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疾病的暴发,养猪者和研究人员摸索出如何保证猪群安全,可通过对生物安全措施的改进,使得猪场几乎不受外界病原的影响。
大约在35年前,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养猪户兰迪·斯普朗克注意到他养的仔猪死亡率异常高。为此,他进行了一些检测,并确认他的猪场暴发了猪伪狂犬病。
在邻居的猪场里也发现了这种疾病,在他自己的猪舍里,一只死猫让斯普朗克和兽医们得出结论,那只流浪猫是从邻居的猪场溜进了斯普朗克的猪舍。他的整个猪舍要进行清洗、消毒,猪群繁殖立即停止。最后一批仔猪断奶后,母猪全部被卖出。斯普朗克的猪场只花了几周的时间就重新开始运作,但随着后来实施更加全面的生物安全程序、法规和最佳的做法,未暴发过疾病。
在他的猪场,人员进入母猪舍需要经过更衣、淋浴。所有的衣服和毛巾都经过清洗消毒,不允许没有被彻底清洁的任何东西从外面进入猪舍。甚至空气在进入猪舍之前也需要被净化。医院等级的空气过滤器防止微小的灰尘颗粒进入猪舍,因为灰尘颗粒可能携带感染猪的病原体。
在斯普朗克的猪场,猪是分阶段饲养的。母猪舍设有最高的安全措施。其他的猪舍要求人员进入时穿上消毒后的工作服和鞋。进出猪场的运输车辆也受到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的制约。用于运输生猪的拖车每次运输后要经过清洗和干燥,并且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再次被使用。各阶段的猪与外界接触的顺序也成为猪场生物安全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拖车、车辆和人员可以相对自由地沿生物安全供应线向下移动,例如,运送饲料的卡车将先停在母猪舍,然后再继续到其他猪舍。
非洲猪瘟现在是养猪业面临的难题,然而,小规模猪场如何才能抵御如此大规模的威胁呢?斯普朗克说,关键是要知道病毒是如何繁衍的,养猪户需要了解一些有关病毒的基本知识,例如病毒需要一定的水分才能生存,并注意研究病毒在没有水分的情况下其死亡需要多长时间,那么人们就能更好地保护猪群。非洲猪瘟在猪之外生物群体非常稳定,虽然人类和其他动物本身不发生这种疾病,但其可以导致这种疾病病毒的传播;非洲猪瘟也可通过猪饲料的常见成分传播。在对猪体外的病毒存活时间的研究中,大多数非洲猪瘟病毒可存活78 d的时间,如果携带这种病毒的饲料被运输到美国就可能猪群被传染。因此,要求饲料供应商在将进口饲料出售给养殖户之前,再多保存2个月。
在过去的25年里,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世界其他地方,猪的生产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项创新是在许多猪舍中安装了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这有助于防止疾病的传播。
养猪场正在反复检查他们的生物安全措施,确保猪场的每个人都了解这些过程,包括告诉员工不准带任何猪肉制品到猪场。
(编译自:http://www.thepigsite.com/articles/5484/countering-contamination-biosecurity-best-practice-in-action/)
如何才能提高仔猪的采食量?哪些因素影响仔猪的采食量?来自荷兰的研究人员详细地研究了饲料的诸方面对仔猪饲料摄入量的影响。
通过试验测试了不同饲料供应给仔猪的喂养行为。研究假设可通过改变饲料的多种感官特性,以更加多样化的形式刺激断奶前仔猪的饲料摄入。以断奶前和断奶后饲料摄入量的正相关为例,研究促进仔猪断奶安全过渡的重要因素。
采用2种不同的饲料,仔猪从2日龄开始接受任意饲料,每栏放置2个饲喂器。饲料A是一种试验性饲料,由于对饲料制粒机进行了设置调整,导致颗粒结构、长度和硬度的差异,从而使饲料A产生多样性。饲料B是一种商品饲料,其直径为14 mm的颗粒,长度10~20 mm,硬度为6.8 kg。试验分2组,第1组﹝膳食多样性(DD),包括10窝﹞的饲料A和饲料B在生产方法、颗粒大小、风味、成分组成和营养成分、气味、质地和颜色上存在差异。第2组(风味新颖性(FN),包括9窝)从第2天开始,只在2个饲喂设备中放A饲料。从第6天开始,按照每天的顺序,将调味剂(即影响饲料感官知觉的物质)添加到1个饲料设备中。与仅提供饲料A(含或不含额外风味)相比,提供调味剂饲料A和B增加了50%的断奶前饲料摄入量。接受A或B饲料的仔猪在A或B饲料摄入量方面没有总体的差异,这表明断奶前的饲料摄入量随着2种饲料摄入量的增加而增加。这些结果支持了研究人员的假设,即在感官特性(如成分组成、质地)方面,饲料的多样性越高则摄入量越大。另外,2种饲料营养成分的差异可能会影响饲料的摄入量。
(编译自 :https://www.pigprogress.net/Piglets/Articles/2018/7/How-to-get-small-piglets-to-eatmore-308635E/?intcmp=related-content)
