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娴,楚 渠,禚 苏,杨松杰
(1.安康学院 现代农业与生物科技学院,陕西 安康 725000;2. 陕西省蚕桑重点实验室,陕西 安康 725000)
桑(Morus alba L.)是桑科(Moraceae)桑属(Morus L.)的落叶乔木或灌木,多年生叶用经济作物。桑树具有耐贫瘠、耐干旱、适应性强等特点,有较广的栽培范围。我国桑树种植的历史悠久,但对桑种质的开发利用研究较少,许多桑种质的药用价值并未完全发掘。
多酚是植物中的酚类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叶、果、皮、根中广泛存在,桑树中约占桑叶干重的1%~3%左右[1]。桑叶多酚具有抗辐射、抗衰老等功能[2~5],可以应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6]。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包括芦丁、槲皮素和异槲皮苷等成分,能清除自由基[7]、降血糖[8]、降血压[9]等作用。安康学院多年来收集和保存了数百份国内外各地不同地域来源的桑树资源,其中多数品种的综合利用价值尚未得到基于有效成分的评估。笔者对15个不同桑品种的桑叶多酚和黄酮进行提取及含量测定,为综合评估桑树种质资源的利用价值以及深入研究和开发桑资源提供理论基础。
试验的供试材料分别为浙农桑、镜泊桑、羊角桑、日本早生、望天青、GM41、麻桑、扶桑丸、鲁9463、凤尾桑、黄桑、朝桑、红头桑、桐乡青、乌克兰。取6~15位的新鲜叶片,洗掉泥沙等杂物,用双蒸水冲洗干净,自然晾干后于75℃干燥箱中干燥1 h,粉碎过60目筛子,-20℃密封保存。
1.2.1 没食子酸和芦丁标准曲线的绘制 参照沈维治等人[10]的方法绘制没食子酸标准曲线。参照康璇[11]等人的方法绘制芦丁标准曲线。
1.2.2 桑叶多酚的提取与测定 分别准确称取1g桑叶粉,用少许95%乙醇溶解,加入蒸馏水使得固液比为1∶25,于60℃恒温水浴锅中浸提90 min,取出后冷却,5 000 r·min-1离心15 min,转移上清液于50 mL容量瓶中定容。
分别吸取1.0 mL提取液,加入5.0 mL水、1.0 mL福林试剂和3.0 mL 10%碳酸钠溶液,混匀,静置2 h,显色,在765 nm波长下测定试样溶液的吸光度。
1.2.3 桑叶黄酮的提取及测定 准确称取5 g桑叶粉,用60%的乙醇在80℃的水浴锅中浸提3 h。用4层纱布过滤浸提液,将滤液浓缩至50 mL,待用。取浓缩液15 mL,5 000 r·min-1离心30 min,取上清,使用60%乙醇定容至100 mL,供试。
取桑叶黄酮供试液5 mL于25 mL容量瓶中,用0.1 mol·L-1三氯化铝乙醇溶液定容至25 mL,混匀,静置10 min,以三氯化铝乙醇溶液为空白,测定桑叶黄酮供试液400 nm波长处吸光值,根据测定的标准曲线计算桑叶中的黄酮总含量。
采用EXCEL2010和SPSS19.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分别在765 nm和400 nm波长处,测得没食子酸和芦丁标准溶液的吸光值,以吸光度为纵坐标(图1),得没食子酸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0.0032x+0.0290,R2=0.9952;获得芦丁回归方程为y=17.215x-0.0005,回归系数R2=0.9962。表明没食子酸和芦丁在一定的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值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说明实验的准确性高,分析结果稳定。
图1 标准曲线
分别对15份桑品种桑叶中的多酚和黄酮含量进行测定(表1)。
表1 桑叶多酚和黄酮的含量
分析发现15份桑树种质中桑叶多酚含量介于0.358~4.256 mg·g-1之间,红头桑的含量最低,其值为0.358 mg·g-1,浙农桑的多酚含量最高,达到4.256 mg·g-1,红头桑的11.89倍,这体现了浙农桑在桑叶多酚的开发利用领域所蕴含的潜在价值。
桑叶黄酮的含量在14.389-32.200 mg·g-1之间,其中望天青品种的桑叶中含有的黄酮含量最低,每克桑叶中仅含有14.389 mg的黄酮,凤尾桑的桑叶中黄酮含量最高,每克桑叶中含有32.200 mg的黄酮,黄桑次之,每克桑叶中含有31.294 mg的黄酮。说明凤尾桑和黄桑在黄酮利用领域具有较大的价值。
对同一桑种质桑叶中多酚和黄酮含量进行相关系数矩阵分析(表2)。桑叶多酚与黄酮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168,且观测到的显著性水平为0.548,远大于0.05,因此在同一桑品种桑叶中多酚和黄酮含量之间没有相关关系。
表2 桑叶中多酚和黄酮含量的相关性
不同品种的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差异一般是由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影响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生长环境、桑叶位置等影响。内部因素主要是品种的差异,其中,品种的差异是不同桑品种桑叶中黄酮含量不同的主要原因。刘利等人的研究显示,桑树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与桑树的抗逆性有关,抗逆性强的桑品种,其桑叶中的黄酮含量明显较高[12]。研究中凤尾桑的桑叶中黄酮含量最高,望天青的含量最低,经查阅资料发现,凤尾桑和望天青同属于鲁桑,前者抗萎缩病能力较强,而后者抗细菌病、萎缩病较弱,体现出抗逆性较高的凤尾桑黄酮含量较高,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研究为提高桑树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