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丹彤
(武汉纺织大学,湖北 武汉430073)
清代是一个满汉民族交融的朝代,民族文化相互碰撞,独具特色,图案艺术丰富多彩。“喜相逢”纹样是中国传统吉祥纹样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并在满汉交融的大背景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纹样寓意深刻、富有特色,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从服饰中了解“喜相逢”纹样,既可看到当时的文化审美内涵,又可通过纹样的演变掌握其艺术规律。从设计美学视角,将清代服饰纹样“喜相逢”的文化内涵及审美特征进一步凸显。
中国传统图案体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不断完善,时至今日已经形成了一个繁复多元的图案体系,为现代设计与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喜相逢”纹样是中国传统吉祥纹样之一,美学思想底蕴深厚,既具艺术美又符合设计美的标准,是集工艺美、艺术美、构图美、寓意美等元素的综合美的设计纹样。
“喜相逢”纹样是太极图的延展艺术形式,既灵动又端庄,既变化又统一。对于何谓“喜相逢”纹样,一直以来并没有一个固定概念,根据大量出土文物及史料研究认为,以中心点为坐标轴,两个主体纹样旋转对称或相向对称,与其他辅助纹样共同构成一个整体纹样,即为“喜相逢”纹样。早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纺轮中就已出现该纹样结构的基本雏形(见图1)。发展至清代,在满汉民族文化影响下,其设计也最为华丽。
设计借助于物质来表达精神理念,用心理认知规律来诠释情感内涵,设计美学是对人类自由精神的追求。根据史料图像总结出“喜相逢”纹样的设计体现亦是自由的,符合设计美学的形式法则,即在满足构图原则情况下,各个纹样可根据表达主题自由选择组合,根据不同的主题表达不同的情感与精神寄托。设计美的创造在设计师,但审美则在最广大的使用者群体,由此可见,设计美学的本质特征在于以人为本,是以人的实践需要为核心的创造。“喜相逢”纹样的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在于它具有浓厚的吉祥寓意和华丽精致的图案设计,借此表达出使用者对生活、生命的寄寓之情,满足人们对实现美好愿景的目的。
经过历代的发展,清代“喜相逢”纹样已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稳定的吉祥纹样,广泛应用于传统宫廷服饰中。作为中国传统吉祥文化的代表图案之一,“喜相逢”纹样兼具艺术性、审美性与文化性。对其美学特征与吉祥寓意进行深入研究,是对中国服饰纹样史的补充和完善。
“喜相逢”纹样作为富有独特审美内涵的图案运用于清代服饰中,从设计美学视角分析,其审美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构图美、色彩美、工艺美等方面对其构成后的形式美进行分析,“喜相逢”纹样的形状、色彩和在服饰中所应用的工艺表现手法是构成形式美的主要因素,使其富有独特的审美个性,这种美的特性具有形象性、感染性、社会性和新颖性。
清代“喜相逢”服饰纹样是一种组合艺术纹样,花型图案无固定搭配,整体造型以团状居多,其中也不乏方形等,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欲。根据大量的史料图像记载,清代“喜相逢”的构图形式已经逐步弱化了明代的“S”形中心骨线,构图变得松散,结构更加多样,常与其他纹样组合出现,构成鲜明的艺术表现形式。以《清宫服饰图典》中乾隆年间香色纳纱单袍中“喜相逢”为例,主体纹样两只蝴蝶展翅呼应,在造型艺术中,规律组合,相同却又有所不同;辅助纹样大小有别,疏密有致,令“喜相逢”整体画面更加生动饱满,整体构图形成律动和谐之美,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充分蕴含了对称均衡、阴阳和谐的形式美(见图2)。
图2 乾隆时期香色纳纱单袍中“喜相逢”图
色彩美是具有视觉引导性的,最先打动观者,带来视觉体验的审美特征,不仅能有效直接地表达设计的认知功能,而且能提高审美功能。在中国古代,色彩在不同的文化中,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清代服饰制度严苛,色彩应用亦有定规:上用(宫廷)与官用不同,上用有大红、石青、真青、明黄、秋色、玉色、油绿、真紫、酱色、金黄、石蓝、沉香色、松花色等,官用色彩有月白、棕色、石青、真青、明黄、玉色、墨绿、官绿、元青、金黄、真紫、酱色、鲜红等[1]。其他民用除金黄以外,亦无定色,但纹样要按定规而织染,图案设色方法是清宫传统技法。纹样色彩需与服装底色相区别,才能将图案突出,以《清宫后妃氅衣图典》中的绿色绣缎瓜蝶纹氅衣为例,其“喜相逢”纹样鲜丽华美、晕色和谐、自然秀丽,因底料为绿色,所以图案中的绿植都用三蓝晕色,与绿色底料、红色花卉相配,犹显雅致尊贵[2](见图3)。
图3 道光时期绿色绣缎瓜蝶纹氅衣中“喜相逢”图
