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召刚 韦 泽
(安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32)
基于孟子尽心思想的道德教育是一种主张存心养性且重视心灵的内在教育, 要求道德教育者应通过自身的本心对学习者进行感染,并帮助学习者通过发掘及扩充本心之善实现道德素养的显著提高。孟子的尽心思想是以心灵教育为核心道德教化的主要内涵,并且为当代的道德教育工作指出全新的教育方式及思维路径,继而促进当代道德教育工作的进步发展,更加关注学习者的内心世界,实现高质量和高效率的道德教育。
孟子尽心思想的产生基于非常重要的学术背景,即孔子提出的有关于心和性的探讨。 孟子尽心思想源于孔子的心性学说,并且在孔子心性学说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性的构建。 孟子对儒家学说发展中具有重要的贡献,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关于道德哲学及教育学中心的论述,孟子的思想观念之中主张以德性统摄人心,因此为心性合一的观点,继而开始了中国心性哲学的源头。 在孟子尽心思想之中从心上寻找人性的本源,因此提出“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的观点。孟子尽心思想之中认为人的本心是仁义礼智的心,因此人的本心与人的本性之间包含着一定的内在联系[1]。 心性合一是孟子思想之中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观点,并推动以尽心思想为核心道德教育模式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文化价值及教育价值。
孟子尽心思想的基本内涵需要通过对《孟子》原著进行分析继而得知,主要表现为“尽心”、“知性”及“知天”三个层面。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由此可见孟子尽心思想中不仅包含认知的含义,与此同时是关于道德的思考,主张通过尽本心而更加全面性的把握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联系及道德本性。在孟子的思想之中认为人的本心即为人的本性,而人的本性之中更是透露出天命之义理。因此,孟子尽心思想之中,尽心不仅是要求人们在认识个体事物或格物时用心, 与此同时需要秉持深刻且冷静的道德沉思去审视事物,继而从道德本心之中发掘和实现道德的价值、人生的意义[2]。
孟子的思想之中认为人类自身具有道德之心,并且道德之心是由天命之义理而生,道德教化的根本任务是发扬人们的善心,因此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应更加遵循天命之义理,继而培养出高尚的仁人君子。 孟子反对性无善无恶的观点,主张“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的观点,并且认为人性本善是人与动物之间最为本质的区别。 孟子尽心思想之中认为人们不仅具有生命特征, 并且具有道德生命,并且道德生命是人类道德禀赋的主要体现。 继而孟子提出了 “四心”说,即恻隐之心、羞耻之心、辞让之心及是非之心,并认为此四心代表着人们的仁义礼智。 孟子尽心思想之中阐明了人心之善,并主张从道德的本心去开展道德教化教育,继而产生了儒家学说中的人性论,因此孟子尽心思想是道德教化的基础。
孟子尽心思想之中,仁义礼智为人类的本心思想,并且孟子认为人类具有自主性及自觉性,并且人心的自主便是人性的自主。 人类社会的思想自主性主要体现在道德观念及道德行为的自由之中, 并且人的道德主体性能够转换为现实性。 在孟子的思想观念之中,道德教化的过程是人类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及主体意识, 将仁义礼智四种思想不断内化吸收转变为自身的道德品质的过程。 因此可知,孟子尽心思想中,道德教化思想的主体意识便为人类的主体性, 而尽心的过程便为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 因此,道德教化过程中不可使用强制性压迫的方式进行价值观灌输,真正成为有道德的人而是通过具有主体性的精神扩充自身的仁义礼智精神,继而将人性中的良知及良能充分发挥[3]。
基于孟子的尽心思想来看,基于尽心、知性、知天理路的道德教化模式中,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寻找内心的道德智慧,并非简单的学习外界的道德知识。 道德教化是通过道德知识的外在教育过程,实现道德品质的内化学习、吸收及内化的过程。 在孟子的道德教化过程的方法选择之中, 首先需要人们从道德的本心出发继而涵养自身的心性,通过尽心知性而实现道德素养的提高。 孟子认为人们的道德善心是天命之以理,因此只要没有被外物所蒙蔽人性即为善性。 因此就道德教化而言,存心养性以及保证道德本心不丧失最为重要[4]。 其次,道德教化之中应引导人们不断扩充仁义礼智,继而使得本身的善心及善性最大程度的发挥,继而成为正人君子。 因此基于孟子尽心思想的道德教化之中存养、扩充为核心的方法机制,为孟子道德教化中的主要理路,并体现出道德教化更加关注人心的特点。
