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诚
杨诚 1963年出生于广西南宁,1984年考入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1988年本科毕业,2010年至2012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创作高级研究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漓江画派促进会常务理事、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理事、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广西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广西本科高等学校美术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西书画院专职画家、编审。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各类展览,并多次获奖。
美丽的南方城市——南宁市是我的出生地,从小就呼吸着这里清新又温暖潮湿的空气,喝着清澈的邕江水长大。年少时,我的足迹踏遍了南宁市郊的山山水水。大河小溪、山塘水库、石山土坡、奇树怪木、枯枝异草、花鸟鱼虫、四时蔬果、风雨雷电等自然造物现象我无不知其方位去向,识其生长变化因果,感觉自己简直是个活地图、地方风物志、自然食谱大全……随着年龄的增长,偶尔在课本上、杂志中看见中国山水画和花鸟画会感觉到特别的开心,总有亲切之感。后来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才慢慢地明白,原来我生活的南方山水花草中就蕴含着与之相合的神气、情调与韵味。
南方山水的基因在我出生时就早已植入体内,并伴随着我的成长而成长。1984年考入了广西艺术学院油画专业,在四年的学习中,我一直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学习研究油画本体语言上。真正有意识将南方山水的基因融入画中当属1997年我创作的《较量》油画作品开始。画面由几块大石块组成,石块上隐约刻着残局象棋盘,两只甲虫正在拼命的争斗。层叠的岩石缝中顽强地钻出了几枝热带阴生植物,紧爬在石头上。残局象棋盘暗示着人与人斗争的残酷性,刻在石头上的棋盘被自然风蚀与植物覆盖体现出自然与人的微妙关系,石头上动物之间为了争夺生存空间而搏斗暗示着万物生存规律,较量分分秒秒都在发生。这幅画是我南方山水画创作的开端,拉开了南方油画山水创作的序幕,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此成为我油画山水创作的主题。
我首先进入的是以南方植物为题材进行油画创作的艺术历程。1997年油画《螳螂捕蝉》参加了“中国青年油画展”。1998年油画《一方水土》参加了“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1999年油画《净土》参加了“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我的多幅以苏铁古树为题材的油画作品参加了第一届“南方风景画展”。在之后的几次“南方风景画展”中,又展出了以棕榈树、龟背竹等南方植物为题材的系列作品。在对南方植物进行了分类研究同时,我有意识地尝试着将中国花鸟画的笔墨、情调和人文精神与油画融合,以提升油画艺术的人文性和表现力。用油画本体语言来表达南方植物的生命状态、生存状态、生活状态及人文性是这时期主要的艺术追求。
2005年3月初的某日,无意间被画室窗外的建设场景感动,激起了我写生的欲望。经过几天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开发中的琅东十组》这幅写生油画作品。这幅场景式写生作品展现了开发中城市建设与南方各类和谐生长的植物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身处荒郊野外与大自然共呼吸,直面大自然观察万物的生命状态、生存状态及人类与动植物的生活状态的轨迹总有新发现。把他们写生下来带回画室慢慢品味很过瘾,很有成就感,从此我的油画风景写生一发不可收拾。不管日晒雨淋、风吹雨打、饥寒交迫、蚊虫叮咬都阻止不了我写生的步伐,写生练就了一气呵成的自我独特的油画语言。在2006年的“南方风景画展”中,我展出了多幅南方风景写生作品,得到了大家的好评。另外,我从画南方植物突然转变到写生南方风景的变化使人们产生了许多的好奇。说来也不神秘,这是很自然的艺术进程,只是把大自然土坡的立体结构画好,再种上之前画的各种植物,并将它们倒影至水里去而已,对于我来说没多大变化,就是转换了一个视角,从对个体植物的关注转变到对场景中植物群的关注。
