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礼萍
(繁昌县繁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安徽繁昌241200)
繁昌县隶属于安徽省芜湖市,位于芜湖市西南部,地处长江下游南岸,皖南丘陵地带,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地理坐标30°57′~31°17′ N,117°58′~118°22′ E,纵横36~38 km,总面积630 km2;属北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雨量适中,无霜期较长,湿度大,光照充足。2017 年,繁昌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0006 hm2,其中棉花种植面积783 hm2,是繁昌县主要经济作物。笔者针对繁昌棉花常发生病虫害——棉花枯萎病、棉花黄萎病、棉蚜虫、棉铃虫进行了研究,并提出防治建议。
枯萎病是棉花最常见最主要的病害,在全世界范围皆有发生,对棉花生产危害较大。枯萎病主要危害棉花幼苗,发病时有多种形态,有的叶片出现黄色网纹,最后叶片枯萎,有些叶片变黄或变紫,最终均叶片枯萎,植株死亡。
枯萎病的病菌可在土壤和化肥中安全越冬,翌年继续传染新的植株,所以种植前要对种子、土壤、化肥等消毒灭菌。合理密植、施肥,发病初期可用多菌灵药剂稀释后灌根或喷洒。在防治上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选用抗病品种是最有效的防治方法,同时可用50%多菌灵800 倍液喷雾以预防此病的发生。一旦发生棉花枯萎病,采用生命源黄腐酸有机水溶肥料灌根,克黄枯、甲基托布津等农药,加入1%尿素水喷雾防治。每隔10 d 喷施1 次,连续施药2~3次,叶面喷施与喷淋灌根相结合,注意轮换用药。
棉花黄萎病发病时叶片失水,出现发黄斑块,随病害蔓延,病斑逐渐扩大。在长期干旱暴雨后,叶片突然萎蔫,然后脱落。
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忌连作,最好和其他作物轮作,可减轻病害的发生。在现蕾期喷洒缩节胺等生长调节剂,定期喷洒代森锰锌或甲硫·福美双等药剂,有预防作用。
棉蚜虫主要危害棉花幼苗。蚜虫吸食幼苗叶片的汁液,造成幼苗叶片卷缩,导致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影响花期和铃期,造成植株晚熟减产。
3.2.1 农业措施。种植抗虫品种是防治棉花蚜虫的有效措施。间作套种可以增加天敌的种类和数量,控制蚜虫为害,如棉麦套种,棉花与绿豆、绿肥等间作,插花种植玉米、油菜、高粱等诱集作物。水旱轮作可以减轻棉蚜的发生,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棉花和水稻轮作。处理越冬寄主,减少早春蚜源,一般在棉苗出土前,清除棉田内外杂草。最好对花椒、石榴、木槿和冬青四大棉蚜越冬寄主进行药剂治理,可减少棉田蚜量。
3.2.2 拌种。棉花播种前按每公顷用种量与3%呋喃丹颗粒剂22.5~30.0 kg/hm2混拌均匀,或用涕灭威拌种,用量为有效成分50 g/hm2,能控制蚜害40~50 d。用甲拌磷乳剂或颗粒剂、种衣剂拌种,效果也很好。
3.2.3 喷药。用50%辛硫磷、40%氧化乐果、40%毙蚜丁、35%伏杀蚜、50%磷胺等药剂稀释1000~1500倍喷雾。
3.2.4 滴心。用40%氧化乐果乳剂稀释80~100 倍,用喷雾器将药液滴在棉苗顶部能控制蚜害。
3.2.5 涂茎。用40%氧化乐果乳剂、聚乙烯醇和水,按1.0∶0.1∶5.0 的比例配制成涂茎剂,用类似毛笔的器具,将药液涂在棉花茎上紫绿相间部位,防蚜虫效果可达90%以上。
棉铃虫主要在棉花蕾铃期危害。棉铃虫啃食棉花的花蕾、花铃以及嫩茎,造成开花失败、苞叶脱落、烂铃等现象,最终影响棉花的品质和产量。
对于棉铃虫高发地区首选抗虫品种。棉铃虫的防治提倡以“成虫期防治为主,幼虫期防治为辅”的绿色防控对策。可释放玉米螟赤眼蜂、螟黄赤眼蜂、中红侧沟茧蜂、中华草蛉、异色瓢虫等棉铃虫的天敌,以达到控制作用。也可根据成虫的趋光性,利用灯光进行诱集,集中杀灭。对于非抗虫棉及早发棉田,棉铃虫成虫期采用性诱剂配套干式飞蛾诱捕器,或条施生物食诱剂诱杀成虫。当棉铃虫百株低龄幼虫达10 头时及时防治,优先选用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Bt.,抗虫棉田禁用)、茚虫威等生物源杀虫剂。
棉花病虫害的防治应本着优化、简化的原则,以预防为主,充分发挥棉田生态调控和棉花自身补偿作用,选择适合当地生产的抗(耐)病品种,并合理布局,秋冬压低病虫基数,保护和利用天敌,采用苗期预防、生长期控害、铃期保铃保产等技术措施。注重合理用药、隐蔽用药、精准用药,降低化学农药用量,增强棉田的可持续和安全控害减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