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丽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农牧局,河北磁县 056500
蛋鸡腹泻症是由多种不良因素引起的蛋鸡以拉白色、绿色、红色稀便或水样便疾病的总称,其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死亡率低的特点。一般情况下,常因相应鸡群生产性能下降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温度骤变、环境噪音、虫鸟惊吓、免疫、饲料更换、药物、工作等应激因素,使相应鸡群的内分泌发生异常变化或吸收功能下降而发生腹泻症,进而使相应鸡群因营养不足或疾病作用而生产性能下降。
使用兽药预防或治疗蛋鸡疾病过程中,药物用量或使用方法不对时,因药物毒副作用,使相应鸡群肾脏功能下降而发生腹泻症,甚至是水样腹泻,相应鸡群因营养不良而生产性能下降。
蛋鸡发生细菌性疾病(如鸡大肠杆菌病、霍乱、鸡白痢等)、病毒性疾病(如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肾传支等),时常伴随腹泻症,进而因营养不良加快疾病的发展和危害。
蛋鸡发生球虫、白冠、绦虫、蛔虫等线虫或原虫病时,可通过直接对肠黏膜造成损坏或毒素的刺激使肠黏膜发生炎症而出现腹泻症,使相应鸡群因营养不良、毒素作用或感染其他疾病而生产性能下降。
蛋鸡食入发霉变质或被农药污染的饲料或饮水时,因胃肠黏膜遭到破坏,吸收功能下降而发生腹泻症,进而在原发病危害的基础上,又加大了相应鸡群因免疫力低或感染途径多而感染其他疾病的危害。
环境高温时,蛋鸡常因生理性饮水太多而引起原发性腹泻症,使鸡群因饲料营养吸收率低发生营养不良性生产性能下降,造成相应程度的经济损失。
建造鸡场时选在远离铁路、公路等交通干线和学校、医院、居民区等噪音隐患较大的位置,建筑设计、工艺流程、设施设备等均应符合动物防疫要求,并制定严格的工作管理和防疫制度。
在严格管控消毒进场人员和车辆的基础上,杜绝无关人员进入养殖生产区,进入养殖区的人员必须遵守相应管理和消毒制度,工作人员必须搞好卫生、遵守纪律、技术熟练、操作规范、轻拿轻放。
饲养期间每月对鸡场内、鸡舍外进行一次大的清扫消毒,鸡舍内每周清扫,清洗消毒环境及器具2~3次,每次清除的废弃物和清洗消毒产生的废水废液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减少蛋鸡腹泻症的发生。
饲养前由执业兽医师根据当地鸡病流行规律,制定相应免疫程序并按时执行,免疫时由相应技术人员根据免疫程序和相应疫苗说明书规定内容抓住时机、规范操作、用量准确、途径正确。
为防止因饲料更换引起的适应性或应激性腹泻症,应尽量不更换饲料,必需更换饲料时应从准备更换饲料前2周开始“由少到多、逐渐更换”,此阶段一般需要2~3周才能全部更换。
用相应兽药预防蛋鸡疫病时,应严格按照相应兽药使用说明书规定的途径和用量使用,为防止药物的毒副作用引起蛋鸡腹泻症,严禁加大剂量和疗程或改变用药途径和方式。
为防止寄生虫病引起的腹泻症,应按照工作管理制度的规定,按时清扫,每次清除的粪便及废弃物应及时发酵处理,清扫时的污染物品应及时进行相应的无害化处理。
饲料及饲料原料应存放在专用仓库内并分类堆放、先进先出,仓库内应通风良好、环境干燥、地面硬化,且能有效防止虫、鸟、鼠、兽进入,变质、发霉或过期饲料不能再用来饲喂,以防引起饲料中毒性腹泻症。
夏季为防止因蛋鸡饮水太多引起的腹泻症,应通过遮阳防止太阳辐射升温和喷水吹风蒸发制冷降温,将鸡舍内温度控制在25℃以下,有条件的鸡场可通过空调制冷,以降低鸡舍内的温度。
鸡舍内湿度也是蛋鸡发生腹泻症的重要影响因素,湿度太大时,不仅不易降温,而且相应鸡舍内饲料容易变质,进而加大相应鸡群发生腹泻症的机率,因此鸡舍内湿度应通过相应方式控制在60%以下。
发现蛋鸡发生腹泻症时,应及时找出病因,并清除致病因素,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以尽快减少腹泻症的持续和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