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存根,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先后在山西大同大学和山西中医药大学等单位工作,在瑞典Karolinska Institute和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作高级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神经精神病学、医学心理学和中西医结合教学、科研和临床一线工作以及高等医学教育管理工作,历任助教、讲师、1991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5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7年被附属医院聘为主任医师。现任山西大同大学党委书记、脑科学研究所所长。系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教育部中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审核评估专家和中医学专业认证专家、卫健委规划教材临床医学专业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全国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理事。系《Sci Transl Med》、《中国免疫学杂志》等多个国内外杂志的审稿专家。
马存根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带头人,是山西大同大学省重点建设学科“神经病学和免疫学”学科带头人,是山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带头人。多年来,马存根带领团队成员,所在学科的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运用Rho激酶抑制剂、神经干细胞、中药复方制剂和单体防治神经系统炎性变性疾病的研究方面形成了特色。2017年6月,马存根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新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多发性硬化益气活血重点研究室”建设项目负责人、研究室主任。指导青年教师接受系统理论培训和科研训练,培养独立开展科研能力,团队中的尉杰忠、李艳花、刘春云等十余名青年教师顺利地申报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或青年项目;团队中的柴智、樊慧杰、王青等多名博士成功获批省国际合作项目等支持。这些团队成员已成为学术带头人或骨干。
马存根曾先后为研究生、本科生等讲授《医学心理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等课程。主编、参编专著和规划教材13部,是卫健委规划教材《医学心理学》第一至五版主编或第一主编。构建了适合中国医学生特点的、符合专科学生知识结构的该课程的内容体系,其中第三版入选国家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马存根主持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多项,系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作为主讲教师之一的脑科学系列课程被命名为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作为第二完成人完成的“大学生人文关怀与心理和谐教育模式的完善与实践”获2010年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教学改革获得了学界的认可。作为山西医科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导师,共培养研究生50余名,其中王晓庆获得省级优秀硕士毕业论文。指导的多名研究生论文发表在SCI收录的期刊上、在国际学术会议上报告、入选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获国际会议优秀论文奖等。
马存根先后主持或完成“补阳还五汤干预EAE气滞血瘀证神经保护的多位点作用研究”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主持“山西远志种质资源与规范化生产技术研究”等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归国人员择优资助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基金等科研项目12项。近十余年来主要进行神经系统炎性变性疾病干预的系列研究,首次提出了应用鼻腔给予受体提取物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证实了ROCK通路在神经系统炎性变性疾病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及应用其抑制剂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新思路,取得了具有开创性和重大科学价值的系列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其中以责任作者或主要合作者发表在SCI收录的JCI、Immunol、J Neurol Sci、Eur J Immunol、Plos One、CNS Neurosci Ther、Acta Neuropathol、J Neurosci Res等杂志上论文近60余篇,并被Immunol Res、Mol Ther、CNS Neurosci Ther、Glia、PLos One、Cell Cycle等SCI收录期刊上的论文正面引用数百次。多次参加“世界神经病学大会”等国际性或全国性学术会议,并在大会上报告、交流论文20余篇,获得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公认。作为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参与的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
马存根是中枢神经炎症变性疾病新药创制省市共建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负责人。主持省科技厅公关项目,对脂肪肝进行了临床和基础系列研究,开发出了决明子山楂固体饮品,证实了其功能,制定了质量标准。产品已经上市,推广之后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决明子山楂固体饮品功能研究及其质量标准的制定》于2014年初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