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陆园
屏幕作为一种艺术媒介,自诞生以来,在电影艺术、电视艺术、网络视听艺术等传媒艺术的生产、传播与接受活动中,发挥着不同替代的重要作用。如同生物一样,屏幕也在不断进化,屏幕由初级到高级的过程可以被称为“屏幕进化”。屏幕进化不仅是屏幕研究的一个重点维度,而且是艺术媒介研究的一条融合路径。在当下这个多屏共生的时代,作为艺术媒介的屏幕进化研究亟待推进。
“20世纪称得上是真正的屏幕的世纪”①,面对当时影响力与日俱增的电影屏幕和电视屏幕,美国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Paul Levinson)曾经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时至今日,在电脑屏幕、手机屏幕等各种屏幕无处不在的当下,如果给他一次言论自我修正机会的话,想必这位前沿新潮的技术乐观主义者会毫不迟疑地将其改成:“当下这个世纪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屏幕的世纪”。
我们生活在一个怎样的世界?古往今来,尽管知道永远无法给出一个完美的答案,但是人们始终没有停止对于这一已经被回答了无数遍的问题的思考。在前人给出的众多精彩答案之中,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言语之间闪现出的智慧火花,让人眼前一亮:“我们曾经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想象的领域是镜子的世界,一分为二的世界,他者和异化所统治的世界。今天,这一领域是屏幕的世界,界面和复制的世界,连续性和网络化的世界。我们所有的机器都被屏幕化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也已经被屏幕互动所取代了。”②
正如让·鲍德里亚所言,今天的人们生活在一个“屏幕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屏幕无处不在,电影屏幕、电视屏幕、电脑屏幕、手机屏幕、都市公共屏幕、电梯楼宇屏幕、车载移动屏幕、智能手表屏幕、谷歌眼镜屏幕、视网膜眼镜屏幕、虚拟现实屏幕、空气显示屏幕等各种各样的屏幕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不知不觉间人们已经完全被屏幕包围,早已深陷于“屏幕的世界”无法自拔。
美国科幻动画电影《机器人总动员》曾经对“屏幕的世界”进行了生动地描摹:“真理号”太空船上的人类,从工作到生活甚至连运动都要借助于屏幕,屏幕已经成为人们沉浸其中的生活环境③,直到有一天机器人瓦力来到太空船上,他无意之间碰掉了两个人的屏幕电线,才让人类看到了屏幕之外的别样世界,感受到了一种没有屏幕的生活方式。
屏幕是人类感知世界的一扇“虚拟视窗”,通过这扇“虚拟视窗”人们真切地感知到了“外面的世界”。不可否认,在当前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屏幕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但是生活在“屏幕的世界”里的人们,不能像“真理号”太空船上的人类一样,麻木地、不假思索地沉溺其中,或许应该及时地从“屏幕的世界”里跳脱出来,客观理性地去审视屏幕这一扇拥有无穷魔力的“虚拟视窗”。
无论是在工作学习场景,还是在休闲娱乐场景,屏幕似乎都已经成了人们的视觉中心,成为不同视线交织汇集的区域所在,人们的目光总是在多个不同的屏幕之间停留和转换。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The MIT Media Lab)创办人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在其名作《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曾经大胆地设想了未来的媒介图景:未来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从一种媒介转换到另一种媒介”④,即在多种媒介之间随心所欲地自由转换。这位美国未来学家在二十多年前提出的大胆设想,正在当下这个多元屏幕兼容共生的时代轻松实现。