自2010年来,中国、欧洲、美国及部分亚洲国家相继暴发了变异性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疫情。人们使用抗生素,甚至原有的基于CV777株的PEDV弱毒或灭活苗后,对变异毒株均束手无策。故此,很多研究者都试图开始从PEDV的生物学特性、病毒的分离、病理学以及分子遗传学各角度去解释此次乃至以往PEDV的流行。但却都忽略了肠道微生物菌群在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保持肠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研究发现,在此次流行期间,各地养殖场临床发病的严重程度表现出很大差异。为解析个中原因,作者等首次利用二代测序技术,比较了自然状态下PEDV感染后未发病、PEDV感染发病以及健康母猪和仔猪肠道菌群的差异,结果显示:梭状杆菌和变形菌纲等肠道致病菌,在PEDV感染未发病和感染发病的猪体内数量大幅度增加,而能产生短链脂肪酸如丁酸盐的益生菌群数量大幅减少。说明PEDV感染时,会严重干扰母猪或仔猪的肠道内菌群平衡,削弱益生菌群,富集致病菌群,从而引起临床更严重的发病。
猪的胃肠道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环境,定植在肠道内的菌群也因时间、年龄、品种以及其他因素而呈现动态的变化。作者研究发现:在PEDV感染的母猪(发病或未发病)体内,原本主要产生丁酸盐,协助降解糖类,维持肠道健康的丁酸梭菌数量大大减少。而另一方面,引发炎症反应,阻碍丁酸盐氧化,损伤肠道屏障功能的脱硫弧菌数量大大增加。其可能是后期导致肠黏膜炎症,进而加深PEDV感染的主要原因。
对仔猪而言,肠道细菌的定植从其出生就已经开始了。母猪的粪便、皮肤、周边环境充斥着大量的细菌,是仔猪肠道菌群的最主要来源。目前,能导致仔猪腹泻和肠炎的病原有很多,包括病毒性的如冠状病毒(PEDV、TGEV等)和轮状病毒,细菌性的如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梭状芽孢杆菌,寄生虫性的如隐孢子虫、等孢球虫等。
作者研究发现,PEDV感染同样会严重干扰新生仔猪的肠道菌群定植,使得益生菌如拟杆菌门数量大幅度降低,而致病菌如厚壁菌门(包括芽孢杆菌属、梭菌属等成员如产气荚膜梭菌、梭状芽孢杆菌等)、变形菌门(以肠杆菌科致病菌增加为主,该科包括了埃希氏菌属、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等成员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等)、梭杆菌门(包括梭杆菌属)数量大幅度增加。这一过程会破坏肠道菌群的平衡,并且可能加重PEDV的感染程度。在大量增殖的众多致病菌中,尤以产气荚膜梭菌和梭状芽孢杆菌数量增加最为显著,其中,产气荚膜梭菌在患病母猪和仔猪体内的数量相较健康个体上升了10~15倍之多。通常情况下,产气荚膜梭菌C型很少存在于健康猪的肠道中,但作为肠道主要致病病原,该菌经常以继发感染的形式在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或轮状病毒等感染后,侵染肠道上皮,并且加重病情的恶化。目前已有多个研究证实了这一现象,作者的研究恰好也证明了这一观点。
综上,目前新生仔猪腹泻病因未明,而仔猪腹泻病频发,感染压力巨大,且PEDV防控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对仔猪腹泻病的防控不能只聚焦于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或轮状病毒等病毒病。控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产气荚膜梭菌等肠道致病菌的感染,预防继发感染,维护母猪及新生仔猪肠道菌群平衡和健康状态,可能对防治新生仔猪腹泻,确保产房安全同样重要。
(编译自《Altered Gut Microbiota Proflesin Sows and Neonata lPigletsAssociated with Porcine EpidemicDiarrhea Virus Infection》)
虽然新建猪场的育肥舍采用纵向通风是标配,但许多依靠门窗自然通风的猪舍仍在使用,利用搅风风扇和喷淋系统的合理组合,可以改善这些老旧猪舍在夏季的通风降温功效,以减少动物的热应激。
当来自搅风风扇的高速气流吹过猪的身体时,会为猪只带来一丝凉爽感觉,而达到冷却的效果。而水分湿润猪的皮肤后,当水分蒸发带走动物身上的热量时,会增加其冷却效果。为了使冷却更有效地进行,猪身上的皮肤应该开始时是完全湿润,然后完全干燥。猪体上湿润和干燥的循环是这一过程的关键部分。如果猪身上皮肤一直是处于湿润状态,环境湿度就会上升,反而减少蒸发冷却应带走的热量。
可选择能产生大液滴和细雾的喷嘴(如图1)。大的水滴快速下降,完全润湿猪的皮肤,而细雾则悬浮在空气中,增加了湿度。控制系统应包括一个可调节的定时器,使环境在达到温度设定点后,每小时运行1~3 min。
图1 猪舍内喷嘴示例
图2 猪舍内搅风风扇
