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媛媛 李奇
摘 要 “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为使我国贫困人口全面脱贫提出的重大战略,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然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精准扶贫依然存在扶贫对象错位、扶贫政策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为此,基层政府针对扶贫工作除实施运动式治理外,还需为农村的可持续性发展方面采取宏观的资源整合的措施,以保证贫困人口脱贫不返贫。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可持续发展 农村 空心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新时代县域政府政策执行力提升研究——基于海南省精准扶贫政策执行的实证分析》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编号:HNSK(YB)18-68。
作者简介:周媛媛,三亚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讲师,研究方向:政府管理改革与发展;李奇,三亚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讲师,研究方向:公共政策、行政组织研究。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1.200
“十三五”被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中央要求到2020年使我国7000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近几年,各地政府為完成中央任务在扶贫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为引导大学生对当代国情的正确认识、为更好贯彻党的为民服务精神,我校自2016年起组织十八支“精准扶贫”调研团队利用暑假期间对海南省十八个县市的扶贫情况进行实地跟踪调研。其中F村和J村都位于海南省文昌市的东北部,两地大约相距半小时车程。在2016年的考察中,F村贫困户数为32户,J村贫困户数为35户,而在2018年回访中,发现F村贫困户为13户,而J村贫困户为14户。可以看出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省在扶贫开发方面的成果是非常显著的。但在具体的走访过程中,我们依然发现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中的偏差
(一)精准识别对象存在偏差
所谓精准扶贫,第一步就是要求精准找出扶贫对象。虽然我省制定了贫困户的评选程序:申请、评议、审核、公示、公告等程序,识别出贫困户。然而在现实实践中,由于村民对政策不了解、村干部出于私利等各种原因,个别老弱群体被排除在扶贫范围之外。如F村有一户家中只有两位老人,其中一位不仅残疾,还有心脏和脊椎等疾病,外出只能坐轮椅,老伴儿只能在家照顾,无稳定收入,却不是贫困户;而村中却另有位具有劳动力、由于自身懒惰致贫的贫困户。此现象折射出基层部门工作与高层政府预期的脱轨。
(二)精准扶贫措施以政府投入为主
“贫困”实质是个经济问题,村民无法将自身拥有的资源转化为收入,最终导致生活物质的缺乏。而村民收入的增加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交换作用。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贫困村民得到的帮助和扶持主要来自于政府的给“钱”给“物”。市场其他主体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未有效参与到农村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因此农村劳动力的转化和农产品的输出未得到妥善解决,村民依然无法获得稳定持续收入。扶贫工作从“输血”模式到“造血”模式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精准扶贫政策缺乏可持续性
自2015年起海南省政府对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实行“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为底线的扶贫政策,即“吃不愁、穿不愁;义务教育保障、基本医疗保障、住房安全保障;饮水安全”。经过几年的努力,可以说我省的扶贫工作在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需求上已经基本完成。但如何巩固温饱成果、提高发展能力、加快致富速度等方面依然缺乏有效的措施,比如,虽然我省也以政府担保的形式为贫困人口提供发展养殖生产的金融贷款,最高额度为5万元;但金融机构出于各种考虑,普通农户根本不能贷到最大额度,普遍的水准是一两万元,贫困人口依然缺乏收入增长的动力。因此扶贫与返贫现象同时存在。
二、精准扶贫执行力不足的乡村环境分析
(一)村干部缺乏责任心,扶贫政策宣传不到位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贫困村、贫困户能否脱贫村干部是关键。然而,现在的村干部缺乏发展农村经济的动力和责任心。首先,农业税改革前,村干部是收税收费、计划生育等国家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可以说村干部在村中具有相当的权力和威信。农业税改革后,广大农村基本实行自治,村务大幅度减少,村民担任村中职务只领取比较微薄的补贴,并且由于处理上级派遣任务占用自己劳动时间,所以很多村民当村干部的意愿并不强烈,甚至有些是“被迫”当村干部的。其次,由于大量青壮年进城打工,村中只剩一些老弱病残和鳏寡孤独,因此村干部的年龄普通较大,自身的经历和学识也非常有限,对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理解也不是很深刻,缺乏有效的思想和方法带领本村贫困户脱贫致富。再次,有的一个行政村包括多个自然村,自然村之间的空间距离相隔较远,同时由于道路、通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致使村务沟通、政策下达等都有所不便。另外,扶贫政策对一般村民也是种相当优惠的福利,出于人性的自私,个别村干部在一些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惠民政策上过滤信息、以权谋私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二)扶贫对象思想落后,缺乏内生脱贫动力
一个人自身的经历和教育水平决定了他的眼界和视野。由于基本生活所需和乡村教育水平等因素,很多村中居民也许一辈子都未踏入城市一步,对外面世界变化的事物和变化的速度不是充满好奇,而是充满恐惧。他们对自身生活的方式和环境早已习惯,抱着有多少钱做多少事的心态,缺乏积极进取的勤能致富精神。其次,相当多贫困人口的文字读写能力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使其获取社会信息和国家政策的能力有限,致使其对国家的扶贫政策不了解,因此无法获取自身所需的扶贫信息。再次,很多村民存在懒惰意识和消极的生活思想,村民对摆脱贫困的最大寄托不是自己的劳动和付出,而是希望政府能够承担更多责任,希望政府扩大补贴,希望政府送更多的“钱”和“物”。
