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抗抗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225)
2006年,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重大命题。党的十八大又进一步提出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中国向前发展的方向指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才能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引领作用,关键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融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融入这一问题,学术界已经有较丰富的理论成果。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融入划分为四个方面和两个层次:日常感知融入、日常话语融入、日常情感融入、日常行为融入,其中日常感知、日常话语融入属于浅层次融入,日常情感、日常行为融入属于深层次融入。同时本文还站在信息化、全媒体的时代背景下,借鉴传播效果理论和拉斯韦尔的五W传播模式理论,从传播主体、传播载体、传播渠道、传播受众、传播管理这五个方面,来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融入的传播学策略,试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融入问题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发挥引领作用提供借鉴性建议。
传播主体,就是传播过程中信息的发出者,传播主体对于传播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而言,传播主体就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息的相关组织机构和个体。传播主体通常包括三大类:国家层面主体、社会层面主体和个人层面主体。中国共产党是国家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主体,也是三类主体中最重要的传播主体。社会层面的传播主体主要包括一些民间社会团体和私有化的媒体机构等。个人层面的传播主体就是个体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息发出者。根据传播主体是否有明确的核心价值观输入输出意识,可以把传播主体划分为无效果意识主体、正效果意识主体和负效果意识主体。中国共产党是正效果意识主体,他们具有明确的核心价值观输入输出意识,他们会有意识地总结、加工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并通过传播过程的管理、控制,来促进核心价值观在民众日常生活中的融入。对于社会主体和个体主体来说,他们大多属于无效果意识主体,他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得到民众认同,能否融入民众日常生活并不十分关注,他们大多是从获取物质利益或者得到某种精神慰藉的目的出发,来展开传播行为,而在这种传播过程中,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以及核心价值观是否融入日常生活只是附属问题。也有一些社会主体和个体属于负效果意识主体,他们以反对、抹黑核心价值观为目的,当然这种传播主体的数量较少。
中国共产党作为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中最重要的传播主体,她的政治形象和媒介素养对于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融入具有重要的影响。从政治形象上来看,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过程中,不仅宣称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而且不断践行着这一政治诉求,这其中也包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务实、亲民、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留给民众的普遍印象,这种良好政治形象也为核心价值观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良好的政党形象有助于促进政党认同”[3],社会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的高度认可,必然会导致对党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可。但是也应该看到,虽然中国共产党从整体上获得了整个社会民众的高度认可,但是并不意味着社会民众对所有党员、干部都能够高度认可。个别党员、干部表面上宣称为人民服务,追求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实际上却背离核心价值观,甚至行贪污腐败之事,这些行为的存在影响着社会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因此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依法从严治党,进一步提升传播主体的政治形象,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从民众的日常情感来看,中国共产党作为传播主体如果能够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塑造一心为民的政治形象,必然会使广大民众产生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感和情感依恋,从而也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自觉认同。相反,如果民众对传播主体产生较多的消极情感体验,相应的也会对传播主体宣传倡导的内容产生同样的情感体验,从而严重影响他们对传播内容的接受与认同。
从媒介素养来看,中国共产党在传播理念的更新上、传播方法的多样性上、传播内容的深度加工上还有待进一步改善。目前,中国共产党对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主要是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样一种语言文字的形式来进行的,形式比较单一。在传播理念上,还有以宣传代替传播的倾向。在传播渠道上,主要是靠主流媒体来进行,对于一些自媒体、新兴媒体的利用不够。作为传播主体,中国共产党虽然具有较强的传播控制能力,但是如果只是进行自上而下式、单一方法、单一形式的核心价值观传播,很容易造成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知疲劳和话语空心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众日常生活中的融入,不仅包括初级层次的感知融入、话语融入,还包括深层次的日常情感融入和日常行为融入。较强的传播控制能力虽然在短时间内可以实现核心价值观在民众日常生活中的感知融入和话语融入,但是这种感知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钝化。如果核心价值观只是被抽象为枯燥的语言文字来进行传播,随着时间的推移,非常容易让传播受众产生厌烦情绪,甚至这种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会让民众产生抵触情绪,民众可能在表面上接受、使用核心价值观话语,但内心并不真正认可。这种感知疲劳和话语空心化,会阻碍民众在情感和行为上认同、践行核心价值观。这就要求传播主体要不断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传播渠道不断开放、不断多样化的现实,努力提升媒介素养,更新传播理念,提升对传播内容的多样化呈现能力,不断改进传播方式方法,促进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入情,并最终融入民众的实践行为中。
