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党的十九大明确把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其中蕴含着习近平关于脱贫攻坚的一系列思想。而他所著《摆脱贫困》 一书则从一个重要方面显示了这一系列思想的清澈源流。该书先后于1992年7月和2014年8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和重印,收录了1988年至1990年他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期间的部分讲话和文章及他为该书写的“跋”,总计29篇12万余字。曾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项南作序。该书内容丰富,意蕴深远,围绕闽东地区如何早日脱贫致富这一主题,阐述了一系列具有创造性和前瞻性的真知灼见,体现了他深厚的人民情怀和娴熟的辩证思维方法,对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打好脱贫攻坚战和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有诸多启示。
关于“常系于心,难以释怀”的“欠账”之感和“‘弱鸟可否先飞,如何先飞”
在该书的“跋”中,习近平开段即写道:“我在闽东地区工作了两年,虽也与闽东全体干部、群众一起,付诸相当努力,然而我心难安。对脱贫事业这个需要几代人努力的浩大工程来说,我的努力毕竟时者甚短,功者甚微。项南同志在序中说对闽东地区的‘具体帮助很不够,‘总觉得欠了账,这是老书记的谦逊之词。而我在闽东的改革开放之志未酬,‘欠账之感确常系于心,难以释怀。”“今天所以敢于不揣浅见将在闽东的讲话、文章公之于世,多少是一点还账的意思。”而这种难以释怀的“欠账”之感,则是他对闽东人民深厚情怀的别样体现。
习近平是1988年6月到闽东上任的。那时,我国尚未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一目标是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立的。当时的闽东,交通闭塞,信息短缺,小农经济一统天下,商品经济的发展步履十分艰难。人们说起闽东便是“老、少、边、岛、贫”。面对这种情况,上任伊始,他即偕同该地区几位领导同志用1个月走了闽东9个县,还顺带走了毗邻的浙江温州、苍南、乐清等地。他们边走边调查、思考、研究,思绪始终集中在一个问题上:“在‘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发展商品生产经济的态势下,闽东这只‘弱鸟可否先飞,如何先飞?”由此入题,习近平提出并阐发了一系列具有创造性、前瞻性和战略意义的思想。而收入该书的首篇文章《弱鸟如何先飞——闽东九县调查随感》,则首当其冲地将作者的思想予以展现。
其一,“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在“跋”中他对全书题目叫做“摆脱贫困”的意义做了扼要说明,即“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他说:安贫乐道、穷自在、等靠要、怨天尤人等,这些观念全应在扫荡之列。他认为,当务之急是我们的党员、干部、群众,都要来一个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四面八方讲一讲“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的辩证法。这样,既可以跳出老框框看问题,也可以振奋我们的精神。
其二,“把事事求诸人转为事事先求诸己”。针对不少同志有依赖国家多拨资金多安排一些计划内原料的等靠要思想,习近平指出,希望国家关照多一点,这心情可以理解,但我们有必要摆正一个位置:把解决原材料、资金短缺的关键,放到我们自己身上来,这个位置的转变是实践先飞意识的“第一要义”。他启发大家说:可以着眼于挖掘潜力,减低成本;可以通过外引内联,建立稳定的物资协作网络;可以鼓励各县制定一些让利政策。“我们完全有能力在一些未受制约的领域,在贫困地区中具备独特优势的地方搞超常发展”;贫困地区完全可能依靠自身的努力、政策、长处、优势在特定领域“先飞”,以弥补贫困带来的劣势。他并列举在大城市乃至特区的电子行业中许多重要企业开工不足、举步维艰的情况下闽东贫困地区的霞浦却让自己的电子按摩器等源源不断地进入国内外市场“且供不应求,声誉甚好”的实例,帮助大家树立信心、开阔思路。他进一步说明:商品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都应成为“先飞”意识的组成部分。