(三)农村空心化严重,产业扶持缺乏劳动力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以及户籍管理制度的松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进城务工成为农村青壮年的发家致富之路。在我们调研过程中发现,F村和J村的外出劳动力人口比例都比较高,特别是经济水平较低的F村更加明显。由于缺乏劳动力,F村的驻村第一书记说,村中土地七成以上处于抛荒状态。另外,虽然J村实施了一些产业扶贫措施,如免费发放槟榔树等办法,但村民领取的积极性并不高。一方面是由于农作物的生长需要人工管理,但在家中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情况下,家中妇女和老人无法承担管理过多农作物的重担;另一方面是村民进行农业耕作带来的收入和打工收入相比依然没有吸引力。
(四)村民各自为作,难以发展规模经济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生产方式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后,村民的种植和养殖劳作基本都以家庭生产为主。近些年来,由于青壮年不断外出务工,传统社会中由男性承担的下地耕作的任务现在主要由妇女和老人完成,由于劳动力的不足,很多家庭自顾不暇,村民间互帮互助的现象也随之减少,这就使得很多农作物处于半无人管理的状态,例如很多杨桃、莲雾等水果散落在地,任人踩踏。即使村委会发展集体经济,也是以外包土地的方式,而不是通过村民的集体劳动發展农业经济获取收益。
三、提升精准扶贫执行力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基层村干部队伍建设,培养农村本地精英
为完成中央政府布置的脱贫任务、防止基层弄虚作假,各地高层政府通过派遣“驻村第一书记”的方式主持农村的脱贫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村民心目中,驻村书记是“城里人”,具有随时调走或替换的可能性。因此,即使有些“驻村第一书记”在位时确实和村民沟通频繁、同甘共苦,想方设法为村民找资金、找项目,却也无法保障其脱贫措施在其离开后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所以根本无法获取村民的完全信任。因此,只有培养和发挥本地精英的才干,把那些具有开拓精神、有经济头脑、真心为百姓谋福利、谋发展的人选入村委会才能带动全村经济的发展。另外,随着国家富农惠民的政策不断增加,精准扶贫的任务也在成倍增长,基层村干部的工作量也在逐年增加,甚至有些村干部全天候上班,加班加点完成上级的扶贫工作。然而这些干部的待遇却维持在较低水平,因此,适当增加村干部待遇,既能吸引更多有为村民参与村干部的竞选和任职中,也能体现他们的价值和荣誉感。
(二)扶贫先扶智,加强教育扶贫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只有拥有积极、乐观的思想观念才能激发出正确的行为。因此,政府在扶贫开发过程中除对贫困户进行物质帮助之外,还需对贫困户进行文化和技术的教育,激发贫困户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意识转变,创建脱贫光荣的社会氛围,使其改变贫困的观念。并通过电视、广播、文艺下乡等多种方式宣传外面的世界和多样的生活方式,并通过技术培训的办法使广大贫困户拥有一技之长,使其拥有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意愿和能力,从而保持其收入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同时教育扶贫还被认为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真正的贫困不是物质上的贫困,而是精神上、思想上和知识上的贫困。只有教育扶贫才能改变村民落后的思想和匮乏的精神,才能改变其畏难惧险、墨守成规的小农意识,才能给新一代的农村儿童注入勇于开拓、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才能使其拥有更宽的视野和更多的选择机会,使贫困现象不再延续。
(三)进行农业补贴,吸引青壮年回乡
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无非意图获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高的收入水平。同时大量的流动人口一方面加重了城市管理负担,另一方面导致农村建设、农村发展严重缺乏劳动力。因此,想办法吸引农民返乡建设新农村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日本的现代化道路采取的是和我国完全不同的方式,二战后,日本政府认识到,农村地区占据全国的大部分地域,若农村不发展,那么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就会受挫。为鼓励本国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主要采取对耕种农业的农户进行直接补贴的政策,以此提高农民收入和鼓励农民从事劳作的积极性。日本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实施的措施值得我国政府借鉴。
(四)发展集体经济,转向产业扶持
我省政府虽然在住房、饮水、医疗、教育等方面对贫困地区和人口实施各种帮助措施,但总体来说其性质属于一种生活兜底性、保障性、暂时性帮扶,而村民个人要想过上富裕的生活,就需要由可持续的家庭收入来源,产业帮扶是一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帮扶。各地需因地制宜,发展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如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立足于本县资源特征,探索出了通过发展养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形式。根据J村果树资源丰富的特点,政府也可采用“政府+企业+贫困户”的形式引入水果加工业,把农村遍布的水果加工成果干、果汁、果酱等,增加农民收入,从而使“输血式”扶贫变成“内生造血式”扶贫。
(五)引入“互联网+”概念,提升村民致富能力
如何扩大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使用、提升农村村民使用互联网的能力也是农民发家致富的一条渠道。互联网的普及能够给村民提供多样的信息获取和发布渠道,能够使村民更好得了解外部的信息,也可使村民在互联网上宣传和销售自家产品。如在调研中发现村民自己销售椰子,一个椰子的价格为1.5元,而在市区一个椰子的售价为6元左右。而在同省的旅游城市三亚,一个椰子在市区可卖到8-12元。如果村民能够很好得使用互联网的优势,减少中间商销售渠道,进行农产品网络直销也能大大提升收入水平。
四、结语
贫困是个世界性难题,为实现我国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习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大战略。虽经几年的努力,各地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调研情况来看,扶贫工作还未彻底完成。因此各地政府不仅需详细了解和分析贫困户、贫困村致贫的具体因素和乡村环境,还需从更宏观的视野进行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以保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万秀丽.精准扶贫视野下“空心化”农村治理探析.甘肃社会科学.2017(2).
[2]杨园园、刘彦随、张紫雯.基于典型调查的精准扶贫政策创新及建议.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