总体来说,良好的政治形象,来自于党一心为民的执政方向和在政治生活中对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这是党作为核心价值观传播主体的内功,它会对民众产生自然而然的示范效应。媒介素养是技巧,在全媒体时代,它是传播主体必须要练好的外功,它对于民众更好接受核心价值观也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说,内功是促进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融入的重要基础,外功是促进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融入的重要手段,中国共产党作为传播主体要做到内外兼修,才能促使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
所谓传播载体,就是使得传播活动发生的,承载着传播内容的中介。“媒介即是讯息”[4],媒介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它影响并塑造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所以创新并采取适合传播受众接受特点的传播载体,对于传播受众认同传播内容具有重要意义。传播核心价值观的载体一般可以划分为语言类和非语言类这两大类型。话语是表征核心价值观最常见的形式,比如核心价值观的24字总结: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非语言类载体,主要包括可视形式的、遗址形式的、仪式形式的载体。
创新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载体,既包括创造出一些新的载体形式,也包括对现有载体进行重新的整合。创新传播载体的目的就是要让传播受众对形式背后的内容更容易接受,从而在内心产生实践的冲动。具体来说,创新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载体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话语传播的完善。以话语为载体来传播核心价值观,一般比较简单便捷,而且成本较低,但是话语传播往往缺乏形象性,话语载体的太多使用容易造成传播受众的排斥与反感,影响传播效果。当前在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中,较多使用的是以话语为载体的传播方式,比如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概括,这种话语传播可以让核心价值观迅速到达民众的生活世界。但是话语传播仍有需要改善的地方。一是要完善核心价值观的伴随性文本。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个词,是官方的权威概括,这12个词在传播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肯定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些词语的识记上。如何正确理解这12个词的含义,这是在传播核心价值观的时候必须要完善的伴随性文本。比如说怎样才是真正的“爱国”,我们要坚持的“民主”与西方的民主有怎样的区别等问题,都是需要结合不同时代背景、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来进行具体的阐释,这是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要完善的伴随性文本。也就是说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既要通过浓缩的12个词来进行,还要完善12个词背后的解释伴随性文本,这样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才是完整的,传播才不会出现偏差,同时传播受众也更容易接受。二是要提升话语呈现技巧。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12个词,可以说是一种理性话语,这种理性话语在呈现时要注意形式的多样化,比如可以把正面的说教与反面对比相结合,把直接阐述与间接阐述相结合等。同时还可以把理性话语与感性话语结合起来进行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比如可以通过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相结合、把核心价值观故事化形象化俗语化、激发受众想象力、让事件亲历者来言说等方式,拉近核心价值观与民众的距离,让民众既产生有关核心价值观的感性形象、情感依恋,又产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同,并最终生成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方案。
第二,非语言类载体的创新。非语言类载体,由于能够为传播受众建构一种具体形象,或者能够让传播受众产生直观性的体验,所以它比较容易被民众接受。随着视觉时代、网络社会的到来,民众的日常感知逐渐呈现出图像化、影像化、快捷化的特点。所以核心价值观要想快速融入民众生活,把核心价值观通过图像、微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同时,还可以通过拍摄经典的弘扬核心价值观的影视剧、纪录片等建构当代人的红色记忆,让受众更深切地感知、体味核心价值观。对于一些红色歌曲、舞蹈等艺术作品,可以进行适应当代大众接受特点的改编和创作,吸引更多的人去体味、认同其中蕴含的核心价值观。对于红色遗址,红色主题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等传播核心价值观的立体化载体,也可以通过呈现技巧的不断提升,来改善传播效果。比如在进行红色记忆的呈现时,选择特定的核心价值观传播主题来进行红色载体的组合,再辅之以生动的话语讲解,就比单纯的陈列效果要好;进行特定场景的立体化布置,让参观者、传播受众产生直观的体验,就比走马观花的传播效果要好。
总体来说,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和日常生活融入时,要注意综合运用理性话语、感性话语和非话语类等各种载体来呈现核心价值观;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呈现既生动形象,富含情感,又能体现出严密的逻辑;要让民众感受到核心价值观既来自于日常生活,是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又超越于日常生活,具有引领社会发展的理性魅力。