孟子尽心思想之中关于道德教化的理想目标进行了论述,主要为培养人类的圣贤之性,充分体现出了孟子的圣人观。 孟子的圣人观与孔子的圣人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孔子的圣人观具有一定的神秘性及崇高性,并且认为圣人是可学不可及,而孟子的圣人观认为圣人和普通人之间具有同一性,并且圣人与普通人在道德之中处于平等原则。基于孟子的圣人观及尽心思想,孟子的哲学之中道德教化以本心为出发点,其中包含尽心、知性和知天的道德教化理路。 基于孟子尽心思想得到的教化目标旨在培养出具有尧舜道德气质的人才,并且打破了儒家道德思想中关于圣贤的神秘性及等级性,体现出具有关怀意识的道德教化理念,因此孟子尽心思想对于儒家思想的创新性影响,是其尽心思想自然推进的必然结果。
孟子尽心思想对于当代道德教育的主要启示为,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及落脚点为人的本心。当代的道德教育活动之中主要为外向的培养及拓展的过程,在外向的道德教育过程中道德知识及理论知识更多的被传递,并强制性的灌输给学习者,但事实上外在性的道德培养及约束忽视了对于人们内心本善的培养, 与学习者的内心世界及精神世界联系越来越少。 基于孟子尽心思想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而言,教育活动之中合乎人性的教育方式更多为发挥的人的本心,亲近人心、发扬人心,继而实现道德教化的教育目标[5]。 在《孟子·尽心上》中关于尽心思想有相关论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由此可见孟子的道德教化之中认为道德素养的提升并非外在道德知识或是道德观念的培养,而是应借助外在的事物及理念激发人类内心的善心及善性。
基于孟子尽心思想分析当代的道德教化,道德教育的本质为心灵教育,以知识、观念为核心、以存养心性、发扬善端为重点的心灵教育。在孟子的思想理论之中认为善心和善性隐含在人类的内心之中,通过合理性的教育及能使得道德发扬光大。孟子“尽心”思想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道德教育过程中应更加重视心灵教育。 当代的道德教育之中更加注重通过智性教育培养人们的本性及本心,并借助认识、观念等方式向学习者灌输继而实现道德教育,但该教育模式的成效性及实效性较低,使得现代社会中的认识与心灵出现分离问题。 智性教育是学习者思维及智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但并不适合道德教育。 基于孟子“尽心”思想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在道德教育活动之中应重视学习者的心灵教育。在《孟子·尽心上》中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意为人们不能没有羞耻之心,如果将没有羞耻之心当作羞耻,那也就不会有耻辱可言。 足以见得孟子的尽心思想之中主张人们通过本心至善涵养道德教化理论,并且道德教育的本质是心灵教育[6]。
当代道德教育之中较为重视人的道德主体性,但在具体的理解及实施过程中主要仍未外向型的教育模式,因此使得道德教育被人学习者主动接受及深入理解的情况不容乐观。孟子的尽心思想之中更加强调学习者在道德教化环节中的主体性,主张人们在道德学习过程中自觉的开展道德反思及学习活动,继而完成道德教化的目标。 通过道德教育主体的内向意识, 实现道德教化过程中道德主体通过内心去尽心、知性及知天,以实现本心之善的过程。 因此道德之中应从内心出发,借助外向教育及智性教育的形式,促进道德教化主体不断从内向外的探索吸收道德知识。在孟子的尽心思想中更加注重对人们内向意识的教育,例如在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孟子认为良能与良知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本质,道德教育应更加注重挖掘人们内心的道德,通过内在意识影响外在行为。
孟子尽心思想之中主要强调了个体在道德教化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尽心思想中主张道德主体的心灵反思和内在体悟,这种思想观念符合当代道德教育的主体意识和思维路向的发展要求,有助于通过正确合适的道德教化方式培育学习者更健全的道德主体人格。 并且孟子主张道德教化需要通过引导学习者个体自觉性地展开道德反思以及觉悟,继而实现通达本心之善,通过学习者从本心出发完成道德教化的目的,因此孟子的尽心思想及道德教化方式对于当代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