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秋迁徙季节,无数扛着长焦镜头与单筒望远镜的观鸟者与研究人员就会云集在江苏南部海岸的滩涂湿地地带,聚精会神地在海量小型鸻鹬中寻找一种濒临灭绝的鸟类—那就是勺嘴鹬(Calidris pygmaea)。勺嘴鹬体长14~16厘米,下体白色,上体灰褐色,具黑色贯眼纹,繁殖期则会换上红褐色的繁殖羽。它是典型的候鸟,夏季聚集在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北部楚科奇地区的苔原和草甸中繁殖,然后途经朝鲜半岛、日本、中国东海岸的海岸滩涂地带,到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海滨越冬,年年周而复始。顾名思义,迁徙期间,勺嘴鹬依靠它极富特色的勺形喙在滩涂表面像扫帚一样来回捕捉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和昆虫。这种较为独特的觅食方式使得勺嘴鹬成为了鸻鹬中的明星,针对这种行为的演化过程与生态适应机制的研究也有助于更深层次地理解鸟类功能多样性的复杂性。然而,就是这样一种人畜无害、圆滚滚、特点鲜明、萌萌的小鸟儿,近年来却深陷濒临灭绝的困境:1970年至2005年,成年个体数量从2000~2800对快速下降到仅剩400对左右……而2017年最新的一份研究显示,2014年时成年勺嘴鹬种群已经不到228对!即使算上不能参与繁殖的其他年龄段个体,全部种群也仅有661~718只而已!这是什么概念呢?迁徙时节,在北京大学一处不到一平方千米的地域范围内,只要一天就能观察到这个数量级的鸟……基于这样骇人的数据,勺嘴鹬早在2008年就被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为了极度濒危(Critically Endangered)物种—这是仅次于野外灭绝的评级,且这一评级一直持续到今天。
勺嘴鹬,非繁殖羽(摄影 / J.J. Harrison)
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这样的现状呢?与熟知的黄胸鹀(Emberiza aureola)等鸟类因为人类捕杀而濒临灭绝不同,勺嘴鹬的悲剧主要是因为其迁徙栖息地—也就是沿海滩涂湿地的面积减少和质量退化导致的。具体来说,填海造陆、滩涂围垦是大规模滩涂减少的主要原因,而水污染和过度采集则威胁着滩涂湿地内底栖动物群落的健康,从而顺着食物链威胁勺嘴鹬的食物来源。不过,随着社会各界力量的推动,勺嘴鹬的处境越来越受到关注,多项针对它的保护计划也已经在实施,如在繁殖地对孵化过程进行人工干预以提高繁殖效率—这是个体层面的保护;还有停止部分迁徙与越冬地的围垦与水坝建设—这是栖息地层面的保护;推动将包括勺嘴鹬栖息地在内的沿海滩涂划入保护区与自然遗产地—这是立法与保护地建设层面的保护。我们只能衷心希望这些措施能够起效,未来的人们能够继续看到勺嘴鹬在滩涂上觅食的身影。
覓食中的勺嘴鹬(摄影 / Kajornyot Wildlife Photography)
香格里拉越冬的黑颈鹤(摄影 / 胡若成)
黑颈鹤(摄影 / 胡若成)
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是世界上唯一主要生活在高原的鹤类。1876年,曾发现了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等动物的俄国军官普热瓦尔斯基在中国青海湖发现并命名了黑颈鹤,这是全世界15种鹤中发现得最晚的一种。站立时高挑的身形,头部红色裸露的皮肤,黄色虹膜透出的凌厉的眼神,与特征性的黑色头颈部羽毛一起,构成了这高原绅士的基本辨识特征。
