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靖宇,董晶晶,解佐欣,李 晶
(石家庄学院 美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5)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志愿服务是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随着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蓬勃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规模与范围日益扩展,志愿服务载体不断丰富,各类志愿服务载体的实践育人作用正在进一步发挥和显现。但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载体单一,并由此导致参与度不足、效果不强等问题,志愿服务载体创新成为摆在面前并需要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2018年10-11月,课题组围绕大学生志愿服务载体创新开展了问卷调查。面向河北省5所高校发出6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61份。在调查对象中,男生约占32%,女生约占68%。
1.大学生志愿服务状态的相关数据
关于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次数和范围,有19%的学生每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5次以上,有13%的学生几乎每个月都参加,有47%的学生每年参加次数不足5次。此外有34%的学生几乎不参加任何志愿服务活动。在志愿服务内容上,日常帮助占76%,重大活动和赛事服务占16%,社区发展占5%。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信息来源主要是志愿者组织和学校相关部门组织或者号召,占85%,其次是同学朋友介绍,占9%,个别学生的信息来自社区或者网络宣传。志愿服务的组织者主要是共青团组织、大学生志愿者社团组织,分别占54%和35%。
2.大学生志愿服务载体的相关数据
在问卷调查中,对当前适合大学生参与的志愿服务载体,学雷锋志愿服务占31%,专业类志愿服务占28%,文化与科普类占23%,环保类活动占18%。在对载体不足的认识上,有42%的同学认为载体较少,应不断拓展;26%的被调查者认为缺少载体,不知道以什么途径和方式参与。调查显示,在对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认同因素方面,30%的同学认为缺少合适的服务项目和内容,25%的同学认为缺少必要的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23%的同学认为志愿服务载体缺乏多样性,22%的同学认为缺少对志愿者的评价与激励措施。
3.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影响因素与改进提升
调查显示,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的原因依次是增加社会经验、为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及学校要求,分别占比64%、23%、6%。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较少的原因,43%的人认为对志愿服务的意义认识不够,37%的人认为对志愿服务的内容缺乏兴趣,12%的人认为是缺乏有效的组织,8%的问卷填写了缺乏足够的时间或者其他原因。
在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载体的调查中,被调查者几乎一致认为,志愿服务活动是最适合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方式之一。在志愿服务活动频次安排上,87%的学生认为每月参加一次志愿服务比较合理。此外,还有18%的学生认为志愿服务不够活跃。由此可见,高校相关部门、共青团组织、大学生志愿服务协会(队、小组)等在宣传动员和活动组织上有较大提升空间。
2018年11-12月,课题组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访谈对象包括河北省志愿联合会、共青团石家庄市委、河北师范大学团委、河北医科大学青年志愿服务协会、石家庄学院团委、石家庄市尖岭小区社区志愿服务站工作人员及社会志愿者和受助对象。
访谈对象主要关注了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较为一致的认识包括: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的广度深度不足,社会影响力不大;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缺乏有效组织和引导;大学生志愿服务载体缺少创新等问题。相关学者和负责人认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不仅能够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实践教育,还能够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和自我价值,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业和自我发展的关系,有利于造就适应社会需要和自身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但在思想观念、组织、发动、载体、激励机制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逐一解决和克服。积极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载体创新,可以有效地发挥大学生潜在的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通过鲜活生动的形式和渠道,能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行列中来,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价值和社会贡献度。