所谓传播渠道,通常指传播者发送信息、受传者接受信息的途径。每个传播主体对核心价值观信息的传播都会有自己的传播渠道,这里我们只分析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传播渠道。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观传播渠道,主要包括政治组织内传播渠道、校园和公有性质的新闻媒体机构等。中国共产党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渠道总体上是较完善的,但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政治组织内传播渠道主要是通过文件传达、会议传达等方式来建构的。中国共产党具有严密的组织性,所以文件、会议是传播核心价值观非常有效的渠道,这种传播方式让组织内成员及相关民众能够迅速接触到核心价值观。比如中国共产党想推进组织内成员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者想举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社区的活动,上级党组织一般会通过下达文件或举行会议的方式来布置任务,然后相关工作立刻就会自上而下地开展起来。但问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如何,核心价值观是否真正融入到下级组织内人员和社会民众的日常工作生活中,这是很难判断的。在实际的传播过程中,下级部门往往是通过以文件传达文件,以会议传达会议的方式,来证明落实了上级文件与会议的精神。在这种传播渠道的末端,某个具体的执行机构,他可能是通过写总结材料的方式来证明落实了上级文件与会议的精神。也就是说相关人员有没有学习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通过有没有写总结、有没有写心得来证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没有进社区,是通过有没有开过相关的会议,有没有相关活动的总结材料来证明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学习和举行相关活动,是不是真正融入到民众的日常情感和日常行为中,这一最关键的环节即“最后一公里”在文件、会议传播渠道中被忽视了。也就是说,政治组织内传播渠道在促进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众日常感知和日常话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促进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众日常情感和日常行为上的作用却不明显,这就需要党对核心价值观的文件传达和会议传达进行完善。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改变只检查核心价值观是否为民众所感知,是否为民众所识记的评价体系,而是要将相关部门、相关人员是否在工作、生活中真心认同、践行核心价值观纳入到评价指标体系中。
校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另一重要渠道,教材、课堂和教师是这一传播渠道的三个主要构成要素。目前校园这一传播渠道需要加强建设的地方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第一, 要改变思想政治类课程被边缘化的教学现状。在小学阶段,普遍缺乏专职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也缺乏对思想政治类课程的深入教研。到了初中高中阶段,虽然有了专职教师,但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让位于应试教育,也就是说如果思想政治课不考的话,它就会被其它应试科目所取代;如果它要考的话,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如何提高分数,而不是注重让道德观、价值观等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不注重让道德观、价值观融入到学生的日常情感和日常行为中。而在大学校园中,无论是学生,还是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他们一般都会认为,学好专业课对于找到好工作是第一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只要不挂科就行,他们大多是从应考,而不是从道德观、价值观有效融入日常情感、日常行为的视角来看待思想政治理论课。这实际上就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表现在师资队伍建设和课堂教学中,基本上所有的大学都不能按照教育部规定的1:350的师生比来配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般以120人左右,甚至以更大的教学班额来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果是以大班的形式来开展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多只能做到让学生对核心价值观有一些感知,记住有关核心价值观的一些话语,而无法促使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生的日常情感和日常行为中。
第二,要建立促进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学生日常生活的教学体系。从思想政治类教材建设来看,从小学到大学的思想政治类教材,都能够做到旗帜鲜明的阐述、弘扬核心价值观。但是在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法研究上,还需要进一步改善。特别是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一定要转换应试教育的思维,不能仅在学生的日常感知和日常话语层面思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是要形成一种以“促进道德观、价值观融入到学生日常情感和日常行为”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总体来说,校园这一传播渠道在促进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日常感知和日常话语上,还是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促进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日常情感和日常行为上,还存在“最后一公里”无法打通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家更大的教育资源投入,需要教育理念的更新和相关教育制度的配套。
公有性质的新闻媒体机构在民众社会生活当中,一般公信力较高,也是中国共产党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从目前的公有性质新闻媒体机构来看,完全依靠政府财政拨款的极少,一般都是政府拨款与企业化运作相结合的生存方式,所以这种新闻媒体机构一方面要接受党的领导,一方面又要市场化生存。这一传播渠道,能够让民众及时、有效的感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它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动性、创新性。公有制的新闻媒体机构,往往只是把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要完成的政治任务,相关部门在后面推一步,它就走一步,缺乏传播的主动性。其中原因在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法给自己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这些新闻媒体机构又要市场化生存,所以它在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手段、传播方式上缺乏动力。目前,以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为媒介的传统传播渠道,它们对传播受众的影响力在大大下降,而以新兴的电子网络为媒介的传播渠道影响力在大大提升,但是公有制的新闻媒体机构在利用新兴传播媒介来传播核心价值观上缺乏有效作为。对此,要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财政投入,并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比如通过加强与以微信为代表的网络社交平台的合作,建设自有的网络社交平台等方式,不断拓展传播渠道,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传播效果,推进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民众日常生活。