全球互联网巨头谷歌公司(Google)曾经在2012年展开了一项调查⑤,为研究多屏共生时代的多屏观看/使用行为提供了较为详细的数据支持。在分析了1600余名参与者的15000多次、总时长将近8000小时的屏幕观看/使用数据后,研究者们发现,“智能手机+电视”“智能手机+PC电脑”“PC电脑+电视”“平板电脑+电视”是最为常见的多屏同时观看/使用行为(Simultaneous Usage)。电视屏幕虽然是四大屏幕中单次观看/使用时间最长的,但是却无法吸引受众的全部注意力,约有7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在观看/使用电视屏幕的同时观看/使用另一种屏幕设备。
随着电脑屏幕、手机屏幕等数字屏幕的迅速普及,不知不觉间人们已然进入了一个多屏共生的时代。纵向来看,新的屏幕形态接连出现;横向来看,新旧形态的屏幕兼容共生,手工屏幕、机械屏幕、电子屏幕、数字屏幕、智能屏幕等各种新旧屏幕形态共同构筑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屏幕生态系统。新的屏幕形态的接连出现,满足了观众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场景的特定观看/使用需求,新的屏幕形态逐渐摆脱旧的屏幕形态在时间和场景方面存在的诸多局限,丰富并优化了观众的屏幕观看/使用体验,从而增加了屏幕观看/使用的总时间。
屏幕与影像总是相伴而生,二者无法离开彼此。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屏幕与影像之间的关系的话,那么“如影随形”这四个字似乎最为贴切。一旦离开了屏幕,影像就无法呈现给观众;一旦离开了影像,屏幕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或许影像可以视为屏幕的“灵魂”,屏幕则可以视为影像的“躯体”。
屏幕与影像的共生关系,本质上是媒介与艺术的共生关系。正如影像离不开屏幕一样,艺术也离不开媒介。艺术生产、艺术传播与艺术接受越来越依赖媒介,媒介逐渐成为艺术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第五要素”⑥。我们一提到艺术的“媒介”,通常有“作为形式的媒介”“作为材料的媒介”“作为传播的媒介”等三层意涵⑦,屏幕作为一种艺术媒介,在“传播”层面的意涵更为突出,在影像传播中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
当我们观看屏幕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观看影像。人们的目光透过屏幕,直接落在了屏幕所承载的影像之上,此时的屏幕仿佛是一种透明的存在。作为影像活动的舞台,屏幕本身只是影像显示的一块界面而已,毫无生命活力可言;但是屏幕一旦点亮,影像一旦出场,屏幕立刻就成为了人们的视觉中心,准确来说,应该是屏幕承载的影像成为了人们的视觉中心,此时的屏幕自觉退居影像的背后,进入一种“隐匿的在场”⑧状态。恰如美国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所说的那样,观众“在电影院看到的不是银幕,而是影像”⑨。在一般情况下,屏幕总是让位于影像,总是服务于影像,让观众注意到的是影像,而不是屏幕。人们长久地生活在“屏幕的世界”里,每天都在观看/使用无处不在的屏幕,已经完全适应了这种被屏幕包围的媒介环境,逐渐忘记了屏幕的在场。这种“灯下黑”的现象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屏幕所承载的影像总是备受人们的关注,而承载影像的屏幕则较少被人们想起,人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影像之上,因而忽视了对于屏幕的应有观照。不仅仅是普通的观众,就连相关研究者也较少去关注承载影像的屏幕,几乎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屏幕所承载的影像上,因此影像研究领域一直热闹非凡,研究群体规模庞大,研究成果丰硕繁盛。与影像研究的热闹场面相比,屏幕研究一直显得十分清冷。进入21世纪以后,少数先行者敏锐地将研究目光从屏幕所承载的影像转向了承载影像的屏幕,开始去探索屏幕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虽然目前屏幕相关理论还不够成熟和丰厚,但总算是迈出了具有非凡意义的第一步。
