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信波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龙华乡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市中西部,东邻唐江镇,南接朱坊乡,西接上犹县,北连十八塘乡,总面积107 km2。乡政府地驻崇文村,距南康市区25 km,距赣州市区29 km,距赣州凤岗机场12 km,距赣粤高速公路唐江出口处7 km。上犹江、沙溪河、赣丰线公路以及赣犹森林铁路贯穿全乡的17个行政村,交通主动脉累计长度50 km以上。厦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并在境内设有一处高速出入口,因而全乡水陆交通便利。
龙华乡下辖丹材、双江、中岭、黄塘、腊树、上蒙、沙田段、高峰、木林、新文、崇文、龙凤、大坑、下村、牛石、赤江、中古以及新华等18个村居委员会,25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0084户,总人口42244人(女1988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64人,农村劳动力23960人。民族多为汉族,少数畲族。
龙华乡按照新农村建设工作要求,结合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整治以及空心房拆除,以“8+4”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七改三网建设”为抓手,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现有省市县共建示范中心村1个,县建中心村1个,一般自然村5个,贫困村3个,其中“十二五”贫困村1个,“十三五”贫困村2个。
龙华乡目前重点开展了双江示范中心村建设,大力推进上蒙中心村建设,带动贫困村和一般自然村的建设提升。在建设点的安排上,优先选择交通状况良好、环境良好的村庄。比如,双江村位于高速出入口旁,紧靠上犹江,地理区位和环境优势明显;上蒙村在上犹江边,村庄建设用地平整,环境优美。
着力完善村庄“七改”“三网”基础设施建设,全村进行全面改路、改水、改厕、改路、改栏、改塘、改沟住房整治(含余坪、通户路、水沟、阶沿硬化)、民房装饰和空心房拆除,总体“七改”率达到98%。例如,完成了中心村主干道路面硬化工程和河边路拓宽填土建设项目,塘缘浆砌和护栏工程均已基本完工,完成道路填土拓宽约5000 m3、主干道完成硬化约500 m,塘缘浆砌约1200 m3,制护栏近500 m;加大了对电力、广电、电信投入,如投入35万元对陈屋组台区变压器及线路进行改造,完成约3000 m的高低压线路改造。
以“8+4”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为标准,建设农民服务中心,并配齐了卫生室、农家书屋、文体活动场所以及公共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办公场所。完善村民公共活动场所,建设村中心广场、农民健身广场等,如上蒙中心村建设的河边广场、双江村的中心广场[1]。
以整改村庄村容村貌为主,拆除破旧房屋,完善垃圾处理设施。目前,中心广场和古祠堂附近破旧房屋拆除率达100%,现中心村共拆除破旧房屋约9000 m2,整理出公共用地约3.33 hm2。建造垃圾池、排水沟,推动农村垃圾、污水集中处理,大大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龙华乡村庄产业经济以一二三产融合为打造方向,通过加大土地扭转,集中重点发展第一产业,带动第二、三产业,如建设蔬菜种植、油茶基地、脐橙种植等产业。目前,下村村油茶基地已流转土地约66.67 hm2,崇文村流转土地约66.67 hm2用于打造蔬菜基地。
3.1.1 以点带面建设的同时,缺乏普遍性。经过现状调查和分析,龙华乡的美丽乡村建设采取以点带面的形式,主要以省市县共建示范中心村双江村为重点,以国道沿线乡村为主要建设对象。17个村庄仅8个村庄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而且大部分是以道路沿线为主,以改造景观为目标,没有真正实现乡村生活环境的大改变。
3.1.2 环境改造的同时,缺乏内涵性。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居民生活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改善,但是居民生活的文化内涵和本质没有得到改变。村庄建设更多注重硬件设施的建设,软件设施几乎没有。村民的业余生活不够丰富,在文化传承和宣扬方面有待深入。
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缺乏整体性。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居住环境的改善,居民改变了原有的生活方式,包括生活污水基本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目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已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如农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但是环境保护还在点上,缺乏整体规划和建设。例如,污水处理系统不完善,垃圾运输系统不完善。如何保护好农村这块净土不受破坏,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问题。
设施建设的同时,缺乏现代化。龙华乡的乡村经济与其他大部分乡镇经济相似,以圩镇经济发展为主导。龙华乡圩镇建设了乡工业园,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但是农村的经济情况仍然不够乐观,特别是集体经济。农业仍以农户种植为主,现代化建设不足,未能发挥龙华乡的区位交通优势来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共同发展和融合发展。
在村庄建设中要加强总体规划,结合每个村庄的传统和特色,突出“一镇一品牌、一村一特色、一路一景观”。美丽乡村建设要注重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精华,提升乡村文化实力,丰富乡村文化内涵,从传统的农耕文化、家族文化、风俗文化、乡村文化和诚信文化出发,不断拓展乡村传统文化的内涵。要加强对古民居、古建筑、老祠堂、古树木和古农具等文化遗迹遗存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大对传统艺术、传统手艺、传统风俗、人文典故、地域风情以及传统饮食等非物质文化的发掘和传承力度[2],丰富乡村的文化内涵,使村民能时刻感受到当地村庄文化的存在,使人们能记住乡愁的味道。
“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讲到,要“通过创新乡贤文化,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传承乡村文明”,通过发展农村产业、技术创新、政策引导和体制改革引入市场机制,加大社会力量投入,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培育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改善发展现代农业所必需的农业设施条件,如标准农田、标准鱼塘、现代果园;积极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积极推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发展第一产业现代农业为主,结合第一产业发展第二产业,在第一产业的基础上发展第三产业。龙华乡结合现状基础,可发展蔬菜种植、脐橙种植等第一产业,引进蔬菜加工和果业加工等第二产业,同时发展采摘、农家乐等乡村旅游产业。在发展集体的经济的同时解决就地就业问题,带动农民致富。
坚持生态优先,强调绿色发展,把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子,强调走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之路。乡村生态环境以保护为主,村庄规划前先划定保护区域,不让乡村重走生态破坏的老路。生产发展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治农业生产污染,杜绝工业污染;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排放,营造生态文明建设文化氛围,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保护好乡村的青山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