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修订背景下我国警察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2019-02-22 01:59范超
法制与社会 2019年2期

摘 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修订对于我国而言十分重要,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是否能够得到有效保障。从目前来看,该法的修订内容涉及很多方面,主要包括职责权力、组织、保障、执法监督和法律责任等;确定警察身份不仅要考虑人事关系、编制情况,还要考量警务特点,对其进行全方位评估;确定是否具有警察职权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划清权力界限,必须要按照警察的职责进行合理配置;在规定的范围内,严格按照公安部和上级公安机关的部署,明确职权分工。

关键词 警察法 警察管理体制 警察职权

作者简介:范超,四川警察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警察管理、警察(内部)指挥。

中图分类号:D92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1.127

为了有效规范人民警察严格遵守岗位职责,履行法律义务,强化人民对权力的监督,创建一支高素质的人民警察队伍;切实保障公民权利,凝聚社会各界共识,强化立法科学,使法律更加符合我国社会发展情况,公安部深入基层一线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开展修订工作。2016年12月1日,公安部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修订草案稿)(以下简称《警察法》修订草案)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与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以下简称现行《警察法》)相比,《警察法》修订草案关于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的相关规定,无论是在完善现代警务运行机制,推进公安管理体制改革,还是在提高人民警察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等方面都有很大进步,值得充分肯定。

一、公安管理体制改革之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重要性

(一)公安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基础环节

站在社会发展的层面上看,所有的行为都必须要以人为本,就算是改革也不能撇开人这个关键点。公安部门作为政府组成部门中最重要的部门之一,关系到社会是否稳定。所以,公安部门的改革必须慎重,改革过程中要理顺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那么应该如何推动改革成为了首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才能使人民警察对改革充满热情,如何有效提升警务活动的合法性,如何保证人民警察正确执行法律,消除其对法律的误解,这些问题大多与公安部门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是分不开的。因此,为了实现有效的改革,就必须要不断完善各方面工作,勤于探究未知领域。不仅如此,还必须要清楚认识到,只有公安部门改革顺利,才能够让各级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及时更新执法观念,提升执法力度,完善执法体系,强化制度宣传。换句话说,公安管理体制的改革对于深化公安系统改革会起到重要作用,并为今后的其他公安改革搭桥铺路。所以,公安管理体制改革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好公安内部体制的改革工作。

(二)公安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主要内容

《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以下简称《框架意见》)中明确表示,这一次全面深化公安系统改革,其中包含各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分别是“健全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机制、创新社会治安治理机制、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改革、完善执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公安机关管理体制、健全人民警察管理制度和规范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在这些改革的内容中,还包含有各项具体措施100余项。后四个方面涉及到执法责任制的改革内容,办理案件实行责任制度,组织机构管理体系和人员管理体制等,这几个部分在公安体制改革中十分重要,并与公安体制改革之间有紧密联系,所以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公安体制改革方面的工作。除此之外,之所以要进行深化改革,同目前的社会治安情况是密不可分的,是社会治安现状推动了改革的进程。公安部就此次改革问题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明确指出改革问题结症所在,公安管理体制并未理顺,警察的能力素养也有待提升,管理体制上存在较大漏洞,警务保障方面也存在较多不足之处。当然,伴随着国家各方面改革的持续发展,这几个明显的问题目前已经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因此,对于公安部门的改革而言,管理体制改革是重中之重。

(三)公安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重要抓手

通常情况下,在进行改革的时候都会选择从简单方面着手,正是因为从简单方面着手,导致了公安部门的改革在较长时间内没有明显的改善,改革工作没有实质性进展。其实,最近这几年,公安机关开始尝试相应的体制改革,但是很多情况下,只要是主张改革的领导有岗位变动,或者说是在改革的过程中遇到公安体制性瓶颈等问题,改革工作就很难继续推进。之所以在改革的过程中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没有找到改革的关键点。公安部门改革工作的核心是管理体制方面的改革,从逻辑上要按照“纽结”和“穴位”的顺序对公安事权进行划分。事权划分可看作是各级公安机关机构设置的参考依据,同时人员配置、人员管理模式也与事权划分紧密相关。公安机关要做的不仅是要处理好事权的划分,明确每一个岗位的职责,明确划分各部门、岗位所承担的责任,之后再完善管理体系,做好人员管理工作;同时要横向理清各岗位间的责任边界,明确相应的权责范围,切实做好责任分工。不仅如此,按照财力事权匹配原则,落实相适应的财政保障以及支出责任制度,只有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才可以有效开展工作。所以,公安管理体制改革必须要从深化改革着手。