其三,软功夫是贫困地区这只“弱鸟”借以飞洋过海的高超艺术。习近平主张,对贫困地区这只“弱鸟”来说,若要飞,当然力图飞洋过海向外飞,在国际市场上经风雨、商品经济中见世面。而因闽东“很贫穷”,故搞对外开放不可能照搬特区和开放城市的做法,须摸索出一条与自己情况相适应的路子。他認为,以投资环境来说,闽东的“硬”条件诸如水、电、气、路、桥等,均不能与城市和发达地方相比。但在软环境建设方面,“我们就很有一篇好文章可作”。他指出,闽东不要模仿大城市搞一整套庞大机构,而从一开始就要有全新的办法,如简化手续、降低费用、改善服务质量,实行“一个窗口,一个图章”等。他提醒大家,“没有安全感,外商不会来,来了也要走”。因此,闽东搞对外开放,除了要坚决执行国家制定的法规、条例外,还可针对实际情况制定一些地方性法规、条例,切实保护外商的合法权益。他还提醒大家,“不要把外商投资企业办成国营企业,要真正让外商按照国际惯例进行生产管理”。他分析当时闽东的对外开放实践说:“凡是听了宣传不辞舟车劳顿之苦跑上数百里陡峭山路来到我们这个贫困地区的,凡是已拿出钱来做了大小投资的,凡是兴业贫困地区并作了安营扎寨打算的,都可以说是贫困地区的软功夫——飞洋过海艺术奏了相当功效”。
关于使弱鸟“丰满羽翼”及“扶贫先要扶志”和搞好“经济大合唱”
习近平认为,要使弱鸟先飞并能飞得快飞得高,就须考虑如何使弱鸟“丰满羽翼”,为此,须探讨一条在闽东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当时,闽东民众主要靠农业吃饭。但小农经济是富不起来的,他强调,“我们要的是抓大农业”。即稳住粮食,山海田一起抓,发展乡镇企业,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他借用“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的形象说法,对如何“吃山”和“念海经”提出意见。他指出:“吃山”,要抓好林、果、茶。在闽东,林业是“一封就成林”,茶叶是“一大优势”,种果“也很有前景”,特别是具有闽东特色的水果应大发展,如霞浦、宁德的晚熟荔枝、福鼎的四季柚、福安的芙蓉李、古田的油柰等。至于“念海经”,他指出:除继续抓好海洋捕捞外,滩涂养殖也要挖潜力,提高单产;而发展养殖业的关键环节是饲料工业如何与之相适应。他还就如何发展闽东的乡镇企业及如何认识闽东发展的动力在于工业等问题,提出指导意见。
脱贫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而脱贫,需要扶贫,习近平认为,“扶贫先要扶志”,这就需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不要言必称贫,处处说贫”。其次,各地都要有脱贫的手段,种植、养殖、加工,都要推广“一村一品”(即每个村主抓一种特色产品)。第三,要把脱贫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他特别指出,寿宁县一些农民住宅人畜混居,卫生状况很差,县里要帮助农民规划农村住宅建设,以改变“贫困——不卫生——疾病——贫困”的恶性循环状况。他还对扶贫资金要相对集中、对特困户要给予适当救济等提出指导意见。
在闽东,畲族人口占全国畲族人口的40%,占福建畲族人口的70%。大多居住在山高偏远处,生活较贫困。习近平十分惦念其脱贫。1989年6月他在《巩固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关于促进少数民族共同繁荣富裕问题的思考》 一文中写道:“我们的事业方方面面,千万不能漠视少数民族事业这一重要方面。”针对闽东“畲族的贫困面还比较广,大多畲族乡商品经济不发达,有的还处于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的状态,以及大都居住在偏远边角地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缺技术、缺人才,致使这些地方山场广阔、土地肥沃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得不到很好开发和利用”的实际情况,他提出:“畲族地区在外来‘输血的同时,一定要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为此,就要根据本地的特点大力发展生产力,开发资源和开发市场并举,走出一条具有畲族山区特色的市场、技术、资源相结合的开发路子。”他提倡,要充分利用民族地区同其他地区的自然地域分工条件,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根据民族特点,建立自己的“种、养、加”经济模式。比如办好庭院经济,按户创建小果园、小茶园、小山村、小池塘,大力发展乡村企业等。
在“跋”中习近平指出此书主旨“只有一个,即经济建设”。但当时闽东不少乡镇干部多半精力被非经济工作牵扯。对此,他强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讲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可我们许多同志一碰到具体问题便“顷刻主次颠倒”。他告诫大家:“经济建设是我们的主旋律,从来没有不朝思暮想经济建设而能搞好经济建设的。”正因如此,“乡镇干部的主要精力、时间只能用在经济工作实践上”;不能搞“政治、经济”两张皮;要搞“经济大合唱”。他强调:经济大合唱,得有总指挥。地方的总指挥就是这个地方的党委、政府。而参加“合唱团”的各部门、单位,工作千头万绪,乐器各异,声部不同,“但都要服从党委和政府的指挥”。不仅如此,既然是大合唱,各个部门就要自觉配合,主动协调。这不是简单的“1+1=2”,我们要的是“1+1>2”。他号召大家,“每个部门、每个人都要有整体战略意识,心朝一处想,劲朝一处使,声朝一处发”,以“唱出一支悠扬、嘹亮、动听的好歌来”。
