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中农村金融的发展探索

2019-02-21 11:38郭媛媛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服务金融机构

郭媛媛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安徽 合肥 230601)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频繁的商品交易引起交易成本的增加。农村金融是大幅度降低成本,提高生产与交换的积极支付,推动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方式,而金融服务的供给是最重要的环节。在国家重视“三农问题”,中央逐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背景下,开发适合的农村金融服务,既能满足农村实际需求,又有效促进农村供给侧改革的实施。因此,对于农村金融服务与农村供给侧改革两者之间关系的正确认知,是能够确保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

1.农村供给侧改革与金融服务发展现状的矛盾

伴随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金融服务已呈现了大幅度的进步。但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覆盖率较高,导致金融服务无法顾及所有区域,致使农村经济发展受限。农村金融问题频发,制约了农村供给侧改革的有效实施。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 农村金融建设体系不完善,信贷资金投放不足

现阶段的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主要包含:商业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及地方与企业的合作性金融机构。但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国家、地方、企业三者之间的结构设置缺乏平衡,网点的建立过于表面,没有实时贴合农村需要,无法形成有效的资源配置以及完善的金融体系的建设。例如农发行仅仅开展收购粮棉和贷款业务,在农村邮政储蓄过去只吸储不贷款,目前部分区域有了规模有限的小额存单质押贷款业务。总之政策性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占比率较小,资金投放不足并且具有外漏趋势,对农村供给侧改革造成不良影响,极度限制了农企的发展要求。

1.2 农村金融服务僵化,产品配置不合理

在农村供给侧改革的背景影响下,农村经济的发展开始出现一些不同的需求,造成金融服务业也同样需要进行一定的改变与调整。但是金融机构本身,在服务农经发展方面工作没有做到位,忽视了产品更新与服务调整的重要性,长期采取传统的服务模式,无法有效为用户提供选择。

主要表现为,在现阶段的发展中,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要服务内容,仍旧以存款取、贷款、款项转账与收取等,而在信贷产品中,仍旧注重于传统的信贷模式,没有根据农业经济发展的根本需求进行调整,过于重视对大型企业的资金支持,导致新生中小型产业的发展受阻。在传统农业的信贷方面,没有放眼于未来发展潜力,只顾及与眼下的小额盈利,无法主动推进经济的发展。

1.3 农村金融风险防控体制不健全

农村供给侧改革的调整变化过多,金融机构在随之变化中,导致法治防护环境出现问题,存在一定的漏洞,体系建设不完善,缺乏相应的监管制度,各种金融政策性如农业保险、农业企业证券等防护手段不到位,无法有效对农业风险进行全方位的防范,对农村企业的信用考核体系不健全,以及农企自身相关知识的缺乏等多种问题,综合导致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发展受到影响,结构整体无法调整,市场竞争存在不公平。

除此之外,对于农业企业的主体经济权益无法提供有效保障,导致农村金融风险不断加大。不但如此,农业企业的经营除了市场风险之外还有着天然的风险竞争,由于自然的竞争。农业保险种类单一使农业发展缺乏保障,致使农村供给侧改革无法有效实施,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2.供给侧改革金融服务农村的实施途径

金融服务是在农村发展中,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而服务的。通过适合的金融产品的开发,能够更好的帮助农村经济发展。而在国家的综合把控与调整下,农村供给侧改革方案应运而生,为解决三农问题而服务,其根本目的也是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通过对农产品等物资进行全面的管理优化稳步提升农经发展的质量与数量,避免下降情况的出现。由此可知,作为共同服务于农村经济的两种途径,应该相互结合,产生一种更为优化的服务方式,确保农村经济的稳健提高与可持续发展。

2.1 扩大农村金融覆盖面,构建多样化农村金融体系

在现阶段的农村金融服务中,开展了较多的金融机构网点,如中国银行,地方性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以及大型网点机构。但是金融服务类型的机构较少,在一些偏远地区就会更加稀少。

为确保金融服务的有效展开,应该适当增加金融服务机构的网点设立数量,将大型的金融机构业务重心下放,不断贴合农村发展。对于乡村镇等小地方区域的金融服务不断加以优化完善,提高偏远地区以及小地方的服务机构的覆盖范围;除此之外,还应该对民间资本进行一定的刺激,鼓励民间非官方形式的金融公司的存在,如消费型金融公司、金融借贷公司以及地方性银行。但前提是这些机构与公司的开展是符合条件的,是按照正规法律程序所设立的。通过多种机构的设立,丰富农村金融的供给形式,加强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对农村金融的综合发展提供保障。确保农村供给侧改革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有效实施,更好的为农村供给侧改革提供服务。

2.2 增加信贷资金的投放力度,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金融机构应与所管辖范围内的服务店的经济发展现状与当下农村产业的发展特点相结合,对现有的信贷资源进行全方面的合理调配,设立创新更多的信贷种类,以确保为更多涉农经营的个体产业服务,多种形式的信贷产品与信贷资源能够确实保障农经的稳定发展。

除此之外,国家还应针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断对金融机构的信贷数量的投放力度加以调整,对于绿色产品农业应加以支持,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以及农业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对于农村新生产业以及新生行业重点支持,例如乡村生态旅游、休闲农副产品、现代农业食品、农村电商等多方面的发展。打破传统农业的单一发展形式,促进农业在第一、二、三产业中的不断发展与融合。在金融服务深入农村经济过程中,充分发挥出农村供给侧改革的优势,确保农经的持续发展。

2.3 推动金融服务创新步伐,提升金融服务产品属性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互联网发展是主要经济推动力。因此,在农村金融服务中,以及农村供给侧改革的发展中,应该成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发展互联网金融,不断扩大金融服务范围,吸引更多的农村产业的加入,为农村供给侧改革的发展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综合服务。例如,加强农村互联网的加入,推动农村电商的发展,通过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农村电商与物流向结合,找到更多的合作用户,促进农村供需的有效提高,以及快速销售。建立完整的网络金融股平台,专注服务于农村供给侧改革的发展需求,在平台上进行全方位的农村发展。如产品销售、原料的采购、中小型借贷等,并且还要配置专业的教育人员辅导农民使用平台,推动农业的规范化、正规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

2.4 完善风险分担机制,提升农业风险保障能力

在现阶段的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态势成羸弱状态,造成整体经济发展的风险大过整体效率,无法凭借自身力量平衡经济收益与经济风险。因此,国家应该针对此情况积极做出应对之策,对于政策支持的类型保险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加大受益范围,加强农业保险的实用性。

除此之外,还需要与当地农业资源优势以及发展特色相结合,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优化农产品保险,积极开发多种类型农业保险。如,物资产品价格保险、类似天气影响保险、综合收益的保险等,满足农业发展中对保险的实际需求。尤其是主要农作物以及农产品,需要特别设立保险,国家部门、政府机构对于保险的赔付补贴比率适当提高。以此保障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持续应用,以及农村供给侧改革的有效落实。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实现农业供给侧改革是一个较为艰巨且十分复杂的发展过程,需要根据三农问题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全方面的调整与创新。农村经济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是我国不断实行采取各种工作力求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落实。因此,在农村发展中,应该充分利用农村供给侧改革,对金融服务进行完善,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与稳健提高。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金融服务金融机构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