茌良艳
(扶余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吉林 扶余 131200)
在分析马铃薯种植技术的过程,要结合种植区域,有效采取更加高效的种植技术,加强实践管理,以不断提高马铃薯种植水平。下面将通过进一步实践,有效总结马铃薯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管理策略。
众所周知,作为当今市场上的主要农产品之一,马铃薯的主要营养价值在于其块茎,而能够用作农业肥料或饲料的部分是其茎叶。由于马铃薯可食用部分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因此其在生长过程中吸收环境中营养成分的多少直接影响其经济价值。为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在种植马铃薯的过程中,应当使用足够的肥料,即将基础性肥料占比提升至70%,并减少无机肥料占比,取之以富含磷元素、氮元素的有机化肥。
由于生物的某些性状受到遗传因素的作用,因此选种过程中应当优先选取产量较高、外形规整且具备杂种优势的优良品种。通常,这些优势品种能够直接经过肉眼观察与普通品种加以区分。首先,农业工作者应当观察其色泽。新鲜、良好的马铃薯块茎没有焦黄、萎缩、霉变的现象。其次,应当粗略估计其质量,既不能太轻,也不能过重,最适质量应在75 g左右[1]。此外,应当挑选无龟裂、无畸形的优质块茎。这些形状会经遗传在子代马铃薯中得以延续。
由于马铃薯块茎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氧气,因此不能将土壤填实,而应当为马铃薯块茎留出一定的细胞呼吸空间,这就要求农业工作者及时对土壤进行中耕松土。这一工作应当分3次进行。在马铃薯齐苗后进行第1次松土除草工作,深度约为9 cm。半个月后,应当进行第2次松土。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松土的深度应略微减少。在第3次松土时,应当在进一步减少深度的基础上加以少于10 cm的培土,以保证马铃薯块茎的优良品质。
此外,种薯催芽工作也有利于马铃薯最终产量的提升。这一工作环节应当将腐烂、发霉、坏死的块茎及时清除,同时在室温、湿润条件下,在种薯间层放置3~4 cm的沙子,并维持一周的时间,随后进行催芽工作。为防止催芽时发生病虫害,应当利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浸润预防。
在马铃薯的生长周期中,生育期的温度控制是其产量的最大影响因素。因此,为保证马铃薯的产量,应当掌握其播种时间和环境温度。通常而言,块茎的最适生长温度在20℃。因此,秋季应选择9—10月下旬播种,而冬季应选择12月—次年1月下旬播种。
合理密植是提升马铃薯总产量的有效方式。马铃薯的产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单位面积的植株数量(密度)与单株产量是马铃薯种植田总产量的决定指标。因此,农业工作人员应当对其进行综合、协调的考量。如果单位面积植株数量较多,往往会因遮蔽、缺氧等原因造成单株产量下降;若单位面积植株数量较少,虽然能够获得较大的单株产量,但二者乘积的数值较低。通常,最适栽培密度应当控制在6000株/667 m2左右。在这一栽培密度下,马铃薯的单株产量为两三茎,此时单位面积植株数量与单株产量的乘积可取最大值。
田间管理工作主要指对马铃薯幼苗的数量管理和对马铃薯田肥力的合理控制两方面内容。首先,在管理马铃薯幼苗数量的过程中,应当保证其数量足够。因此,应当提前预留备用苗,将其播种在田间地头。当田内幼苗缺失时,可以及时进行移植。需要注意的是,在移植过程中应当注意保护马铃薯幼苗的根部。同时,若备用苗数量不足,则应当将同穴中多余的幼苗取出,作为补充用苗。
在追肥工作过程中,应当注意使用肥料的时间和肥料中所含有的营养元素。由于马铃薯本身具有出苗时间较晚的特点,因此应当在其出苗前施加含氮化肥,以提升其出苗率。在现蕾期,应当同时进行施肥和培土工作,并注重向肥料中添加足量钾元素和适量氮元素。开花后,为避免马铃薯出现早衰,应当施加适量的磷肥。同时,为保证枝叶生长效果,应当施加适量的钾肥。
由于马铃薯的块茎深埋于地下,因此块茎感染病毒的可能性较低。同时,由于块茎本身的结构成分,若块茎部位发生感染,不易将病毒在植株之间、传代之间进行传播。但是,暴露在土壤表面的茎叶部分有可能受到PVX、PVY等一系列植物病毒的感染[2]。前者能够由接触在马铃薯植株之间传播,而后者是植物虫媒病毒,可以以蚜虫为媒介进行传播。此外,PLRV也是一种能够导致传播媒介持久带毒的虫媒病毒。带毒蚜虫能够将体内的PLRV保持14 d。
缺少化肥等营养物质是马铃薯植株早疫病的主要原因。此外,过高的温度、过低的外界湿度以及过差的生长状态也是致病因素。为防止早疫病的出现,可以将百菌清75%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洒于稳定期植株,频率保持在10 d/次,从而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在植株已经出现早疫病的状况下,应当每7 d喷洒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一次,持续3周,以达到良好的杀菌效果。
马铃薯晚疫病的表现特点为叶尖和叶缘部位出现暗绿色圆形浸水小斑点,并在短时间内扩散到整个叶片。倘若植株处于潮湿环境,则有可能在叶片的背光面发现带有白色绒毛的斑点,此为特征性病理改变[3]。此外,观察块茎也能够辅助判断晚疫病。通常,受感染植株的块茎上会出现病理性紫褐色斑点,且斑点中央常有凹陷。为避免出现晚疫病,农业工作者应当筛选对病毒免疫的植株进行传代,同时应实时监控气候因素,做到未雨绸缪。
马铃薯作为重要的食材,其质量备受人们关注。为了进一步提高种植水平,需要深入完善技术运用,不断提高种植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