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宣屹
(西安培华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5)
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提升到战略高度写入党章,把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地位。就农村审计工作来看,我国在新农村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明显成效,但与先进地区以及乡村振兴的要求相比差距甚大。曲延春等提出三大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意蕴: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历史继承和最新体现[1]。李淑颖等提出4个农村审计问题:农村审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农村审计环境较差,农村审计立法滞后,农村合作经济内部审计工作难度大、任务重[2]。本文主要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审计问题及解决对策。
在我国,农村审计工作属于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农村财务、农民负担、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村审计内容主要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支审计、村级集体资产审计等。当前,我国农村审计的模式主要包括2种,即乡镇机构经管站的审计模式和乡镇政府内设机构的审计模式。
中国共产党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方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出,特别强调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确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将其与时代发展相融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相融合、与万千人民群众的自身利益相融合,使其成为我国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但相关农村审计的“老毛病”依然存在,若不正视相关问题,使其成为“恶疾”“顽疾”,将会阻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步伐、损害人民利益。因此,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治疗农村审计的“老毛病”显得愈发重要。
众所周知,审计包括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民间(社会)审计,而农村审计却并不包含其中。农村审计只是人们按照审计人员所处的区域,用惯性思维给予的称谓罢了。现有的相关审计法规服务于现有的审计工作,其民间(社会)审计中的注册会计师相关的法律法规更为其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也在潜移默化地约束着审计人员的内在思想。由此可见,农村审计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体制建设。例如,在进行农村审计时,如果发现涉及金额较大的村级财务问题、村干部贪污等相关问题时,由于缺乏相关的法律依据,使得违反者得不到应有的处罚,只是一般的行政处分、记过等,不仅很难起到打击和威慑作用,还给基层工作带来诸多障碍。没有了法律的约束,现有的许多审计人员在进行农村审计时都是走马观花[3]。
一名合格的审计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审计理论知识、熟悉相关会计和审计法规且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但纵观我国农村审计人员,我国农村审计队伍建设并不乐观。以陕西省西安市为例,在部分较为发达的县,村级审计人员大多为大专、中专学历。而西部较为贫困地区的审计人员资格要求更低,甚至没有相关专业资格证书或学历支撑,公务员考试成功后被地方政府调度、分配而成为农村审计人员,不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其审计业务的开展自然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由于基层相关财会人员缺乏的原因,一般基层审计工作是由乡镇经管站或本级政府审计科室负责的。但在实际工作中,相关审计人员不仅要负责会计方面的工作,还要从事审计工作。虽是两种工作,但同一组人自己审查自己,这种“财审合一”的模式严重削弱了审计的独立性、公信力和说服力[4]。而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有关人员为了尽快完成任务,达到政府预期目标,也会自己骗自己,将部分“不好看”的数据改成符合标准的数据,导致审计缺乏真实性。
由于农村审计的法制建设不完善、人员不足且其业务能力不强等,农村审计没有形成一套重视审计结果的责任制度,也没有建立对审计报告进行吸取、反馈、采用等的严格体系,与相关部门也没有建立起一套互相联动的机制,从而使得农村审计结果不被重视,审计结果形式化,无法发挥农村审计的监督作用[5]。而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下,农村审计存在的问题愈加凸显,如果无法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审计结果将无法发挥其最终效果。
要将农村审计与中国国情相配套,制定出一套符合国情、突出重点、明确目标并与之相关的法律体系,明确农村审计的根本问题,使农村审计工作有所归、有所属。各级人民政府也应从实际出发,听取人民建议,搜罗并思考相关政策,使相关地方性法规更细化、更具体,使农村审计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充分发挥农村审计的作用。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乃是重中之重,而部分农村地处较为偏远、贫困地区,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导致审计人员素质难以提升。农村审计人员素质培育可以参考中国中小学教师培养办法,对现有的审计人员加强日常考核,并多举办相关职业技能培训等活动,提升现有审计人员的审计业务能力。对想要入职相关审计单位的人员提高入门门槛,要求其具备高学历、职业资格技能证书等。
4.3.1 审计人员独立。如果没有独立的审计人员,势必很难开展工作。一个单位的审计人员如果隶属于被审计单位,是很难如实查清问题所在的。对于农村审计工作的开展,更应配备独立的审计人员。
4.3.2 审计机构要独立。对于内部审计机构来说,其隶属关系也要保证独立,不能隶属于或平行于企业财务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这样才能发挥审计机构的作用。
4.3.3 树立审计的权威。农村审计部门的领导应高度重视审计工作,应在各部门中树立审计部门的权威性,让大家正确认识审计工作,而不是认为审计工作就是走形式、走过场。
4.3.4 认识到审计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审计部门一定要认识到审计工作的严肃性和重要性,要有专职的审计人员,尽量不用其他人员来兼任,特别是不能由单位财务部门的人员来兼任。
4.3.5 保证经费的独立。农村审计工作的经费投入也应保持独立,如果农村审计工作经费依赖财务部门或其他部门的支持,那么审计工作的开展有可能会受到阻挠和困扰,不利于审计部门独立开展审计工作,甚至受制于人无法达到审计目的。建议农村审计经费来自审计业务自身所产生的盈利。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审计工作的开展需要加强对审计结果的运用,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审计结果运用、审查、落实机制,发挥审计结果的实质作用。同时,要保障被审单位对审计结果执行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使农村审计工作逐步迈向法制化、规范化,为脱贫攻坚等国家相关乡村建设项目的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我国农村审计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要加快农村审计的制度性和规范性建设,注重乡村振兴相关政策落实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审计结果,发挥农村审计的实际作用,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经济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