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前与术后的超声应用价值

2019-02-24 11:47:51雷劲松万登敏程险峰刘洪胜李永荣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5期
关键词:血流量内瘘动静脉

雷劲松,万登敏,程险峰,刘洪胜,李永荣

(贵州省安顺市人民医院超声科 贵州 安顺 561000)

血液透析是临床上尿毒症患者常选择的一种有效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多建立长久性血液透析通路。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相对于人造血管移植内瘘和中心静脉插管感染率低,并发症少,使用寿命长[1],为首选的血液透析通路。因此如何选择有效的血管通路成为了一项重要的问题[2]。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应用超声检查的情况进行探讨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为2016年2月—2019年3月来我院进行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治疗的126例尿毒症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尿毒症临床诊断标准,且具有手术耐受条件。根据术前有无超声评估分为评估组和未评估组,评估组57例,其中男31例,女26例,年龄29~68岁,平均年龄(50±12)岁;未评估组69例,男38例,女31例;年龄26~63岁,平均年龄(46±1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仪器与方法

1.2.1 仪器 超声检查仪器选择PHILIPS EPIQ 5与GE LOGIC E9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分别为4~8MHz和9MHz。

1.2.2 检查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上肢外展,保持掌心向上,特别注意将探头轻放于皮肤上,避免将细小静脉压瘪。对患者的血管内径、管壁及管腔内情况、血流量等进行检测观察,根据患者的具体检查情况,选择出适合做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的血管。

1.2.3 手术部位选择 先非惯用侧上肢,后惯用侧上肢,由上肢的远端至近端,桡动脉和头静脉为首选,如条件不佳可选择尺动脉和贵要静脉;如上述血管条件均不佳者,可选择肘部血管,一般选择肱动脉分叉处稍上方与头静脉或贵要静脉吻合。

1.3 观察指标

记录观察评估组及未评估组患者的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成功率,评估组术前及术后2周、术后4周的动脉内径、血流速度及血流量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得数据资料均以SPSS21.0软件处理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成功率,评估组术前及术后2周、术后4周动脉内径、血流速度及血流量变化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评估组与未评估组造瘘成功率分析

未评估组手术成功63例,成功率91.3%,6例于术后2周内出现内瘘闭塞,其中3例修瘘治疗成功,2例在对侧重新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功,1例行肘部高位瘘成功。评估组一次性手术成功56例,成功率98.2%,1例术后2周出现内瘘血栓并狭窄,修瘘治疗成功。手术成功率评估组较未评估组明显提高(P<0.05)。

2.2 评估组术前及术后2周、术后4周超声检测动脉内径、血流速度及血流量结果分析

超声检测评估组患者动脉内径、血流速度及血流量,术前分别为(2.1±0.3)mm、(36.6±6.4)cm/s、(85.3±44.8)ml/min。术后2周分别为(2.5±0.6)mm、(54.9±9.8)cm/s、(325.8±86.2)ml/min。术后4周分别为(3.1±0.3)mm、(71.4±12.5)cm/s、(426.2±146.7)ml/min。观察动脉内径、血流速度及血流量情况,术后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且术后4周水平均优于术后2周水平(P<0.05)。

3 讨论

血液透析治疗的关键问题为血管通路的建立。但是尿毒症患者多并发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血管状况不佳,若是盲目进行造瘘手术,则可能导致血流量不足及出现动静脉血栓等情况,不利于患者的治疗。由于尿毒症患者全身可供长期使用的血管通路有限,建立并维持好一条有效的动静脉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的重要保证。因此,术前详细了解血管情况,选择合适的血管通路是一项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评估血管的方法有很多种,目前常用的有物理评估、超声评估及血管造影。物理评估有一定盲目性,血管造影花费较高,且有创,超声评估具有无创、操作简便、可重复的特点,较单纯的物理检查能获得更准确、更细致的血管信息。

随着超声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现更多地应用于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术。造瘘手术前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清晰观察患者血管是否有血栓、斑块等情况,还可检测患者的血管内径及血流情况,并根据超声检测结果,选择适宜进行造瘘手术的血管,以便提高造瘘手术的成功率。术后再对患者多次进行超声检测,观察患者的血流变化情况,随时应对患者的病情变化,便于将患者的各项指标控制在稳定的状态,提升治疗效果[3]。

综上所述,对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在术前实施超声检查,选择适宜造瘘的血管可提高手术成功率;术后又能准确监测患者血管内径和血流情况,协助评估内瘘功能状态。可为治疗提供科学合理的诊断依据,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血流量内瘘动静脉
自体动静脉内瘘护理8要点
高频超声监测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的价值
髓周动静脉瘘1例报告
肺动静脉瘘38例临床分析及诊治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阻力递增踏车对年轻健康男性相关呼吸、运动肌肉血流量的影响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
西南军医(2016年3期)2016-01-23 02:17:51
动静脉内瘘应用单纯纱布折叠指压法压迫止血效果观察
29例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的护理
奇异值分解法用于MR灌注成像脑血流量估计的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