影像研究的屏幕转向,从更大范围来讲,可以视为艺术研究的媒介转向,正如艺术研究离不开对艺术媒介的研究一样,影像研究也离不开对屏幕的研究。作为艺术媒介的屏幕,不仅是串联电影屏幕、电视屏幕、电脑屏幕、手机屏幕等多种媒介样态的通用平台,而且是打通电影艺术、电视艺术、网络视听艺术等多种传媒艺术形式的核心要素。通过撬动屏幕这一核心节点,既可以在媒介融合的时代大潮中实现电影屏幕、电视屏幕、电脑屏幕、手机屏幕等多种媒介样态的深度融合,又可以在多屏共生的时代背景下实现电影艺术、电视艺术、网络视听艺术等多种传媒艺术形式的有效整合。
屏幕研究作为一个新兴的前沿研究领域,有许多重要问题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当下多元屏幕兼容共生的时代环境,为屏幕研究提供了丰沃的土壤,但同时也给屏幕研究增添了不小的难度。对象越多元,问题就越复杂,屏幕的多元性直接决定了屏幕研究的复杂性,屏幕研究的难点也在于此。多屏共生时代屏幕研究的推进,最重要的是选取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因为屏幕研究涉及面较广,很难对兼容共生的多元屏幕进行体系性全面观照,所以选取一个合理的切入点是较为切实可行的办法。此外,选取的切入点还要能够成为对兼容共生的多元屏幕进行体系性全面观照的一个线索,否则这个切入点就缺乏应有的分量⑩。
屏幕作为一种媒介,兼具技术、艺术、商业、政治等多重属性和多元功能,当前的相关研究者们主要将屏幕作为技术媒介进行研究,而较少从艺术媒介的视角进行屏幕研究。屏幕进化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微观层次的屏幕进化是指单一屏幕内部的进化,中观层次的屏幕进化是指多种屏幕之间的进化,宏观层次的屏幕进化是指整个屏幕生态系统的进化。
传媒艺术主要包括摄影艺术、电影艺术、广播电视艺术、新媒体艺术等艺术形式,同时也包括一些经现代传媒改造了的传统艺术形式。传媒艺术是以屏幕为艺术媒介的新兴艺术族群,无论是电影艺术,还是电视艺术,抑或是网络视听艺术,都是基于屏幕而传播的,因此传媒艺术也被称为“屏幕艺术”(screen based art),屏幕可以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传媒艺术媒介。屏幕进化是艺术媒介进化的一种显性表现,屏幕进化实现了从传统艺术媒介到传媒艺术媒介的跨越。
屏幕与影像总是如影随形,屏幕进化与影像发展也总是同步进行。与电影屏幕和电视屏幕的出现几乎同步,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也相继诞生,随着屏幕技术的不断革新,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也焕发了新的生命活力。互联网的崛起给屏幕进化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电脑屏幕、手机屏幕等数字屏幕在延续电影屏幕和电视屏幕功能的基础上,迈向了一个更加广阔的新世界。屏幕的每一次进化都在不断丰富和优化着人们的屏幕观看/使用体验,在当下这个多屏共生的时代,人们的屏幕观看/使用体验变得愈加自由和多元。
在多屏共生的时代,屏幕进化不仅是屏幕研究的一个重要切入点,而且是艺术媒介研究的一条融合路径。媒介是催动艺术发展的技术引擎,艺术对媒介的天然依赖使媒介进化成为艺术发展的先导和诱因,艺术媒介的每一次进化都会带来艺术生产、艺术传播与艺术接受的新变化。“屏幕进化”这一条潜在脉络,不仅可以串联起电影屏幕、电视屏幕、电脑屏幕、手机屏幕等多元屏幕形态的“媒介史”,而且可以串联起电影艺术、电视艺术、网络视听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艺术史”。
影戏屏幕的出现可以视为古代意义上的屏幕的起源,电影屏幕的出现可以视为现代意义上的屏幕的发端,无论是古代意义上的屏幕,还是现代意义上的屏幕,都拥有着不短的历史。自电影屏幕诞生之后,人们的目光开始陆续从戏剧舞台逐渐转移到电影屏幕上来,此后屏幕一直是人们的视觉中心,屏幕承载的影像成为了观众普遍关心、持续关注的重要对象。随着屏幕技术的不断革新,在电影屏幕之后,陆续出现了电视屏幕、电脑屏幕、手机屏幕等诸多新的屏幕形态,在影像观看方面,人们获得了空前的自由度,拥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在多屏共生时代,人们有限的注意力不断地被分散,新旧屏幕之间此消彼长,可谓“各领风骚数十年”,伴随着历史车轮的不断前行,屏幕与屏幕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愈加复杂。
