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蕾
在我只比大雄宝殿的门槛高出大半个身子时,就曾牵着妈妈的衣角,去过一些寺庙。香客们礼佛做课时,小女童仰头环顾庄严佛像,学着双手合十,好奇地在偌大的殿内跑着。在文殊菩萨前,妈妈拽住我:“这是文殊菩萨,你要拜一拜。”我仰头看文殊菩萨的佛像,他一手托着经书,一手举着宝剑,身下是一头青色的狮子。菩萨像的面貌总是相似的慈眉善目,于是我最先记住的是那狮子。
我问妈妈,“为什么文殊菩萨一定要拜一拜?”“文殊菩萨掌管智慧,拜一拜,小朋友会更聪明的。”“为什么他骑着一头狮子?”妈妈没能给我答案,但我记住了那关于智慧化身的庇佑一说,也将那狮子的形象烙印进了脑海,冥冥之中,它像是一个艺术性的肖像符号,一个精神关键词,在我后来几番感念到“智慧”这个关键词时,灵感般的闪现。
我那时并不懂得求祷的意味,但渴望庇荫在智慧的福祉里,于是我把所有遇到的文殊菩萨佛像都拜了拜,把所有的青狮都摸了摸。岁月通过一些不容易轻松对待的事情,让我渐渐明白了求祷存在的意义。新的困惑代替旧的难题,躲不掉时,我暗自祈祷,希望自己有智慧走过去。
可智慧是没有标准的,没有人能够来确认,那个苦厄当前的人是否拥有了足够的机智。大部分时候,面对困惑,最先能做的可能只有勇敢一点、迎头直上。有一年的生辰,好友让我写几个祝福自己的关键词,我写了“智慧”,又写了“勇敢”,蓦地想起文殊菩萨的狮子。象征着佛陀智慧的文殊菩萨,承载的是关于智慧的福祉,而狮子是一个关于“勇猛、精进”的关键词,文殊菩萨的狮子,对求祷的人是否也有着一些指引呢?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被喻为“无畏的狮子”,佛陀是慈悲的,但在佛的教义典籍最初形成的时候,佛陀自身就被赋予了“勇猛无畏”的狮子一般的精神。《佛说阿弥陀经》中写,下方世界中有六尊代表佛,其中第一尊圣号便为师子佛,师子,意为狮子。洛阳白马寺方丈院的牌匾,写的是“狮窟”,意思是狮子窝,也就是佛所在之处。狮子与佛教的这些关联,从来不会是无来由的。师子佛的圣号,是以狮子的勇猛无畏,寓指佛的精进修行。“佛初生时,有五百狮子从雪山来,待列门侧。”五百狮子列队,浩浩荡荡,气势威严,守护着普度众生的智慧。佛教典籍中喜用狮子,或许也是因为它勇猛精进的特征,正能代表佛教想传达的:智慧是精进的、威严的。
而文殊菩萨的坐骑是一头青狮,也是有缘由的。传说龙生九子,其一狻猊。这狻猊,对应的便是狮子,唐代高僧慧琳后来有证,“狻猊即狮子也,出西域。”龙生九子性格各异,狻猊性格安静,喜烟好坐,这与佛教的禅定正契合。佛教的传说故事里,说佛祖见狻猊有耐心,便收在身旁,后来便成了象征智慧的文殊菩萨的坐骑。
由此可见,佛教的故事里总倾心狮子,倾心的不仅是狮子的勇猛无畏,还有狮子的守静和定力。文殊菩萨的狮子,承载的或许也正是这样一个关于智慧的真理:与智慧同行的,是勇猛精进,也是安定沉着。
在佛教经典中,常将佛陀喻做狮子,佛陀说法,便为“狮子吼”。佛法无边,广大灵感,指的都是佛法特有的般若智慧绵延流传、普及众生,犹如狮吼。智慧的力量是威严的、勇猛的。文殊菩薩的狮子,静默无声提点着的是,真的智者是需要勇猛的,在苦厄面前,要像一头狮子一样,无畏艰难、勇猛直往。
《永嘉证道歌》中,“梅檀林,无杂树,郁密森沈狮子住。”寂静的禅机幽深,佛陀沉静其中。唯有守得住静,才能悟得佛法的智慧。我们的生活中何曾不是如此,唯有静得下来、定得住,才能理清事情的脉络。文殊菩萨的狮子,庄严诉说的也是另一个箴言:安定与沉着的人,才能更好地驾驭智慧。
很多年前我在大殿里向妈妈问出的疑惑,很多年后的世事历练已经适时归纳出了答案。漫漫的人生逆旅上还有无尽的昏聩,没有俯拾即是的萤火,也没有来之轻易的智慧,但磕碰时仰起头来,像当年坐在蒲团上仰头看文殊菩萨时一样,也许就会通透一点,再没有足够的智慧之前,不要怕,不妨先像个狮子一样,心有定力,发势勇猛,先走走看,走过去。
编辑/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