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2019-02-24 10:12马贤森赵明勇王习秀
园艺与种苗 2019年8期
关键词:毕节市毕节栽种

马贤森,赵明勇,王习秀

(1.贵州省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贵州毕节 551700;2.金沙县安底镇农业服务中心,贵州金沙 551800)

毕节地处高海拔山区,生态环境优越,属于低纬度、高海拔、多云雾、寡日照区域,生产优质茶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毕节产茶历史悠久,大方海马宫茶曾为明代贡品,金沙县的清池茶、纳雍县的姑箐茶均在清朝时期作为贡茶上贡。毕节古茶树资源丰富,有古茶树10万余株。到2018年,全市茶园面积6.67万hm2。金沙县与浙江露笑集团签订了茶产业发展战略合同,计划在2~3年时间发展0.67万hm2出口茶叶基地;织金县依托恒大集团帮扶,在秋冬种工作中规划发展666.7 hm2新茶园;大方县引进北京更香集团,在九洞天一线打造茶旅基地等。

1 毕节茶产业发展现状

毕节市已培育出姑箐、府茗香、清水塘、香炉山等9个贵州省著名商标,“清池翠芽”曾获得“2009年贵州十大名茶”称号。在2016年全省斗茶大赛中,毕节七星古茶开发有限公司、贵州大方以利茶场选送的古树茶(绿茶)、绿茶分别荣获古树茶类、绿茶类金奖;纳雍、金沙等县区茶叶产品也多次荣获国际国内名茶评比金奖、银奖;纳雍县连续8年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并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命名为“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金沙县已获农业部“中国贡茶之乡”地理标志登记;七星关区亮岩镇太极村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中国古茶树之乡”;金沙县清池镇、大方县猫场镇荣获贵州省第二届最美茶乡称号。2017年在“都匀毛尖·贵台红杯”首届贵州古茶树斗茶比赛中,金沙县古茶树专业合作社选送的“清贡牌千年绿”、贵州纳雍唯博现代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选送的“箐月春芽水东古树茶”分别荣获古树绿茶茶王奖、优质奖。

2 毕节茶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

2.1 茶树品种结构不合理

据调查,毕节市茶树品种比较单一,80%以上为福鼎大白,100%为引进品种,没有自主品种,且其中还有10%左右为地方群体品种,种植的茶树品种基本上是引进品种。虽然福鼎大白茶以其特有的嫩栗香品质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但在全国大面积种植下,使得该品种产品同质化问题十分严重。

2.2 无自主知识产权茶树新品种母本园

无法实现就地育苗,就地供苗,且只有毕节市农科所在七星泰丰高效农业示范园内建立一个茶资源圃,缺乏根据毕节市气候特点建成的茶资源圃,缺乏茶树品种优化调整的储备品种。

2.3 组织化程度和专业科研化程度不高

全市茶产业缺乏一个从市级到县级、乡级的茶叶管理服务体系。在市级,只是从市农委下属的站所抽调4名工作人员组成临时的市茶办,部分县只有1~2个工作人员,并且不专业。从事茶叶科研工作的仅有市农科所3名科技人员,且在2018年,其中2人也被市扶贫办和市茶办借用。县乡无从事茶叶研究的专业人员。茶叶种植、加工企业各自为政,组织化程度不高。

2.4 茶园栽种和管护相对粗放

茶园投资周期长,从播种到开始采茶要3~4年,7~8年才能收回投资成本。茶园投资成本高,栽种1公顷高标准茶园需要7.5万~12万元投入,茶园经营主体投资能力弱,所以没有按高标准栽种和管护茶园。据调查,毕节市现有的茶园栽种模式,除了金沙有浙江露笑集团、大方有恒大集团和北京更香集团投资栽种的茶园基本按标准茶园栽种和管理外,大部分县、乡镇发展的茶叶种植,都是由政府成立的农业平台公司或者乡镇申请到的项目购买茶苗发放给村成立的合作社种植,缺乏专业的人才团队管理,资金不到位,种植不标准,管理粗放。如2016年七星关区层台镇向上级申请项目购买了100万株黔茶1号茶苗,发给幸福村合作社种植,由于栽种粗放,没有专业人才指导管理,缺少后续资金投入,栽种成活率低,栽种后就成了荒山和草山,严重影响老百姓种植茶叶的积极性。

2.5 茶叶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毕节市茶学专业人才仅有10余人,虽然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茶学专业、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也成立了茶叶研究室、毕节市成立了茶叶创新人才团队,但人才培养工作进展缓慢,满足不了茶叶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同时人才培养需要时间,更需要基础设施和经费投入。

