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承霞,徐亚莉,徐 炅,杨丽娜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灸经图》所记载的腧穴定位和传统的针灸医籍并不完全相同,其不仅为腧穴定位的发展演变及研究唐朝和唐朝之前运用针灸治疗疾病的方法提供了文献支撑,而且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因此,研究《灸经图》对于促进针灸学的发展、丰富中医学理论以及临床施治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胃脘痛又名胃痛,主要表现为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的疼痛,常表现为胀痛或隐痛不适,伴有反酸、嗳气、胃中嘈杂、食欲减退等一系列上消化道症状。201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胃脘痛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将胃脘痛分为寒邪客胃证、饮食伤胃证、肝胃不和证、肝胃湿热证、寒热错杂证、瘀血阻胃证、胃阴亏虚证、脾胃虚寒证八个证型[2]。虽然各大医家对胃脘痛分型各持己见,但都大同小异,均不离虚实寒热。大部分医家表示脾胃虚寒型胃脘痛在临床上较多见,且中医治疗效果较好。脾胃虚寒证即中阳不足,脾胃虚寒,失于温养,常以胃脘部隐隐作痛为主要表现,在寒冷或饥饿时疼痛加重,得温或进食则缓解,故而患者胃脘部喜热喜按,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等[3]。本文拟从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结合《灸经图》的取穴特点、灸疗思想阐述敦煌医学《灸经图》中对该病的治疗思路,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及思路。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是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脾升清,胃降浊,脾胃气机受阻,致脾胃气机升降失常,不通则痛,则可导致胃病的发生。现代胃脘痛的病人多因饮食不当,贪冷贪凉,从而使寒凉之邪伤及脾胃阳气,阳气受损致脾胃虚寒,寒性凝滞,不通则痛,遇寒即可发为本病。
胃脘痛的治疗原则为理气和胃止痛。正如《医学正传·心腹痛》中曰:“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4]张兴建[5]研究表明,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时运用温阳健脾法临床疗效较好。因寒性收引、凝滞,容易影响血液在脉道中的正常运行,致脉道瘀滞不通,反反复复,缠绵难愈[6],故而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治疗方法为温助脾胃之阳而止痛。
《灸经图》共载穴位52个,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主要与胃经、任脉、膀胱经穴位相关,以下按经络分别介绍相关腧穴。
《灸经图》中目前已确定的胃经穴位有3个,分别为水道、乳头、足三里。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下合穴,为治疗胃脘痛的要穴。《灸经图》(S·6262)中记载:“三里在膝下三寸”,即足三里穴在犊鼻下3寸,胫骨前缘外一横指处,别名下陵,下陵三里。其解剖位置在趾长伸肌与胫骨前肌之间,此处有胫前动、静脉,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支分布,深层为腓深神经。足三里穴的传入路径支配该区域的腓神经[7]。
现代临床研究发现,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 of Cajal,ICC)是肠神经作用的首要靶细胞,肠神经释放的递质主要通过ICC来调节胃肠道的运动,同时ICC也是胃肠道慢波活动的起搏者和传导者,并参与肠神经系统信号向平滑肌细胞的传送过程,因此在胃肠动力的发生与调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8-10]。有研究表明在很多胃肠动力障碍疾病中,常常会出现胃肠道ICC形态及数量的变异,而针刺足三里穴可通过改善ICC的形态及数量,从而达到改善胃肠功能的作用[11]。此外,足三里可起到双向调节胃肠道蠕动、胃壁张力及胃酸分泌的作用,艾灸足三里可改善胃壁血液循环,促进胃黏膜的修复。
《灸经图》中任脉穴位有2个,分别为胃管穴和关元穴。《灸经图》(S·6168)中记载:“灸人杂癫,当灸两玄角,灸鼻柱,灸两乳头,胃管,关原,两手小指头,凡十一处,两边各灸五百壮。”张景红[12]注:“胃管:管同脘。即中脘穴。任脉经穴。别名太仓,胃脘,上纪,中管。管乃在‘脘’之讹。‘脘’作‘管’字之例均见于唐以前医籍中。胃脘,即中脘穴,是任脉经穴,位于脐上4寸处。”中脘穴是胃之募穴、八脉交会穴之腑会,是治疗胃脘痛的常用腧穴。现代临床研究发现,艾灸中脘穴不但可以有效促进胃肠蠕动,改善胃肠道的消化功能,还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3]。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艾灸中脘穴可有效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血液流动,促进消化,缓解一系列消化道症状[14]。翟道荡等[15]通过研究艾灸不同穴位调节ACTH、β-EP和免疫功能时发现,艾灸中脘穴不但能显著增加血浆ACTH浓度,还能增加血浆β-EP浓度。