总体来说,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渠道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要拓展适应传播受众信息接受特点的新兴传播渠道,让核心价值观更快、更有效的融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二要打通传播渠道的“最后一公里”,促使核心价值观从浅层次的日常感知和日常话语融入过渡到深层次的日常情感融入和日常行为融入;三要改变核心价值观的单向传播现状,建立传播效果的反馈机制,特别是建立核心价值观的日常情感融入和日常行为融入的效果反馈机制,促使核心价值观传播不断改进效果,形成良性循环。
所谓传播受众,就是传播行为所指向的对象。分众传播,就是要根据传播受众的特点,采取相应的传播策略。通过分众传播,核心价值观能够从浅层次的日常感知和话语融入过渡到深层次的日常情感和行为融入,从而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实施分众传播策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要转变传统的传播理念和传播模式。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社会生活比较单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具有较多的相似性,传播受众的信息来源也非常单一,民众比较容易形成对主流价值观的高度认同。所以在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主要是通过政治宣传的方式来促进主流价值观的认同,这种“政治宣传的过程只需要考虑传播者(传播主体)的意图达成,并不需要考虑受传者(传播客体)的回应”[5]。这是一种自上而下、被动接受的价值观传播模式。在这种传播模式中,传播主体很少考虑不同传播受众的接受特点。而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进程的推进,整个社会的开放程度不断提升,人们的价值观念开始多元化,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开始多样化。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简单通过政治宣传来促进价值观的认同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所以要让民众从内心深处接受认可核心价值观,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就必须转变传统的传播模式和理念,采取劝说式、渗透式的传播方式,特别是要换位思考,形成根据不同受众特点进行传播的新模式和新理念。
其次,实施分众传播策略,就是要充分研究不同群体、不同个体的核心价值观接受特点,采取相应的传播策略。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生活阅历等因素会将传播受众区分开来,从而产生接受核心价值观的不同方式。比如年龄较小的青少年,他们更喜欢图像化的、可视化的、故事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水平较高的人群,可能对经过严密逻辑说理论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信服;女性群体,可能更喜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动之以情的感性呈现;基层工作者,可能更喜欢蕴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关于核心价值观的朴实言说和呈现;对于社会精英,可能更喜欢带有崇高感和使命感的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说和呈现;对于有着艰苦生活经历的人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呈现中如果能够开启他们对过去生活的记忆和共鸣,肯定会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最后,实施分众传播策略的关键是促使传播受众产生带行为程序的认知结构。“传播者要受传者做什么事,应首先向受传者传送、输入能启动带有指导做事的行为程序的认知结构。”[6]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能够较好的实现在民众日常感知和日常话语中的融入,让民众形成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结构,但是这种认知结构并不一定带有“由知向行转化”的行为程序。如果传播受众在认知结构中缺乏这种行为程序,核心价值观就很难深度融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实施分众传播策略其中最关键的一环,就是通过对传播受众内心世界、性格特点、知识结构、成长环境等因素的研究,通过选择合适的传播媒介、传播时机、传播渠道等,对传播受众进行理性启发、感性熏陶、行为示范,从而最终使传播受众产生带行为程序的认知结构。这种认知结构的产生,最终会促使传播受众在内心深处认可核心价值观,并在现实生活中践行核心价值观。
总体来说,分众传播是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手段。从目前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也在积极的思考如何改变千人一面的传播方式,努力探索有针对性的滴灌式传播方式,当然这也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传播者,也是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的管理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促进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众日常生活,进而实现社会的进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正确价值取向。所谓传播管理,就是使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要沿着正确的价值取向来进行。
加强对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的管理,从浅层次上就是要让更多的人感知、体味到核心价值观,从深层次上就是要让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民众的情感生活和行为实践中,并最终融汇于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加强传播过程的管理。