关于练好干部基本功,把心贴近和造福人民;以滴水穿石精神持之以恒艰苦奋斗
书中有5篇文章是专门讲党的建设特别是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 《廉政建设是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把心贴近人民——谈新形势下领导的信访工作》 《为官一场造福一方》 《同心同德兴民兴邦——给宁德地直机关领导干部的临别赠言》。涉及党的建设许多方面,而最核心、最突出的是强调练好干部基本功,把心贴近人民、造福人民。
习近平指出:无论是从发挥党的领导作用,还是从调动群众积极性这两方面说,都要求我们的各级干部始终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血肉联系。“这就是干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我们的干部都应当苦练这一基本功。”他认为,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有许多困难和问题,究竟从哪里入手去解决问题,依靠什么去战胜困难?从不同角度能谈出不同思路和方法来。“但根本的一条,就是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这就要求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懂得或不坚持这样做,没有这样一套基本功,就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干部。”他强调,党员干部须密切联系群众,这不能仅是一句口号,而应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为此,1989年,宁德地区开展了3项活动:地县领导到基层去现场办公;各级领导建立群众接待日制度;领导干部同基层单位挂钩联系。
习近平告诉大家:在办实事问题上,要注意拓宽视野,打开思路。一是要对“办实事”有辩证的理解,不能把办实事与给钱给物等同起来。二是要讲重点,要抓住群众生产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越要力争办好。不能避重就轻,扔了“西瓜”去拣“芝麻”或见了难点就绕道走。三是要提高办实事的水平,讲究办实事的科学性,提倡办实事要有一点科学思考和科学论证。
信访部门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是沟通民情的窗口。习近平認为,“在信访工作中倾听人民的呼声,了解人民的愿望,汲取改进工作和作风的营养,关心、济助每个需要关心济助的人,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信访工作的首义,在于时刻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一员,把心贴近人民”。他强调,为群众办实事说起来容易,办起来难;做一件、做一天容易,坚持到底难。因此,要以滴水穿石的精神,一件件坚持不懈地办,努力让群众理解、谅解、高兴和满意。
《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中,习近平把从滴水穿石自然景观中所领悟的生命和运动的哲理娓娓道来:“我推崇滴水穿石的景观,实在是推崇一种前仆后继、甘于为总体成功牺牲的完美人格;推崇一种胸有宏图、扎扎实实、持之以恒、至死不渝的精神。”他指出:“坚硬如石,柔情似水——可见石之顽固,水之轻飘。但滴水终究可以穿石,水终究赢得了胜利。”他结合领导工作实际强调:我们需要的是立足于实际又胸怀长远目标的实干,而不需要不甘寂寞、好高骛远的空想;我们需要的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精神,而不需要新官上任只烧三把火希图侥幸成功的投机心理;我们需要的是锲而不舍的韧劲,而不需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散漫。他号召大家,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在一个经济落后地区发展进程中,“都应该不追慕自身的显赫,应寻求一点一滴的进取,甘于成为总体成功的铺垫”。他坚信,当每个工作者都成为这样的“水滴”、牺牲者时,“我们何愁于不能造就某种历史的成功契机”?!
《摆脱贫困》 一书问世至今已近27年,宁德地区的情况也已发生巨大变化。但曾任该区地委书记的习近平期间围绕如何摆脱贫困问题而率领该地干部、群众进行的卓有成效的理论探索和改天换地的实践,通过此书从一个重要方面记录了下来。今天,重新研读它,特别是从中体悟并学习习近平深厚的人民情怀和娴熟的辩证思维方法,对我们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程上团结奋进争取新的胜利会助益无限。
〔此文系2015年度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历史虚无主义研究”(项目批准号:2015MZD020)阶段成果之一〕
(责编 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