厂。1920-1922年,东和公司年营业额分别达到165万日元、180万日元、220万日元,逐年递增,成为青岛著名的日资大贸易商。为了适应欧美口岸进口花生标准的提高,东和公司还与三井、铃木等日商在青岛设立了花生筛选工场,控制全省花生大宗贸易。

1923年日本归还青岛后,随着大批日侨回国、部分日商资本转移撤资和战后欧美花生油进口的减少,许多日资中小企业停业倒闭,在短短的二三年时间里,先后停业的日资企业达到70余家,但资本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基本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到1920年代中期,日资加工企业就只剩东和公司、东洋制油、峰村洋行、三麦油房4家,真正具有机器榨油能力的东和与峰村两家油房,处于半开工状态,后来峰村因资不抵债由汇丰银行接管。尽管如此,日资加工业的规模仍超过了华商,东和依旧是青岛最大的榨油企业,年制油5500吨,年消耗花生22.5万担,而华商数十家油坊,“不能敌日商一家之产量”。至1933年,东和油房资本仍有50万元,工人100名。

日本占领青岛与胶济铁路后,日商企业借助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可就近获取的廉价原料和市场销售等优势,节省了大量的生产成本和销售费用,比在其国内生产后出口具有更大的市场竞争力。相对于中国民族资本工业,日资企业则享有殖民当局所给予的各项优惠条件和政策支持,开办时有土地、用水、运价等项优惠,开工后有专营、专利保护;在技术上更是普遍占有优势,比如东和公司所使用的水压式榨机在当时是最先进的,而地方传统榨油业使用的普遍是楔式或螺旋式榨机。在青岛,日商资本所构建的日资工业体系,抑制了华商民族工业的发展。华商工业迫于压力转战济南,与日资企业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猜你喜欢
日资榨油龙口
“龙口”治水
中国日本商会:在华日企利润创新高
2013年龙口归城遗址调查、勘探简报
土榨油并非越“土”越健康
日资企业看“新常态”
土榨油是否越“土”越健康
“原生态”土榨油存安全隐患
广西龙胜:手工榨油坊茶油飘香
龙口页岩油中压加氢精制研究
烃气测量法在龙口铅锌矿区找矿预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