第一,要确立核心价值观解读的正确标准。影响核心价值观意义解读的因素是非常复杂多样的,如社会文化情境、解释者的能力、文本自身含义等[7]。这就意味着在传播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着被多样化解读的可能性。比如关于核心价值观的12 个词语,它指称的意义是非常宽泛的,不同年龄、性别、生活阅历、职业的传播受众,在不同情境下接收到这12个词语后,会解读出非常多样化的含义,其中也不排除会出现偏离核心价值观传播真正意图的解读。在社会生活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到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如何来理解,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作为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管理者,一定要根据社会生活的不断变迁,集中人民的智慧,及时更新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从而为整个社会践行核心价值观提供标准。比如“民主”“法治”“友善”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含义是有区别的。如何去理解这些核心价值观,需要结合具体的社会情境进行具体化解读。关于核心价值观的解读,只要它在融入民众日常生活过程中,能够促进社会不断进步,促使人民生活更加美好,这种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就是正能量的,方向就是正确的。这是厘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含义的社会实践标准。因此,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不是一劳永逸的,更不能在理论上陷入教条主义。传播管理者要根据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更新核心价值观的含义,校准传播的方向。
第二,提升传播过程所涉及工作人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养和媒介素养。通过相关人员素养的提升,加强对传播过程中各环节的管控,防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仅仅视为一种程式化的任务,从而提升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影响力,保证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正确方向。
第三, 加强对传播过程的道德规范和法治规范。通过发挥道德规范和法治规范的作用,加强对传播过程的管控,减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中红色意义的流失,减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中言行不一的现象,促使核心价值观不仅能进入民众的日常感知和日常话语中,更能融入到民众的日常情感和日常行为中。
第四, 提升传播管理者的市场化传播核心价值观的能力。比如可以通过将红色元素融入休闲文化产业中,通过红色旅游、红色影视剧、红色艺术展演等方式来让更多社会民众深入感知、体味、认同、践行核心价值观。市场化主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过程中,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对于文化产品的开发,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市场化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是以逐利为重要目的的,所以他们有时会为了片面追求点击率,把核心价值观作为符号化卖点来吸引受众眼球,甚至通过恶搞英雄人物、揶揄讽刺一些崇高行为等方式来吸引传播受众的关注。作为传播管理者,在充分利用市场来传播核心价值观的同时,还要对不当的市场传播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使传播过程既不过于娱乐化,又能够充分拓展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影响力。
第五,传播管理者要与社会组织、团体保持良好的互动。有些社会组织、社会团体对于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具有很高的积极性,对于这些社会团体和组织,既要对他们做好规范管理,也要做好对他们的服务,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团体对于核心价值观的正向传播作用。社会组织、团体的话语和活动对团体内成员具有较大影响,并对团体外成员有一定的辐射作用。比如在农村社会生活中,一些宗教信仰团体的活动,对于农民思想价值观念就具有较广泛的影响,这些宗教团体所倡导的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的“平等、公正、诚信、友善”等理念有一定的重合之处,它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民日常生活中的融入具有一定积极的意义。但是这些宗教团体一旦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它的负向传播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所以党和政府对于民间社会团体要加强管理和引导,让它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中更多发挥积极作用。
第六,要加强对社会名人传播行为的管理。社会名人的言行与民众的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关联,所以社会名人的言行往往具有较强的社会传播效应。比如一些社会名人的慈善行为,或者偷税漏税行为以及其发表的言论等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生活融入就有较强的正向或负向传播效应。对于这些社会名人的言行,政府部门要加强管理、引导、规范,对于正向行为要加大宣传力度;对于负向行为要及时制止。同时也可以通过培养一些民间的、正面的、红色的舆论领袖,通过他们的言行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向传播。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是一个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时代,是中华民族不断走向复兴的时代,是中国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性指引,在新时代要完成新的伟大历史任务,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更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融入到人民的日常生活工作中。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融入的传播学策略,有助于传播主体及时更新传播理念,提升媒介素养,创新传播载体,拓展、顺畅传播渠道,加强传播过程管理,从而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民众所感知,走入民众的话语体系和内心情感,并最终体现在民众的日常行为中,融汇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