在屏幕进化史上,曾经多次出现诸如“电影将死”“电视将死”“PC电脑将死”等各种“屏幕消亡”的相关论调,至今依旧不绝于耳。如果仔细思考这些骇人听闻的屏幕消亡论调,很容易发现它们之间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普遍强调新的屏幕形态对旧的屏幕形态产生的巨大冲击,它们一致认为新的屏幕形态的崛起会取代旧的屏幕形态,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正如摄影兴起之后,绘画并没有消亡一样,电视屏幕兴起后,电影屏幕并没有消亡;电脑屏幕兴起后,电视屏幕并没有消亡;手机屏幕兴起后,电脑屏幕并没有消亡。
各种层出不穷的“屏幕消亡”论调最大的问题在于,它们忽略了屏幕的进化,缺少用一种发展的眼光和进化的视角,试图以静态思维去研究动态问题。一百多年以前,卡尔·马克思曾经提出过一个经典论断:“历史的逻辑从哪里开始,理论的逻辑就应该从哪里开始”。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其中有许多可为现实所借鉴之处,只有将某种屏幕形态的兴衰放在历史的长河中进行观察,人们对这种屏幕形态的定位和认知才可能更准确,对它的意义、作用与价值的揭示才可能更深刻。深入考察同类现实问题的历史沿革,在历史中观照现实,这样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才会有效。
尽管屏幕由来已久,但屏幕研究却很年轻,其中关于屏幕历史的研究更是远远不够。当前,关于艺术发展史和媒介发展史的著述颇丰,除了继续精于对单一媒介和单一艺术形式的研究之外,更需要一种跨媒介、跨艺术形式的综合整体联系式研究。屏幕作为一种艺术媒介,不仅串联起电影屏幕、电视屏幕、电脑屏幕、手机屏幕等多种媒介样态,而且串联起电影艺术、电视艺术、网络视听艺术等多种传媒艺术形式。作为艺术媒介的屏幕进化研究,旨在从艺术媒介视角切入艺术史和媒介史,打通电影艺术史、电视艺术史、网络视听艺术史之间的门类区隔。作为艺术媒介的屏幕进化,深度参与并推动了媒介史和艺术史的发展,屏幕进化史研究是艺术媒介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屏幕进化轨迹的准确描摹有助于艺术媒介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当下的世界是一个“屏幕的世界”,人们即使不主动地观看/使用屏幕,也会被动地观看/使用遍布于世的各种屏幕,除非能够做到真正的与世隔绝。
在当下这个多屏共生的时代,无论是屏幕的形态,还是屏幕的种类;无论是屏幕的功能,抑或是屏幕的影响,都是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所无法比拟的。前苏联美学家鲍列夫曾在其名著《美学》一书中提出了“普及性艺术”和“代表性艺术”两个概念。所谓“普及性艺术”,是最充分地符合该时代的社会艺术需求、最具普及性的艺术;所谓“代表性艺术”,是最充分体现该时代艺术文化特点的艺术。由此看来,电影艺术、电视艺术、网络视听艺术等基于屏幕的艺术,可以视为多屏共生时代的“普及性艺术”和“代表性艺术”,这些基于屏幕的艺术最能体现出当今时代的艺术风貌。
在多屏共生时代,突飞猛进的屏幕技术不断推动每一种屏幕形态自身的进化,不断推动新的屏幕形态的出现,也不断推动一个由电影屏幕、电视屏幕、手机屏幕、电脑屏幕、都市公共屏幕、车载移动屏幕等多种屏幕形态共同构筑起来的屏幕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完善。作为艺术媒介的屏幕进化,不仅体现在每种屏幕形态自身,而且体现在新旧屏幕形态之间,还体现在整个屏幕生态系统之上。面对多个层次的屏幕进化,人们对屏幕的既有认知不断被颠覆和刷新。在屏幕进化的历史进程中,人们或许会不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原来屏幕还可以是这样的”,屏幕技术的革新永远在不断突破人们的想象,超乎人们的预期,给人们带来持续不断的惊喜。