2005年广西画界同仁们自发成立了“南方的风景”写生群体,先后组织到桂林雁山园、桂林毛洲岛、桂林兴坪、浦北福多堂、靖西旧州等地写生,而直面南方人文景观与喀斯特地貌、山石植物与人的生活场景错落纠缠的风景,每位画家都得认真去研究写生表现手法。这个时期,我对中国山水画中的山石画法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学习,在油画用笔上借鉴中国画勾勒、皴擦、点苔等笔法去表现南方山水特有的气韵。2007年创作的《北部湾印象——斜阳岛》荣获“首届中国美协会员油画版画展”优秀奖。大海中一座火山岩岛凸现在眼前,层层叠叠的岩体在大笔的书写下形成了流动的线与面,气势非凡。火山岩石在风雨中崩塌,岩体被海水冲刷出一道道沟壑,部分岩石被南方植物覆盖着,用点苔式的笔法营造出岩石斑痕、洞穴、杂草、灌木等形象,极具生命力。整座小岛的火山岩在夕阳照射下呈现出耀眼的暖红色,在蓝色的天空、白色的浮云、绿色的海水衬托下更显明亮,体现了油画特有的色彩表现力。2006年《山塘野趣》荣获“‘风景·风情全国小幅油画展”优秀奖。2007年多幅油画作品参加“2007漓江画派进京展”;2008年《山水耕作图》获得“第五届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优秀奖。2008年多幅油画作品参加“漓江画派——画布上的漓江”精品展。在这期间还完成了《乡间小路》《红土地》《山地人家》《水牛图》《伊岭岩村》等系列作品。我的油画山水画面中那种南方特有的野气、寂静、干涸、贫穷、酷热的景致,被评论家评价为“叙事的风景”。
之后我又到我国的北戴河、甘南、山西、无锡、厦门、山东、重庆,以及柬埔寨的吴哥窟等地写生,各地域的自然环境、文化、生活方式、建筑样式等独特的面貌打动了我,写生中我在表达大自然万物生命状态、生存状态、生活状态的同时,对文化存亡命题特别关注,并强调对写生作品的思想性和有社会责任感的表达,这样的转变收获了全然不同的感受,这种人文关怀也成为了我今后艺术创作的自觉。2010年我的油画作品《受伤的家园之一》参加“当代艺术中的风景方式——南方的风景2010”画展。2010年油画作品《山西晋祠难老泉》获得“研究与超越——第二届中国小幅油画展”优秀奖(画作由大都美术馆收藏)。2010年油画作品《受伤的家园之二》参加“油画艺术与当代社会——中国油画展”(画作由中国油画学会收藏)。2009年油画作品《有一座名叫敢梯的石山》获得第十一届全国美术油画展提名奖。“这只有一座山,只有一座……只有一座底部堆滿了侵蚀的机器,伫立着得意的矿主的山!还有两条橙色的钢臂在撕扯它的肉体。它毫无反抗,只任凭那流着鲜红血液的肌肤被伤害。不过那仅仅是万道鞭笞中的一些伤痕罢了,中间龟裂的岩石,是创伤无法痊愈的伤疤,岩石上干枯的带血色的泥土,是饱含着疼痛的血痂。”这是我在雅昌博客上写的创作感想,也是我内心呼唤的声音,目的是为了警醒人们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2010年至2012年我参加“中央美术学院油画创作高级研究班”学习,导师为靳尚谊、詹建俊、全山石、钟涵、朱乃正、丁一林等先生,这给了我重新审视和思考自己艺术发展的机会。在强调油画本体语言和提高艺术高度两个极点的教学规划下,加强基本功练习,促使我思考问题更全面、更深入。油画的传统性、民族性、当代性等成为了我研究学习的课题。艺术作品的高品格、高品位、高品质也成为了我追求的目标。艺术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丰富人们精神生活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是我的根本任务。2012年我创作了绿色田园诗油画作品《绿色的田野》。2013年油画作品《石山下的乡村》参加“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画作由山东美术馆收藏)。2013年根据毛泽东诗词“浪淘沙·北戴河”诗意创作了《浪淘沙·北戴河》的油画作品(画作由大都美术馆收藏)。