黑颈鹤的故事从早春初夏的青藏高原沼泽湿地开始。每年4、5月,越冬归来的黑颈鹤群会成对在沼泽、草甸、湖泊湿地的坚实地带营建大型地面巢开始繁殖,繁殖区域北达阿尔金山,东到甘南川北大草原,西至喀喇昆仑山,南至青海东南部的隆宝滩保护区。大概一个月,1~2只幼鹤就会孵化出壳,并利用青藏高原水草丰美的夏天迅速成长为具有长途飞行能力、全身淡黄色的亚成鸟,以便迎接秋季南迁的挑战。南迁时,黑颈鹤多以家庭或小群为单位,飞过整个青藏高原北部,到达南方云贵高原,西藏南部,乃至不丹和尼泊尔等南亚国家越冬。整个秋冬季,越冬的黑颈鹤主要以湖泊河沼附近的农田为食物来源,掘食植物根茎,捕捉小型动物,同时也以秋收后散落的农作物和新种下的种子和幼苗为食。
这实际上造成了黑颈鹤不得不与人类比邻而居的现状。由于黑颈鹤越冬依赖农田,在一些地区就产生了人与鸟争食的矛盾,人鸟两败俱伤。包括黑颈鹤在内的许多依赖农田取食的鸟类都面临着类似的尴尬现状,即农田是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生活来源,而且农田并不在大多数保护地的管辖范围内,人鸟矛盾凸显。不过由于黑颈鹤的主要分布区多为信奉藏传佛教的少数民族地区,基于藏传佛教对万物生灵的爱护理念,作为高原守护神形象之一的黑颈鹤受到的保护和关注也在逐渐增长。而针对现实的人鸟争食问题,除了利用宗教信仰大力宣传之外,采取建立补偿保险基金,或者开展基于村庄社区的生态旅游,也能从经济上缓解矛盾。
黄脚三趾鹑雌鸟(摄影 / Lonelyshrimp)
“孔雀开屏”当中,有着长长的美丽尾羽,金属色光泽体羽和冠羽的是雄性孔雀,而雌性孔雀却并不色彩斑斓。这是鸟类性选择机制的体现,一雌一雄和一雄多雌制的鸟类大多都是由雌性选择在争夺交配权中获胜的雄性来配对繁殖。统计表明,全世界97%以上的鸟类物种是一雌一雄制,约2%的鸟类是一雄多雌制,但是也存在大约0.4%的鸟类营一雌多雄生活。黄脚三趾鹑(Turnix tanki),就是这样一种特殊的鸟类。
虽然名叫“鹑”,但黄脚三趾鹑却和常见的日本鹌鹑(Coturnix japonica)等鸡形目鸟类不同,它属于鸻形目,和勺嘴鹬等鸻鹬是亲戚。特殊的性选择制度造成了黄脚三趾鹑与众不同的繁殖习性。黄脚三趾鹑雌鸟比雄鸟个体更大,羽色也较为艳丽,背部及枕部的栗色更为明显,繁殖期也是由雌鸟主动进行求偶炫耀行为。每年初夏的夜晚,在沼泽地、草甸或者水稻田边的求偶场中,雌三趾鹑以低沉的鸣声吸引雄鸟前来,这时,雌鹑以展翅、摆动头尾等炫耀姿势展示自身艳丽的羽毛,围着雄鹑进行求偶。更有甚者,雌鹑之间还会因争夺配偶而产生凶狠的战斗—这一切行为都与大多数鸟类的性别角色行为是相反的。然而,经过一番炫耀和争斗,它们在芦苇丛中搭建的简陋干草地面巢里交配产卵,一旦成功,雌鶉就会不辞而别,留下雄鸟承担孵卵、育雏、觅食的责任,而雌鸟则会继续寻找下一个配偶产卵繁殖。
是什么自然选择压力促使黄脚三趾鹑演化出了这样独特的繁殖习性呢?黄脚三趾鹑自身体型较小,且主要在地面生活,面临着来自小型哺乳动物、猛禽等多种天敌的威胁,具有产卵能力的雌鸟四处交配游走,减少了雌鸟被捕食的风险,可以起到“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的效果,分散捕食压力,这是不同生态位的物种针对环境压力演化出不同行为策略的绝佳例子。实际上,与黄脚三趾鹑同属鸻形目,生活习性也近似的湿地鸟类彩鹬(Rostratula benghalensis),也同样是雌鸟更加艳丽,这也是佐证交配制度随生态位演化的另一例子。
湿地,从雪域高原到海滨滩涂,这一复杂而多彩的生态系统为数以百计的鸟类物种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家园。它们以湿地为栖息空间,依水而居,或在水中游泳和潜水,或在浅水、滩地与岸边涉行,或在其上空飞行,以各种特化的结构和独特的方式在湿地觅食。而今,“地球之肾”与栖息其中的鸟类也面临着来自人类压力与气候变化的威胁,我们理应正视湿地生态系统与湿地鸟类对生物圈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保护好这瑰丽多姿的一切,为后来人留下一块美好的天堂。
如东滩涂湿地的鸻鹬(摄影 / 胡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