清代服饰纹样的特点在于取材广泛,配色丰富,寓意吉祥,等级分明。纹样色彩讲求层次变化美,主次关系明确,色调或雅致或明快。色彩在纹样艺术与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直观的表现力,不仅可以表达情感,还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及等级制度。“喜相逢”服饰纹样多采用对比配色或协调配色方法,对比配色具有很强的色彩感染力和识别功能,能够令人们在视觉上产生欢快跳跃的活力感,在对比中追求色彩的丰富变化,直观传递纹样的内涵,而协调配色则具有稳重感及象征功能,能够含蓄委婉地表达纹样的内涵,在变化中追求和谐,产生平衡、愉悦的视觉美感,展示出雅致又不俗套的审美风格。
清代康乾盛世时期,手工艺术品制作十分发达,经济、文化、政治繁荣。当时宫廷服饰所用的丝绸面料几乎都来自于江南的南京、苏州和杭州三处皇家御用的织造机构,质感丝滑细腻,技艺高超,“喜相逢”服饰纹样的制作工艺在此时也最为华丽精美,多使用绣、缝、缀、补等工艺。
由《天朝衣冠——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服饰精品展》中乾隆年间的石青色缎缀绣八团喜相逢夹褂文献图例可见,服饰中的“喜相逢”纹样以丝绸织物为衬底,使用五彩色的丝线和金线来织绣,运用平针、钉线、套针、缠针等刺绣针法,彩绣八团纹样,八团内所饰蝴蝶及莲花、菊花、牡丹、海棠纹样,虽内容基本相同,但设色及搭配方法各异,绣工细腻入微[3]。与服装面料视觉效果反差鲜明,图形动静相宜,立体感较强,不仅表现了节日的热闹场面,同时展现了清代织造技艺的高超水平。通过视觉、触觉等感官将面料表面的色彩、光泽、肌理等信息传递到大脑,激发情感联想,产生审美体验(见图4、图5)。
图4 “喜相逢”纹样工艺技法
图5 乾隆时期石青色缎缀绣八团喜相逢夹褂图
清王朝是由满族建立的君主制政权,自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至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历经276年[4],其民族文化独具特色。当时存在两种不同的文化,即下层人民的审美文化和贵族统治阶级的审美文化,两种审美文化不仅仅是形式和风格不同,更重要的是源自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及等级制度。清代服饰制度是满汉交融的产物,既具有本民族的传统礼仪和风俗,又借鉴了汉族服饰的某些元素,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文化。
清代极其重视吉祥图案,作为我国传统吉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吉祥图案主张“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的思想,从侧面反映了人们的审美文化观。清代服饰中,当属皇帝和后妃们穿着的朝服和吉服最为重要,而“喜相逢”纹样作为吉祥图案中的一种,多出现于帝后吉服之中,寓意美满、团圆、祥和之意,其常以八团纹样形式出现,清早期八团纹样帝后服饰中皆有使用,但随着服饰制度的不断完善,最终成为清代后妃的专属纹样。“喜相逢”八团纹样往往内容相近,但色彩搭配不同,表现出各具特色的审美情趣。
设计美学视角下的“喜相逢”纹样的审美文化是物化的图形与精神表达的高度统一,是以服装为载体的物质文化和吉祥文化的高度融合。
“喜相逢”纹样其审美意境往往不直表其意,而寄寓于形象中,具有图像叙事的典型特色。图案的象征意义,可代表中国古代伦理、民族文化及风俗。清代服饰图案运用象征表述方法,将祈福纳祥、驱恶辟邪的思想观念,通过谐音、会意、借代、比喻等方法曲折含蓄地化为图案运用到服饰当中[5]。在设计美学视角下,“喜相逢”纹样的意境表达方式基本可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是象征方式,用具体的形象来象征某种寓意,引人产生联想,如乾隆年间的香色纳纱八团喜相逢单袍中运用蝴蝶、牡丹等具象事物,表达吉祥富贵等美好愿景(见图6);第二类是谐音方式,利用我国汉字同音不同字的特点,将同音的字进行意思调换,如以“蟢”表示“喜”,长足的蜘蛛称“蟢子”,表达喜庆;第三类是表号方式,宋代以来,民间流行一首《四喜》诗:“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喜相逢字面意思可解释为相见愉快,通常表现老友重逢,喜笑颜开的场景,故有将他乡遇故知的场景比喻为“喜相逢”,或将两只喜鹊在花间呼应,表达“喜相逢”之意,表达方式直白,通俗易懂,此艺术表现手法多应用于民间设计。
图6 乾隆时期香色纳纱八团喜相逢单袍图
清代距今时间较近,历史资料较完善,代表性的实物和图像较多,通过史料能够充分发挥视觉说服的证明力量。设计美学视角下的清代“喜相逢”服饰图案具有一定意义的美的形式,赋予了人们情感内涵,服饰图案于庄重中蕴含活泼,于成规中追求精美,可谓异彩纷呈,独具特色。纹样多运用于女子吉服中,且以蝴蝶为主体纹样的居多,原因有:一是把成双成对的蝴蝶应用在服饰上,寄予了穿着者对夫妻美满的愿景;二是展翅飞舞的蝴蝶是自由的象征,传递了深墙高院中的女性对于自由的美好憧憬。
保护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一个设计者的责任和义务,深度挖掘清代服饰纹样“喜相逢”中的审美特征及文化内涵等设计美学价值,利用它所传达的美学思想,服务于我们的设计,凸显其蕴含的人文精神和艺术价值,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