2.6 没有形成自主品牌

近年来,毕节市虽然大力宣传“奢香贡茶”公共品牌,但收效甚微,市场竞争力弱,带动能力不强,没有像“湄潭萃芽”一样起到带头作用,打响茶产业品牌。

3 毕节茶产业发展对策

3.1 茶树品种选择,应立足于自主培育的、具有毕节特色的无性系茶树新品种,以降低风险,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纵观茶产业发达省、市,其产业的推进无不建立在自主知识产权无性系品种之上。在浙江,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选育的龙井系列及中茶系列品种,支撑起西湖龙井品牌强势发展;在福建,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选育的乌龙茶系列品种,长期占领着乌龙茶极大的市场份额;在湖南,由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培育的尖波黄、槠叶齐品种给君山银针茶注入了新的活力,而培育的碧香早、湘波绿、茗丰等品种,又为湖南安化黑茶搭建了坚实的原料基础;在贵州遵义湄潭,省茶科所选育的黔茶1号、黔茶8号和黔湄809,以及湄潭县茶叶研究所选育的黔湄601和黔北409,为“湄潭萃芽”茶叶品牌运作提供了强大的品种支撑。

针对毕节特色产品开发的“短板”等困局,应加大毕节特色茶树新品种选育,解决产业对品种需求的核心技术问题,利用自主特色无性系品种,着眼于特色个性化中长期需求,逐步调整并优化现有品种不合理结构,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基本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资源禀赋相匹配的现代茶产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改变供需关系所面临的结构性失衡,提高茶产业综合效益,推动毕节茶产业走个性化特色发展之路,以赢得参与国内国际茶叶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3.2 根据毕节市气候特点,特别是高海拔山区,建立多个茶资源圃

每年给予固定经费支持整理及引进茶树新品种和扦插繁育本地优良古茶树的试验研究,丰富毕节市种植的茶树良种,向产品多元化方向发展,为毕节市优质茶树良种推广与更新换代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储备技术人才,为今后茶树品种优化调整做好相应的人才储备

在基础研究领域,加强与市内高校与科研所联合,培养本土高素质研发人员,组建资源与育种创新人才团队,瞄准茶产业发展“短板”,进行基础性、前瞻性重点攻关,突破并掌握基础核心技术,形成新的创新成果,改变茶产业关键技术长期依靠引进的局面,推动毕节市茶产业走得更远、更持久,促进其稳健发展。

3.4 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新茶园

茶树是多年生木本经济作物,一次种植数十年收益,建设的基础工作对以后产出会带来很大影响。建设过程中应高标准、严要求,建园质量好,才能获得优质的生产原料,同时能很好地协调茶园的生态环境,推动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新茶园建设应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其基本建设标准与要求是:实现茶区园林化、茶树良种化、茶园水利化、生产机械化、栽培科学化。

3.5 实施茶旅融合发展,建设毕节古茶树产业化发展平台

积极宣传“奢香贡茶”公共品牌,毕节古茶树产业化平台建设涵盖了古茶树展示、古茶树资源圃建设、茶艺表演、茶事体验、网络信息平台建设、茶叶展销及品牌推广、茶树栽培技术、茶叶采摘加工技术培训等内容,是毕节古茶树产业化开发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根据古茶树资源条件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际,以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为依托,七星关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省级重点园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载体,整合资源,不断提高古茶树产业化开发力度。同时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和完善古茶树综合管理及服务信息系统,逐步构建起全市古茶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茶叶种植、生产、经营提供信息化服务及技术培训,助力毕节茶叶“走出去”。

3.6 引进茶叶技术人才,服务茶产业发展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用好本地人才,充分发挥本地人才作用,分期分批选派技术骨干到中国茶科所、贵州省茶科所、贵州大学茶学院等进行学习培训。在茶产业布局区域安排茶叶专业技术人才,系统开展茶产业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地方茶叶品种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优化茶产业新品种引种试验等工作。

猜你喜欢
毕节市毕节栽种
北方落叶果树最佳栽种时间及栽植技术要点
毕节市统筹推进项目实施 推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高质量发展
广州通过电商带货毕节农产品 累计销售136万元
毕节市旅游文化现状与创新发展研究
“凭空”栽种的绿色宠儿
瑞雪兆丰年
寻味贵州——毕节
游洞——毕节织金洞
栽种了一个长在心尖尖上的花园
My Best Fri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