在猪舍内达到91.4 m/min的空气流度时,会获得最佳的冷却效果。搅风风扇(如图2)的有效推力是其直径的2倍。搅风风扇在较冷的环境中也能有效地搅动分层空气。冬季较低的通风速率会减缓建筑内的空气流动,造成从地面到天花板间形成5~10℃的温差。通过将搅风风扇降至最低速度,以一种温和的循环模式混合了分层空气,把温暖的热空气压到地面上,可以降低取暖成本,也会使板条更加干燥。
(编译自 :http://www.thepigsite.com/swinenews/45499/direct-cooling-with-stir-fans-and-sprinklers/)
遗传选择导致生理成熟度较低的仔猪出生数量增多,这一趋势放大了猪倾向于适者生存的进化策略,也带来了负面的表现和对动物福利的影响。母猪围产期综合征是影响母猪和围产期仔猪的复杂的相互作用结果,仔猪出生时至少有4个参数可以最终决定其生命力,以下是正在进行的该综合征研究的最新进展。
虽然遗传选择增加了每窝猪的头数,但活仔猪的数量并没有以同样的速度增长。据统计,有75%的死胎仔猪死于分娩阶段,窒息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与死产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产程拖长,仔猪出生时胎位、出生体重和宫内发育迟缓等。传统的减少死产仔猪数量的策略主要集中在母猪生产过程中的监督和干预。Trouw营养研究的重点是在生殖周期的所有阶段发生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会影响到活产仔数。
仔猪的出生体重显著影响其生存能力和其后体重的增加。例如,研究人员发现出生体重为1 kg的仔猪存活率为94%,而出生体重低于1 kg的仔猪存活率仅为50%。此外,与出生时体重为1 kg的仔猪相比,出生体重为1.5 kg的仔猪在9周龄时平均多重4 kg,会提前1周达到屠宰体重。
影响仔猪出生体重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因素是母猪在整个繁殖周期中背部脂肪的变化程度。 据荷兰瓦赫宁根大学(Wageningen University)的 Anne Wientjes博士的研究表明,与母猪在前3周的哺乳期中失去5 mm背部脂肪相比,当母猪仅减少2 mm的背部脂肪时,其后代出生体重的变化有所减少。其他可能影响出生体重的因素包括胎盘血管化、子宫血流以及母猪在妊娠期间的蛋白质摄入量。胎重的不同是在其妊娠的第1个月决定的,似乎是由胎盘大小的变化决定的。遗传学可以解释一些变异,研究人员也在关注如何解决猪只出生时生理上的不完善问题,因为低出生体重并不是抑制最佳表现的唯一因素。
初乳是出生仔猪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营养物质、母体免疫和许多对仔猪组织和器官发育至关重要的生物活性因子。初乳的摄取量与仔猪6周龄、屠宰时的体重呈正相关。研究表明个体初乳的摄入量会影响其断奶前的死亡率(如图1)。初乳摄入不足的仔猪死亡率平均是初乳摄入充足仔猪死亡率的4~5倍。
影响仔猪初乳摄入量的首要因素是母猪的泌乳能力,随着母猪胎次的增加,这种泌乳能力面临的挑战可能会加剧。母猪初乳总产量与所产仔猪数无关,因此不能做到使初乳量适应仔猪数量。众所周知,功能性乳腺组织的数量是母猪产奶量的决定因素,而对于初乳总量来说,情况也是如此。
图1 不同初乳摄入量的仔猪死亡率比较
仔猪在新生儿期的哺乳能力是影响其初乳摄入量的第2个因素,部分取决于仔猪出生时的活力。研究证明:分娩过程中仔猪出现的缺氧状况是其初乳摄入量过低的其中一个危险因素。对于新生仔猪来说,寒冷的环境会引起体温过低和血糖消耗过高,从而对仔猪的活力和初乳摄入量产生负面影响。
母猪的营养也会影响仔猪初乳摄入量。研究证实精心设计的围产期喂养策略可以增加母猪的总初乳产量,具体的营养成分也可以发挥作用。Trouw营养研究正在评估各种途径,以提高母猪生产初乳和常乳的能力,以及适当的营养如何帮助人们解决母猪便秘等问题。
活力会影响仔猪对母乳的竞争力,缺氧和八字脚仔猪已经被证明其对初乳的摄入量有负面影响。从开始仔猪摄入初乳时间的角度来看,出生后30 min内开始哺乳的仔猪断奶前死亡率为6%,而出生后1 h以上开始哺乳的仔猪的死亡率为21%。严重缺氧是仔猪死胎的常见原因,轻微的缺氧也会损害仔猪的生命活力。
因此,仔猪的活力似乎是生命力表现的决定因素,但其本身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Trouw营养研究注重仔猪活力在新生儿期的重要性,旨在通过解决根本原因来改善仔猪活力,从而在不增加猪场额外支出的情况下提高经济效益。
从仔猪生命开始到产前阶段,动物营养学家们一直在寻找导致每个参数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找到营养结构性的解决办法。这些见解为支持生产性能甚至在妊娠前采取的某些方法提供了信息。
( 摘 编 自 :https://www.pigprogress.net/Piglets/Articles/2018/12/4-piglet-parameters-for-lifetimeperformance-365028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