多屏共生时代的到来,是目前艺术媒介的屏幕进化研究面临的最大现实,日常生活中屏幕的多元化使得人与屏幕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加紧密,屏幕与屏幕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加复杂,人们对多屏共生时代的屏幕现实图景的认知也变得更加模糊和混乱。作为艺术媒介的屏幕进化研究,旨在及时回应和理性认知多屏共生时代的屏幕进化相关现实问题,逐步厘清人与屏幕之间、屏幕与屏幕之间的深层次关系,初步探索作为艺术媒介的屏幕进化的本质内涵和基本规律,尝试把握作为艺术媒介的屏幕进化在技术、形态、功能等方面的主要趋向,以期构建和完善一个立体完整、多元和谐的屏幕生态系统,从而更好地满足多屏共生时代人们日益多元和愈加细化的屏幕观看/使用需求。
在多屏共生时代,新的屏幕形态不断出现,与之同步,新的影像形式也在不断出现,网络剧、网络综艺、网络纪录片、网络电影、网络直播、网络短视频、VR影像等诸多新的影像形式不断拓宽人们对影像的既有认知。新的影像形式的不断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太多新的问题,比如,网络剧和电视剧的区别何在?网络综艺和电视综艺的区别何在?网络电影和院线电影的区别何在?网络直播和电视直播的区别何在?电影艺术、电视艺术、网络视听艺术三者之间的边界何在?
面对屏幕实践领域涌现的诸如此类的新问题,传统的影像理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阐释危机,这些新问题已经超越了它们既有的理论视野和研究范围。在多屏共生时代,面对迅速发展的屏幕实践,传统的影像理论需要及时跟进,既有的屏幕理论也需要及时更新,处于缺席状态的屏幕进化理论需要及时出现,以期有效阐释和持续引领屏幕实践的发展,及时回应屏幕实践领域的诸多新问题。
作为屏幕进化理论的重要参照系,保罗·莱文森于1979年提出的媒介进化理论至今已历经四十年,其间媒介技术突飞猛进,媒介形态日新月异,中国的媒介现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彼时诞生于西方的媒介进化理论,已经远远滞后于此时中国的媒介现实。因此,从当下中国多屏共生时代的媒介现实出发,在西方提出的媒介进化理论的基础之上,适时开启屏幕进化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屏幕进化研究旨在以中国本土实际经验去拓展和更新西方舶来的媒介进化理论,意在初步探索具有全球视野、中国特色、本土风格和民族气质的屏幕进化理论体系。
目前屏幕研究刚刚起步,尚未进入影像研究的主流视野,屏幕理论还处于方兴未艾的势态,相关成果零星散落,不够全面、不成体系。在屏幕研究的广阔天地中,屏幕进化研究更是一个新兴的前沿研究领域,它旨在厘清屏幕进化的基本规律,明晰屏幕进化与影像发展之间的深层关系,同时进一步充实和深化艺术媒介研究。屏幕进化研究的相关成果无疑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知屏幕的本质,推动屏幕相关理论、观点、方法、材料的多维度创新,并有助于屏幕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屏幕进化这一理论范畴具有相当的复杂性,为揭示屏幕进化的基本规律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时,这种复杂性要求研究方法的多元化、综合性,屏幕进化研究的方法将涉及哲学、艺术学、传播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这也是屏幕进化研究的另一个难点所在。正是由于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厘清屏幕进化的基本规律才显现出一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崛起,电脑屏幕、手机屏幕等各种形态的数字屏幕深度介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对电脑屏幕和手机屏幕的观看/使用频次已经远远超过了对电影屏幕和电视屏幕的观看/使用频次,电脑屏幕和手机屏幕逐渐成为了多屏共生时代无可非议的宠儿。资金、人才、技术等核心生产要素开始大规模地从电影行业和电视行业涌向网络视听行业,与之同步,观众的注意力也开始发生大规模转移,逐渐从电影屏幕和电视屏幕转移到电脑屏幕和手机屏幕之上。悄然之间,人们的影像观看习惯发生了巨大转变,囊括电影屏幕、电视屏幕、电脑屏幕和手机屏幕等多种屏幕形态的跨屏观看/使用行为日益普遍,这种正在养成的新的影像观看习惯已成为多屏共生时代的一种新常态。