2014年油画作品《泊》参加“可见之诗中国油画展”(画作由中华儿女美术馆收藏)。2014年创作了《剩山归途》这幅悲凉的油画作品,并参加了“第十二届全国美展”获提名奖(画作由中国美术馆收藏)。2015年油画作品《春雨时节》参加“记忆与梦想——2015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双年展”(画作由中国美术馆收藏)。 2015年创作大型油画山水作品《金色的山水》。2016年创作了红色题材作品《太行记忆——英谈村抗日根椐地》,2017年创作了《陕北黄河乾坤湾》油画作品,2018年创作《花山的回响》。2019年油画作品《花山岩画写生》参加“漓江画派进京展”(画作由中国美术馆收藏)。
2019年创作了《金碧漓江游船鸣》油画作品,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我是这样描绘的:
“清晨天空刚刚露出了鱼肚白,奇形怪状的山形就剪贴在天空下,兴坪漓江山水浑然一体,黑黢黢的。只见微波在江面上拉出了丝丝白浪,其余的一切都是那么的静止,极其宁静而神秘。第一缕金色的阳光照亮了整片山头,水汽蒸腾而起,形成缥缈的晨雾。袅袅炊烟慢慢地与迷雾相接,在群山间,在水面上漂荡。清晰的山影倒映在江面上,随波荡漾。偶尔有一叶竹排穿梭于江中,划出一道道银白色的水线。在阳光的照耀下,晨雾缓慢地扩散开来,形成一层薄薄的青纱帐,朦朦胧胧的青山绿水仿佛,隐约其中。晨光穿透迷蒙,洒落在山岩上,树林间、车船上、屋宇边、河滩旁,无意中勾勒出一幅金灿灿的图画,漓江金碧山水之秀美就这样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云开雾散,阳光灿烂,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呈现在我们眼前。江河里大小游船繁忙个不停,码头上游客人头攒动,各种声音杂乱鼎沸,小商小贩的吆喝声四起。赶集的人们三五成群,拖儿带女,拿着、担着、扛着、拉着、推着鸡鸭鱼肉,蔬果山货等各种物品穿行在码头与渡口之中,真是热闹非凡。此时,兴坪漓江边已变成了一个商品交易市场,背景中的漓江山水也成了个招商大广告。接下来,一天中游人争先拍照,匆忙而过,真是颇有意味。
傍晩,人潮慢慢地退去,天渐渐黑了,深蓝色的天空繁星点点,漆黑中隐隐约约的山头下,渔火在江水中跳跃、闪动,慢慢地,一切的一切都回归到大自然中去了。”
2019年我还创作了《永远的微笑——第一书记黄文秀》油画作品,它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人民塑像,为英雄塑像,为新时代塑像的作品。“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八桂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广西百色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阳光女孩黄文秀献身扶贫事业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以悲壮的情怀,用最适合的油画语言表现形式创作出这幅油画作品来弘扬她的精神。此画表现的是天矇矇亮的早上,消防队员在洪水中搜救失联的黄文秀书记的紧张场面。黑色的山体,黑色的巨石在洪水的冲击下不断地崩塌,土红色的洪水在四处怒吼,遇难的车辆在洪水中翻滚,搜救队员争分夺秒地寻找着失联的黄文秀书记,阳光女孩第一书记黄文秀永远的微笑。事实上此时的搜救队员与黄文秀已经阴阳两隔,在不同的时空上的同一个地点擦肩而过,而苍天在流泪。构成了画家悲壮的情怀,表达了英雄虽已经远去,但英姿依旧、芳香依旧、笑容依旧的悲壮感觉,她的微笑永远留在人民的心中。”
“我画笔下的南方山水”是运用自我独特的油画语言来描述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大自然万物的生命状态、生存状态、生活状态。关注文化存亡命題,彰显社会责任感,重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强调油画的传统性、油画的民族性、油画的当代性。追求高品格、高品位、高品质的艺术创作目标。用精湛的油画本体语言创作出展现中国文化、中国气魄、中国精神的经典油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