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与启示

2019-02-25 03:23李俊峰
少年体育训练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保健设置

李俊峰 ,方 旭

(1.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2.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体育教学部,河南 郑州 450046)

课程目标是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以及进行课程评价的依据,在课程实施中具有导向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日本现行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的研究,取其所长,以期为我国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在日本,小学的体育课程称为“体育”;初中体育课程称为“保健体育”,其内容包括保健和体育两个部分。

1 日本小学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及分析

1.1 日本小学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

日本小学体育课程的目标由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构成,具体目标又分为3个学段目标,即3个水平目标,1~2年级为一个水平,3~4年级为一个水平,5~6年级为一个水平。总目标为:身心一体,通过适当的运动体验、健康和安全的相关知识,为终身热爱体育打下基础,在培养终身热爱体育的素质和能力的同时,使学生保持健康和增进体力,形成快乐的生活态度。各年级体育课程的具体目标见表1。

1.2 日本小学体育课程目标设置的分析

日本小学体育课程的总目标为方向性目标,3个水平目标围绕总目标进行设置,每个水平目标既有相同之处又各有侧重,相同之处为小学1~6年级都注重体育兴趣的培养和体力的增强。除此之外的目标则在逐步提高,1~2年级侧重个性的发展、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运动习惯的养成,运动技能目标为“掌握基本运动动作”;3~4年级增加了健康生活知识、生理知识和安全意识的培养,运动技能目标为“掌握基本动作和基本技能”;5~6年级则增加了心理健康和体育保健的知识,运动技能目标为“掌握运动的基本技能和特点”。可以看出,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在逐步提高。随着小学生知识的逐渐积累和对体育运动的了解,对于如何安全地进行运动也被列为小学生需要达到的目标。

另外,日本体育《学习指导要领》在各年级学段目标之下分别制定了运动内容的学习目标。例如,小学1~2年级的游泳称为“水中游戏”,其目标为适应水的游戏、水中移动、浮水、潜水游戏、水中换气等;小学3~4年级的游泳称为“浮水、游泳运动”,其目标为掌握各种浮水的方法,能够使用辅助工具进行蹬水、扒水、呼吸和初步的游泳运动等;小学5~6年级的游泳才开始正式称为“游泳”,其目标为持续长时间自由泳、蛙泳等。由上可以看出,日本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具有阶段性和渐进性的特点。

2 日本初中保健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及分析

2.1 日本初中保健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

日本初中保健体育课程的目标由总目标、体育课程目标和保健课程目标构成。体育课程目标分为2个学段目标,即2个水平目标,初中1~2年级为一个水平,初三为一个水平。总目标为:身心一体,通过对运动、健康和安全的理解以及合理的运动实践,培养学生终身热爱运动的素质和能力,同时增进学生的健康和增强学生的体力,养成开朗乐观的生活态度。初中体育课程目标和保健课程目标见表2。

表1 日本小学体育课程的具体目标

表2 日本初中体育课程目标和保健课程目标

2.2 日本初中保健体育课程目标设置的分析

通过对初中1~2年级体育课程目标的分析可以看出,“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是“体验运动的快乐和喜悦”的前提,“体验运动的快乐和喜悦”为“掌握知识和技能”提供了动力支持,而“掌握知识和技能”则是“能够进行丰富的运动实践”的基础。而在“能够进行丰富的运动实践”的基础上,到初三时则要“能够终身进行丰富的体育运动实践”。其他目标同样体现出了这种渐进式的、环环相扣的目标设置,如初中1~2年级为“通过适当的运动,以增强体力,促进身心协调发展”,到初三时则为“通过合理的运动,能够按照自身状况进行体力活动的安排以此来增强体力,促进身心协调发展”。相对小学来讲,初中阶段开始提出终身体育的目标。

初中保健体育目标不分年级,是对初中各年级学生的总体要求,主要通过学习以下内容来实现:了解身体机能的发育和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了解环境对健康的影响;能够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或者防止意外伤害的恶化;掌握健康生活与疾病预防的相关知识等,具备为终身健康保驾护航的能力和素质。

3 日本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设置的启示

3.1 体育课程目标应具有层次性和阶段性

日本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最明显的特征是其具有层次性和阶段性。小学、初中均有总目标,总目标下设置具体目标,具体目标又被划分为不同的学段目标,学段目标下又设置了学习目标。

我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目标和具体目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的设置中,没有将小学和初中区别开来,小学和初中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均是相同的。而小学生和初中生在身心发展、运动能力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用相同的目标显然是不恰当的。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中,又把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视为课程内容,造成了目标和内容的混乱和层次不清。因此,我国应加强中小学生各个阶段身心发展特征的研究,积极探索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运动能力的体育课程目标体系。

3.2 体育课程目标应易于评价

日本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按照“总目标—具体目标—学习目标”进行层层设置,虽然在学习目标这一层面的设置也不够具体和详细,但相对我国体育课程标准来讲,对目标达成的评价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我国体育课程目标按照“总目标—具体目标—内容标准”进行了设置。虽然划分了6个学习水平,小学1~2年级为水平一,小学3~4年级为水平二,小学5~6年级为水平三,初中为水平四,并分别设置了具体目标,具体目标下设置了内容标准,内容标准也规定了学习目标,但没有规定具体的课程内容,使学习目标显得过于笼统而不易评价,也使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课程评价时无据可依。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地区差异较大,一刀切的做法有失妥当。但能否考虑进行大量的实地调研,找出各地区的差异所在,并根据地区的差异制定出不同的、适合地方的体育课程标准,使其更具有操作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3.3 体育课程目标应体现课程的体育属性

日本的初中设置了保健体育课程,保健课程与我国的健康课程大致相同,从名称来看,都是“体育+健康(保健)”而组成。虽然日本保健体育课程有其总目标,但在设置具体目标时,保健和体育是分开的,分别有各自的具体目标。体育课程的具体目标主要是掌握运动技能,增强体力,培养从事终身体育的能力;保健课程的具体目标主要是培养维护健康的素质和能力。由此可以看出,日本体育课程目标充分体现了课程的体育属性,保健课程体现了课程的健康属性。

反观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体育课程的目标与健康课程的目标没有进行区分,在具体目标设置中,只有运动参与和运动技能充分体现了课程的体育属性,而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则不完全是体育属性的反映。单从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来讲,体育是促进健康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只是手段之一;健康则是通过体育达到的一个结果,但只是结果之一。那么,把手段与结果并列为课程的具体目标,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另外,在本就捉襟见肘的学校体育工作中增加健康教育的内容,并将其作为课程目标予以实现,似有越俎代庖、大包大揽之嫌。因此,面对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的严峻形势,体育课程目标应重点突出课程的体育属性。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保健设置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中老年保健》2022年1至6期总目次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专业认证视域下高师院校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课程目标来源理论的批判与重建:从“小三源”论走向“大四源”论
变电站五防系统临时接地桩的设置
ControlUWP 让Windows 10的设置更方便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养生保健的“怪味”菜
电脑族养生保健的四大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