在多屏共生时代,人们影像观看习惯的巨大转变,也带来了屏幕实践领域的一系列变革,其中迅速崛起的网络视听行业最为引人注目。网络视听行业的勃兴一方面得益于电脑屏幕、手机屏幕等多种形态的数字屏幕的普及;另一方面得益于网络剧、网络综艺、网络纪录片、网络电影、网络直播、网络短视频、VR影像等多种形式的网络视听艺术的出现,手机屏幕、电脑屏幕与网络视听艺术相得益彰,合力推动了网络视听产业的迅猛发展。此外,原来专属于电影屏幕的电影影像和专属于电视屏幕的电视影像,也都开始在电脑屏幕和手机屏幕上广泛传播,人们通过电脑屏幕和手机屏幕实现了对电影、电视、网络视听等多元影像的跨屏观看,电脑屏幕和手机屏幕成为许多观众观看电影和电视节目的主要渠道,曾经一度被唱衰的电影和电视,在电脑屏幕和手机屏幕上焕发新生,在多元影像的跨屏观看中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多屏共生时代的屏幕进化研究具有较强的实践意识和应用价值,它通过对多元屏幕之间的差异所在和共通之处的探寻,在理念、思路和方法上,为当下火热繁盛的屏幕实践提供了一些具有借鉴意义的有益参考。众所周知,不同的屏幕形态具有不同的技术特性和迥异的观看体验,适合电影屏幕、电视屏幕、电脑屏幕和手机屏幕等不同屏幕观看的影像也不尽相同,全面探究不同屏幕形态之间的差异所在,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多元影像生产,提升多元影像生产的品质和效率。除此之外,深入把握不同屏幕形态之间的共通之处,也可以促进多元影像在电影屏幕、电视屏幕、电脑屏幕和手机屏幕等不同屏幕之间的跨屏传播,拓展影像传播的多元渠道,进一步优化多元影像的跨屏传播效果。与此同时,作为艺术媒介的屏幕进化研究,可以不断丰富和优化观众的跨屏观看体验,使得日益多元和愈加细化的跨屏观看需求不断得以满足。
总之,感知世界和表达自我的需求是屏幕进化的动力所在。在屏幕进化过程中,变化的是屏幕的形态以及人们的观看/使用方式,不变的是屏幕的属性以及人们对屏幕的观看/使用需求。就像当下的屏幕必然会烙上过去屏幕的影子一样,未来的屏幕也必然会烙上当下屏幕的影子。未来的屏幕会是什么样的?屏幕的未来将会走向何方?未来的屏幕与屏幕的未来,令人无限期待。
注释:
① [美]保罗·莱文森:《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熊澄宇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8页。
② Jean Baudrillard.TheTransparencyofEvil:EssaysonExtremePhenomena.London:Verso.1993.p.54.
③ 吴志斌:《作为艺术媒介的屏幕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2页。
④ [美]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89-90页。
⑤ Google.TheNewMulti-ScreenWorld:UnderstandingCross-PlatformConsumerWorld.2012.
⑥ 王一川:《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页。
⑦ 刘俊:《论传媒艺术的媒介性——传媒艺术特征论之二》,《现代传播》,2015年第9期。
⑧ Erkki Huhtamo.ScreenTests:WhyDoWeNeedanArchaeologyoftheScreen?Cinema Journal,vol.51,no.2,2012.p.145.
⑨ 陈旭光:《新时代新力量新美学——当下“新力量”导演群体及其“工业美学”建构》,《当代电影》,2018年第1期。
⑩ 张国涛:《电视剧本体美学研究:连续性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