大学生既是青年志愿服务的有生力量和主体力量,又是处于受教育阶段即将走向社会的重要人力资源。习近平曾勉励青年大学生“要勇敢肩负起历史赋予的责任,积极投身改革发展伟大事业,奉献社会,服务人民”①2013年1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的回信。。因此,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现了总书记的要求,体现了大学的功能和使命,与大学生个人的发展是一致的。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作用在于通过实践增加大学生社会体验,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内心世界,发挥课堂教学和学校教育所不具有的功能。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一是契合了新时代对高校的育人要求。新时代要求青年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大学生投身志愿服务实践,经受实践磨砺,能更深刻地理解梦想是奋斗出来的,能用心体验新时代要求,能将理想和抱负转化为求学识、强才干的力量源泉。二是契合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当代大学生富有朝气和活力,富有创新精神,但自我意识强、责任意识弱,理论强于实践,情感丰富但意志力薄弱。参加志愿服务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集体意识和责任意识,有利于增强实践能力,为大学生创设施展才华的平台。三是契合了实践育人功能。实践出真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提高育人能力,是教育规律的体现,也是个体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
从被调查到的5所高校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对象分布看,有34%的学生从未参加任何志愿服务活动,有近50%的学生每年参加志愿服务次数不到5次,去除调查样本的偶然因素,当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比率、频次都较低,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宣传发动、载体建设、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以及组织评价上,都还没有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度引起必要的重视。因此,增强大学生的参与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是营造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或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创意纷呈,但大学生志愿服务载体创新尚未引起足够的关注。志愿服务的特点是自愿、公益、奉献、服务,而实践中志愿服务则表现出了一定的功利、被动、形式化等问题。也有人认为志愿服务搞得过多会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影响了志愿服务的开展。[1]因此,宣传发动的不足首先影响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而强调时间、地点、组织、参与人数等方面因素对开展志愿服务形成制约的认识,也不利于志愿服务氛围的营造。从志愿服务开展所获得的经验看,及时宣传、发动、征集、招募、组织,特别是用好新媒体和自媒体,是营造志愿服务氛围的有效方式。
二是从实际出发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志愿服务还具有无处不可、无人不能的特点。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既可以在校园内,也可以到社区、街道、场馆,小到环境清洁、美化、助老爱老,大到大型活动、赛会,都有志愿服务活动的巨大空间。应创设符合大学生特点的志愿服务载体,特别是从专业志愿服务角度开展志愿服务载体的创新。大学生是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和服务能力特征的群体,利用专业特长开展志愿服务,应成为志愿服务载体创新的主要取向。此外,大学生群体行为既具有可控性,又具有多元性,通过环境创设和组织引导,组织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具有较大的便利性。大学生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心理需求多样,行为具有多元指向,如果因势利导,更易受到多形式、多类型志愿服务的吸引。
三是注重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持续性。创新志愿服务载体的初衷既包括丰富志愿服务的形式,也包含了对志愿服务效果的关注。不断创新的志愿服务载体,必然会吸引更多的大学生不断参与到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来,让更多的大学生体会志愿服务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而对志愿服务某一载体的持之以恒,则能够培树志愿服务品牌、提升增强志愿服务效果,从根本上消除志愿服务的形式化和表面化。
大学生志愿服务载体创新,需要从社会需要、人才培养需要和大学生终身成长与发展需要着眼,加强宣传载体、组织载体、实践活动载体、评价载体建设。
应创新宣传载体,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对志愿服务载体的认知。调查显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在宣传动员、提高宣传效果方面,网络载体宣传占48%,宣传海报、展牌、标语、宣传单占39%,义演占8%。32%的人认为应该加大义务宣传教育活动力度。因此,注重理念引领和活动宣传是宣传载体创新的重要方式。
要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要积极宣传志愿服务文化,将志愿服务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紧密结合,增强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感,激发大学生及时响应志愿服务精神的感召。要大力宣传志愿服务先进人物,大力挖掘身边典型,使大学生不断受到志愿文化的感召,随时随地对大学生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高宣传载体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要充分利用传统传播平台和新媒体网络平台,发布信息,帮助志愿者更好地参与活动,宣传先进,发挥先进模范人物的榜样示范和引领作用,宣传志愿服务文化,提高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力。共青团和志愿服务组织要积极开发建设网络平台或新媒体平台,积极推进“互联网+志愿服务”平台建设,建好用好大学生志愿服务网络管理系统和“微服务”公众号,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提供便捷的线上支持。