《灸法图(S·6168)》指出:“灸男子五劳七伤,失精,尿血,当灸发际,灸关元,灸两手髓孔,灸玉茎头,灸两脚五舟,灸两脚痹经,灸两((封,不两相去十一处,各灸一千壮。关原在脐下三寸。”关原即关元穴,任脉经穴,位于脐下三寸。关元穴是小肠募穴,足三阴与任脉交会穴,临床上有培肾固本、调理冲任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艾灸关元可以减轻胃黏膜损害,并使胃隐窝部缝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加强,从而保护胃肠功能[16],并且可调节肠道菌群,增加肠道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肠球菌的菌群数量[17-18]。艾灸关元穴还可以调节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及孤啡肽水平[19],同时纠正直肠脱垂状态,改善泄泻症状,促进虚寒型慢性泄泻患者便质恢复正常。
背部膀胱经的穴位共有14个,分别为风门、小腹俞、大肠俞、膀胱俞、大杼、大小肠俞、小肠俞、聂俞、十三节两边、足太阳、肝念、肺念、心念、贤念(即肾俞)。《灸法图(S·6168)》指出:“聂俞,在第八椎两厢,相去二寸三分,主胸支满,食饮逆,呕吐,腹满,虚胀,不能食饮,灸一百壮,善。”聂俞穴是在《灸经图》中首次出现的穴位,具有治疗脾胃病的功效,位于背部第八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二寸三分。
《灸经图》卷本中没有经络的循行路线,多以图文形式标注穴位,但在图中能清楚地看到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于背部脊柱旁开二寸三分处的循行特点,这是传世医书中从未有过的一种独特取穴方式。而一寸五分和三寸两条循行线的中间线是二寸二五分,若按四舍五入原则正好是取脊柱旁开二寸三分处[20]。虽然定位与现代有所不同,但功效主治相近。原因一是穴位并非是一个局限的点,而是疾病的反应点和治疗的刺激点,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二是《灸经图》中提到的治法多为灸法,施灸时艾灸范围远超过穴位本身,灸治一寸五分和三寸两条循行线的中间二寸三分处既兼顾穴位的治疗作用,同时还有其他治疗作用。崔承斌等[21]提出的背俞功能带,即位于胸一棘突下到骶四棘突下之间脊柱旁开二寸五分范围内的带状区域,可以调整脏腑之气。背俞功能带与背部二寸三分取穴法的思想不谋而合,进一步说明临床取穴不应该固守于一点,从而为二寸三分取穴法的合理性提供了佐证。
《灸经图》应用灸法的特色主要包括[22]:重视灸疗法,治疗宜专不宜杂;多灸重灸治顽疾;灸法宜忌要详审。《灸经图》提出“各灸五佰壮,各灸一千壮”之说,如此大剂量的灸疗法在扁鹊灸法中也有体现,他们同属于古代重灸派,治疗时皆视病种、病情及施灸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灸经图》中五百壮乃至一千壮之说实指用大量的艾炷长时间以及长期坚持艾灸的方法,而非确切的艾灸数量。运用大剂量灸疗法是由于对于患者来说久病必虚,久病必瘀,病久则阳气逐渐衰退,有阳气则生,无阳气则死。缠绵难愈的顽症痼疾若用少灸轻灸的治疗方法几乎无济于事,只有用多灸重灸才有可能战胜顽疾。大量艾灸的温补温通作用恰好适合虚瘀交杂的顽症痼疾,例如脾胃虚寒性胃脘痛。《灸经图》重灸方法治疗疑难杂症(尤指由风寒邪气侵袭人体所导致的重病)的思想刚好符合脾胃虚寒性胃痛的治疗原则。
现代医学实验研究[23]证明,灸法可以调节脏腑功能,影响自由基代谢,改善血液动力学,提高机体的抵抗力,起到治疗疾病并且延长寿命的作用。艾灸的疗效是由灸疗刺激皮肤经感传介导产生,而感传的发生是一个量效积累的过程,艾灸的刺激量大小对于疗效的产生尤为重要,故而艾灸的刺激量是临床取得疗效的关键因素[24]。
笔者依据《针灸治疗学》中脾胃虚寒型胃痛的治疗原则,临床上选取《灸经图》中记载的具有治疗胃脘痛作用的腧穴,即腹部任脉胃管穴(中脘穴)、关元穴、胃经下合穴足三里穴,背部膀胱经聂俞、脾俞穴(均旁开脊柱二寸三分取穴),结合《灸经图》中的重灸思想,在以上穴位处施以艾条灸,通过延长每次艾灸时长、加大艾灸力度、增加艾灸治疗次数以及具体灸疗时间,同时视病之轻重及施灸部位不同而有所调整。中脘、足三里两穴属合募配穴,背部的脾俞、聂俞与腹部的中脘、关元属俞募配穴,远近、阴阳相配,可通调腑气,和胃止痛。整体针灸处方体现《灸经图》治疗大病、重症采用远近配合取穴的特点,也体现出中医整体观的思想。实践表明,临床上运用此法治疗脾胃虚寒性胃脘痛患者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且患者接受度较好。笔者希望通过学习《灸经图》中治疗疾病时的重灸思想及独特的取穴特点并将之应用于临床,能为患者提供一种更好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