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俊
(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江苏 无锡 214071)
“开阖枢”理论是中医五运六气学说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首见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中记载:“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灵枢·根结第五》中记载:“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也有文献作“开阖枢”,见于《黄帝内经太素》:“太阳为关,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关,厥阴为阖,少阴为枢。”[1]目前中医学界认为“关阖枢”即“开阖枢”,两者可以合理并存[2],用“开阖枢”理解阴阳状态可能更贴切准确[3]。然而,目前对于“开阖枢”学术源流的研究文献不多,相关阐述“开阖枢”渊源的文献[4]对应用的阐述也多过源流的探析,没能够说明问题。本文基于历史文献,对“开阖枢”理论的发生源流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能有助于中医学界加深对“开阖枢”理论的理解,并提高临床应用技术。
阴阳学说的起源历来有所争议。笔者认为,阴阳学说应该是起源于古代观天授时的社会活动,特别是四时节气变化。观天授时对阴阳学说的产生作用巨大,也是阴阳“开阖枢”理论产生的源泉。
上古描述一年四季的阴阳运动变化并不是通过阴阳学说来描述的,而是通过日夜长短、四时节气等描述的。古人敏锐地观察到了一年中四季日夜长短的变化,并在逐步总结完善中提出了二十四节气的“分至启闭”。同时,也萌生了阴阳学思想,发展出阴阳开阖枢理论。
在起源于夏朝并流传于后世的《夏小历》中有“五月”“时有养日”“十月”“时有养夜”的记载,指出了五月有长日、十月有长夜的季节现象,这可能是阴阳学说和二十四节气起源的雏形和源泉。有学者认为《夏小正》中的“启蛰”是后世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5],但这个结论并不被学术界广泛认可。
郑艳[6]认为“分”“至”的起源中,春分、秋分以观测星象为主,冬至、夏至以观测日影为主。目前有甲骨文可以考证的是商代只有春分、秋分两个时制[7]。但也有学者[8]认为,殷商时代存在冬至、夏至的说法。因此,在节气、阴阳等学说萌芽的夏商时期,学术争议是比较多的。然而,这并不影响阴阳学说和节气之间具有密切联系、文化源流相同的判断。
到西周之时,《尚书·尧典》中记载:“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其中的“日中”“日永”“宵中”“日短”分别对应春分、夏至、秋分、冬至[6]。这说明了在周朝对于四时就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并增加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立,从而形成了四时八节体系,这个是有文献支持的。
《礼记·月令》中记载:“孟春之月”“以立春”“仲春之月”“日夜分”“孟夏之月”“以立夏”“仲夏之月”“日长至,阴阳争”“孟秋之月”“以立秋”“仲秋之月”“阳气日衰”“日夜分”“孟冬之月”“以立冬”“仲冬之月”“日短至,阴阳争”,明确记载了“四立”、两“分”、两“至”,标志着四时八节体系的确立,并描述了四时八节和日夜长短、阴阳相争的关系,这对二十四节气和阴阳学说的萌生和发展非常重要。
《左传·僖公五年》中则记载:“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这里明确提出了分、至、启、闭的概念。启闭者,立春、立夏阳气用事为启,立秋立冬阴气用事为闭。笔者认为,这个概念是中医学开阖枢理论的雏形和起源,从这里开始学术出现分化,古代农业社会对岁时历法的需求促使四时八节理论在融汇雨量、气温、物候等后发展出了二十四节气[9]。而中医学则更加注重阴阳变化,在四时八节思想的基础上完善了阴阳学说,发展出了“开阖枢”理论。
在中医学理论中,“开阖枢”是一个整体。古代文献中对于与“启闭”相对应的“开阖”有很多论述,但是将 “开阖”和“枢”合称为“开阖枢”的记载仅见于《黄帝内经》。因此,笔者认为,“开阖枢”理论的原形是在“启闭”,即“开启、闭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开阖”思想。理解开阖思想的源流是理解“开阖枢”理论源流的关键。
“开阖”一词最早见于《老子·道经·第十章》的“天门开阖,能为雌乎?”老子的弟子鬼谷子在《鬼谷子·捭阖》中说道:“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系辞传上·第十一章》云:“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可见,老子、鬼谷子、《周易》均是通过开阖来阐述阴阳运动变化的。开阖是阴阳学说的重要理论之一。
春秋时期的《管子·宙合》云:“春采生,秋采蓏,夏处阴,冬处阳,此言圣人之动静开阖,诎信浧儒,取与之必因于时也。”言圣人之行事如四时阴阳之开阖,可见阴阳开阖和四时季节变化是紧密相连的。《管子·乘马数》云:“桓公曰:‘何谓以时行?’管子对曰:‘出准之令,守地用人策,故开阖皆在上,无求于民’”,这里也进一步佐证了开阖与以时而行的密切关系。
西汉《淮南子·本经训》云:“四时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取予有节,出入有时,开阖张歙,不失其叙,喜怒刚柔,不离其理。”同样说明了阴阳开阖和四时运动变化的关系。《后汉书·列传·班彪列传上》中云:“顺阴阳以开阖。”因此,阴阳开阖理论从四时八节的“分至启闭”中演化出来后是一脉相承流传于后世的,在传承过程中,阴阳开阖的总体思想并无太大变化。
然而,“开阖”的内涵在传承过程中是有所发展的,不再局限于日夜长短、阴阳相争。如《淮南子·天文训》中云:“日冬至则斗北中绳,阴气极,阳气萌,故曰冬至为德。日夏至则斗南中绳,阳气极,阴气萌,故曰夏至为刑”,明显丰富了阴阳相争的内涵,进一步细化了阴阳运动变化状态的细节阐述。“阴阳相德,则刑德合门。八月、二月,阴阳气均,日夜分平,故曰刑德合门”,则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何谓“阖”的内在意义。
开阖理论发生变化是被引入中医学体系之后。《黄帝内经》中将阴阳开阖思想发展成为阴阳“开阖枢”思想。很显然,正确理解“枢”的含义对于理解开阖枢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何谓“枢”?《说文解字》曰:“枢,户枢也。”《鬼谷子·持枢·全篇》云:“持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者,虽成必败。”阴阳学说中,“枢”指的是四时运动的关键。“持枢”,即是要顺应四时阴阳运动的变化,枢是天正、天道。《辞海》释枢为事物运动的关键,与《鬼谷子》表述一致。《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把握阴阳之关键,即鬼谷子“持枢”之真意,也是“开阖枢”思想的核心。
《黄帝内经·灵枢·根结》云:“五脏六腑折关败枢,开合而走,阴阳大失。”有人认为这与“关阖枢”理论有关,笔者认为不太准确。“折关败枢”者,即关枢败折之意,关即是枢,枢即是关。这里的关不是指关卡之义,而是关键之义,即阴阳运动的关键。
《隋书·志·卷二》云:“中迎含枢纽者,含容也。枢机有开阖之义,纽者结也。言土德之帝,能含容万物,开阖有时,纽结有法也。”阴阳枢机有开阖之义,即为“开阖枢”的本义。
综上所述,《内经》“开阖枢”理论源于上古四时八节“分至启闭”的思想。在此基础上,老子提出了“开阖”,其弟子鬼谷子提出了“持枢”,完成了阴阳学“开阖枢”理论架构的搭建。随着阴阳学和上古五行六府思想的融汇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五运六气阴阳“开阖枢”理论,从根本上影响了中医学的产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