要创新组织载体,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行动力和保障度。根据调查,大学生主动参加的志愿服务活动,主要归因于学校志愿服务团队、社会的志愿者组织,比例分别占45%和28%;个人自愿自主参加的志愿服务活动仅占10%。志愿服务组织载体创新有较大空间。因此,要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理论水平与组织指导能力,经常聘请志愿服务的学者专家定期宣讲志愿服务的理论,聘请优秀志愿者现身示教,经常开展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研究,及时总结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规律、特点、问题和对策,要建立志愿服务常态化体系。要按照志愿者、志愿服务形式类型、志愿服务对象、志愿服务组织等着力点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体系;要制定若干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将志愿服务的宣传动员、组织管理、记录评价、激励回馈等内容制度化;要完善学校和院系两级志愿者组织和专业服务队(站、组),并鼓励大学生按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时间等建立多样化的志愿者协会、志愿服务队(组);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者的培训制度。志愿者组织应针对不同需求的志愿者制订科学的培训目标和计划。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志愿服务的理念和精神培养、志愿服务专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社会工作技巧的培训等。
要创新形式载体,满足每一个志愿者的热情和兴趣。调查发现,在决定学生是否参加某项志愿服务的直接影响因素中,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占比较高,达83%,反映出志愿服务形式的单一性和缺失性。首先,志愿服务的形式载体要紧密结合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需要和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要求。要在志愿服务规模、时间、地点、内容等各方面适应大学生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的需要,同时将志愿服务与“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实践教学等活动紧密结合,以满足大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实际需要。要以形式的新颖性、活动内容的广泛性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参与度,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志愿服务行列中来。要建立稳定的志愿服务基地,积极立足志愿服务基地,坚持开展持续化、长期性的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扩大志愿服务成果。
其次,要从高校和大学生实际出发,开展有自身特色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面向校内,可以开展家庭困难学生的帮扶活动,也可以开设志愿者讲堂,围绕大学生、教师、高校建设等领域开展志愿服务;面向校外,可以依托专业优势和知识文化优势到社区、街道、场馆、单位开展信息技术、社会工作、文化艺术、支教助教等专业类的志愿服务。
第三,积极树立志愿服务组织品牌。高校或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要增强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志愿服务组织管理上加强借鉴,不断创新,借鉴国内各高校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同时,要深入发掘和培育各类形式的志愿服务,长期坚持,不断推进志愿服务纵深化、持续化开展;要大力依托互联网志愿服务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和新媒体为志愿服务的组织管理助力添翼,扩大志愿服务的影响力,树立志愿服务项目品牌。
要创新评价载体,发挥志愿服务评价的激励作用。目前,在志愿服务记录和评价上,不少高校还缺乏制度化的评价激励办法,评价或激励作用发挥较为薄弱。首先,要明确高校共青团组织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管理机构,由校团委牵头,召集有关部门和成员组成志愿服务评价组织,研究制定志愿服务记录办法,对志愿服务积分、激励回馈作出具体规定,并由高校各二级学院志愿服务管理者(部门)做好志愿服务记录,以志愿服务记录为依据,及时开展志愿服务评价工作。
其次,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回馈机制。根据对志愿服务的评价情况,高校及其二级单位可以根据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个人开展志愿服务,依照志愿服务激励回馈制度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给予奖励和回馈,既可以根据服务项目类别、服务时长、服务实效、社会反响等情形开展优秀志愿者集体和个人表彰,也可以作为评奖评优、党员发展、保研、记录实践学分的重要参考。[2]
志愿服务正在高校蓬勃开展,得到了越来越多大学生的积极响应。不断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载体,让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加入到志愿服务行列,还需要进一步开展探索和实践,需要克服阻碍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开展的诸多影响因素,特别是大力增强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知和参与,优化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管理和保障。这样才能更进一步在大学生中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和文化,使之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