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讨会于2018年12月9日在山西医科大学召开,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等18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改革开放40年的理论创新与实践经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经济体制改革是学者们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山西农业大学王宇雄教授将经济体制改革历程分为初步的商品化改革、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深化改革三个阶段。医疗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在深化改革中曲折发展。山西医科大学王志中教授提出,中国特色医疗卫生改革在“从疾病为中心到健康为中心”的理念引领下,初步建成了全覆盖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未来医疗民生事业的健康发展,要秉持“摸着石头过河+完善顶层设计”的总体方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原玉廷教授分析了40年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纵向变迁,指出“三权分置”是破解当前农村发展困境,激活农业生产力的根本出路。山西师范大学贾绘泽教授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内在逻辑,这一逻辑的实践路向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规律与党的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
山西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云泽认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始终坚持正确的理论方向,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价值导向为人民做学问。山西省伦理学会会长葛振国教授倡议,各学会要在推动新时代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中发挥优势,始终走在理论研究前沿。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邸敏学教授,系统总结了习近平改革开放思想的鲜明特征,指出改革的价值旨归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宋婷,从理论渊源、主要内容、思想价值三个方面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人民主体思想的丰富蕴涵。
山西医科大学贺培凤教授认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体现时代性、实践性,并就山西医科大学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方面的探索作了介绍。太原理工大学刘振霞教授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构建,要通过学科要素体系的“整体性”、结构体系的“耦合性”、发展体系的“问题性”的三重维度来实现。山西大同大学李月玲教授从新时代兴文化的角度,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担当和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