二、公安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探讨

(一)明确公安机关事权职责范围

公安部门管理体制改革,首先要明确岗位职责,做好事权划分。公安部门现在负责的事权种类很多,其中还包括一些非公安的事权,其实可以将这部分事权转交给相应的政府机構或者相关的社会组织,公安机关只负责公安方面的事权。公安机关的事权可以被分为纵向和横向两个层面。纵向上中央和地方公安部门之间的权责要划分清楚,以维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目标,切实发挥好中央和地方公安部门的作用,能够调动人员的积极性。横向方面,公安机关内部的同级机构之间,要做好权力与责任的划分,充分各机构间的专业性。为切实做好事权划分工作,可以参考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做事权划分的时候,主要是通过修改法律,明确责任与义务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在划分权利与责任的时候,必须要明白简政放权的重要性,部分事务可以交由其他相关政府部门或者社会组织,提升公安部门工作效率。

(二)健全新型警察人事管理机制

做好人民警察人事管理工作是确保警察队伍的专业化以及正规化的前提,根据《框架意见》,目前需要对人民警察人事管理的四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要切实保障地方警察的待遇高于其他公務员的同时,不低于军队,警察的管理体制应独立出来;进一步完善警衔制度,做到科学化管理,应大幅提升人民警察各项津贴。

二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或是我国香港地区对警察进行分类管理的模式,创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警察管理制度。制度的建立工作可以参考《公务员法》中的相关规定,在原本的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以及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的类上,新建一个人民警察类职位类别。

三要对警察的招录体制进行改革。对于专业性要求较高的警岗位,应扩大招录面,在政策上可以向具有相应专业技术的人员倾斜,这些人员也可不入警。

四要完善警辅人员管理。要明确辅警主要是为了帮助警察完成工作而设置岗位,对其要参照人民警察制度进行管理。

(三)建立扁平化警务指挥机制

目前,我国社会阶层还比较复杂,公安机关必须要对不同的情况有快速和及时的反应。警务指挥系统是管理好社会治安的第一步。首先,为了确保信息能够准确、及时传达到基层公安机关,必须要在 “减层次、强基层、提效率”方面进行尝试,例如,可以在一些大中型城市开展试点工作,从纵向方面开始着手,简化信息传递流程,提升指挥效率,保证指挥力度。其次,在指挥权方面,要避免出现多头指挥现象,通过法律确定责任范围,每一名民警都有自己的权力和责任,他们应按照自己的岗位职责执行相应的权力,避免出现向领导层层请示,以致错过最佳时机。

(四)完善警察执法监督考核机制

依法严格管理人民警察,这是我国公安正规化建设要迈出的第一步,这不仅是有利于人民警察队伍建设,同样也是对其的一种关心和爱护。这就需要为民警设置一套考核机制,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民警在执行公务的时候不敢贪、不能贪,不放过一个坏人,也绝不冤枉一个好人。该考核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健全执法监督机制,让权力在阳关下进行,民警执法时必须要有相应的组织和人员进行监督,确保执法过程中不会出现权钱交易。

2.规范权力使用机制,建立公职人员权力清单,最大程度保证执法权力受到约束。

3.强化执法责任制,这主要针对执法过程中的冤假错案,强化对民警执法责任意识,提升违法成本,包括经济成本、行政成本和刑事成本,有效规范民警的行为。

三、结语

公安机关管理体制是为了实现国家设定的公安工作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公安机关的职能定位、权力配置、运行规则等的总和,是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难看出,无论从公安管理体制改革本身涉及的内容,还是从其与其他改革内容的相互关系来看,公安管理体制改革的成败对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石化东.论我国警察权改革的模式选择.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

[2]张净雪.我国公安机关现行警察体制改革的思考.法制博览.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