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陪都建筑文献研究

2019-02-21 03:32孙俊桥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抗战时期文献建筑

孙俊桥,何 博

(重庆大学 艺术学院,重庆 沙坪坝区 401331)

抗战时期陪都建筑文献是重庆抗战文献中最核心部分,反应了抗战时期重庆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城市建设史,也反应了全国人民共赴国难的家国情怀.抗战时期陪都建筑文献产生于特定历史交汇期,达到了陪都有史以来建筑理论的高峰,制定和颁布了较完善的国家层面与地方层面的建筑法规(法令)体系,对现代建筑技术和材料、战后新都市建设、传统建筑文化、建筑思潮以及国外建筑及其理论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为战时陪都城市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理论支撑,形成了抗战时期特有的建筑学术范式和建筑学术思想.战争中的建筑学科逐渐壮大,开创了中国建筑学科发展新模式,为战时陪都建设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建设人才.抗战时期陪都建筑文献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与永久性,为当下研究重庆城市建设发展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和有益参考,极富文献价值与学术研究价值.

1 抗战时期陪都(重庆)的总体建设背景

随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民政府迁渝,重庆迅速成为战时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从而迎来了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发展机遇.在社会背景方面,随内迁来重庆的建筑专业技术人员日益增加,至1940年为止,市工务局核发的开业建筑师证已增至124人,建筑大师杨廷宝、关颂声、童寯等位于其列,[1]48其中甲等 94人,乙等20人,测绘员 10人;[1]70匈牙利人肖飞、英国莫利生、加拿大倍克、丹麦守尔慈、法国傅德利、美国拉铁摩尔等国外建筑师也加入到陪都城市建设队伍中.[2]战时重庆以兵器工业为中心,以重型工业为重点,内迁至渝的企业多达243家,占到全国内迁企业的 54%、内迁四川企业的 93%.[1]127这些工厂的迁入,改变了城市功能与性质,拓展了城市空间布局,梅花点状、小集中和大分散的陪都城市空间布局雏形初步形成.在城市建设方面,国民政府为了应对战时特殊情况而对陪都城区及周边区域进行了一些列改造措施:为了减少和预防城市火灾,实行拆除危房,清理街道,开辟防火巷等办法;在城市与郊区之间增修道路,促进卫星城镇的建设与发展;在城区修筑大量防空建筑,保障百姓人身安全;在北碚乡村建设实验区,实现乡村建设现代化.同时,《市政评论》《新建筑》《现代防空》《建筑》《中华营建》等建筑类杂志社的创办与迁渝,为陪都城市建设和文化的大繁荣,创造了有利条件.

2 陪都建筑文献的分析

对抗战时期陪都建筑文献的研究,建筑文献时间范围:上限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抗战日战争爆发;下限1946年5月5日,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共计15年时间.空间界定:本研究的空间范围是抗战时期的陪都重庆,但由于陪都建筑文献牵涉的范围广、时间长,具有复杂性,为了尽力保持陪都建筑文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因此,本研究收集到的建筑文献资料中也有可能涉及到了其他一些地方甚至国外的部分建筑文献.

根据文献分类法,本研究将按抗战时期陪都建筑文献的内容进行分类,即将抗战时期陪都建筑文献分为建筑技术与材料文献、建筑管理法规法令文献、国外建筑文献、中国古典建筑文献、新都市建筑文献、建筑思想文献和建筑学科建设文献.文献数据主要来源于重庆市档案局、重庆大学图书馆、重庆市图书馆的《民国特色库》《民国全文报纸》、重庆数字图书馆的《全国报刊索引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在重庆市档案局以“建筑管理法规法令”“从业资格”“都市规划”“国民政府”“重庆市工务局”等作为主题词检索标题中包含这些词的文献.在重庆市图书馆的民国特色库、民国图书数据库、超星电子书库和全国报刊索引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和重庆大学图书馆,以“建筑思想”“新建筑材料”“新都市建设”“建筑技术”“传统建筑”“作者姓名”等进行精确检索.为了确保文献的查准率,所有研究文献采用人工过滤,通过逐篇查阅文献标题、主题词、关键词和全文,剔除与本研究内容不符的其他文献,从而最终确定与抗战时期陪都建设相关的文献.

3 陪都建筑文献分类理论梳理

3.1 对政府法令法规的研究

建筑法规(法令)文献是抗战时期陪都建筑文献中保存最完整最具有档案价值的部分(图2).抗战时期陪都建筑法规(法令),是了解重庆近代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是重庆现代城市管理制度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时代性、战时性、地域性的特点,标志着重庆建筑法规(法令)体系的基本形成.从法律层面规范了建筑行为;明确了建筑营造 者与设计者的权利与义务;保障了战时陪都大规模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促进了重庆城市建设的制度化、法制化,为重庆现代城市管理制度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迈出了重庆城市建设管理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步伐.在土地使用规则方面,《重庆市郊外市场营建委员会征收土地规则》中对土地的勘定与归属,征收土地的金额及土地上附属物的赔偿都有明确的说明.《战时地籍整理条例》中详细的规定了土地的登记申请流程,地价依据及土地测量方法.从业资格上,《重庆市管理营造业规则》等对营造登记者登记申请流程,登记申请级别判定方法及违规处理办法进行了详细规定.城市规划方面,《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作为战后陪都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以提高市民生活水准、市民工作效率为中心,规划了陪都未来城市发展的轮廓.建筑管理规则方面,《重庆市建筑规则》是战时重庆市建筑类最重要的综合性法规.

3.2 对现代建筑技术与材料的前瞻性研究

建筑结构技术与材料是建筑的物质基础,是推动建筑发展最活跃重要的因素.陪都现代建筑技术与材料得到了较大发展,对传统建筑技术与材料是革命性的,钢铁、水泥、机制砖瓦、玻璃、竹木等现代建筑材料被广泛使用,实用性强的钢筋混泥土结构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改变了传统木建筑结构体系,陪都建筑技术和材料从传统走向了现代.现代建筑技术从以砖石铺作为辅、传统木构架结构体系为主、经过砖柱木架结构的过渡,逐渐发展成为砖木混合结构,并出现了大跨度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竹筋混凝土,大大减缓了对木材的依赖程度,有效地节约了资源,促进了战时陪都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推动了陪都重庆现代城市建筑的发展,满足了人口激增的需要,同时建筑学者展开了对现代建筑技术和材料的广泛研究.对现代建筑材料的讨论大多集中在性能、特征、用途.梁净目的《建筑艺术讲话》,作者将建筑材料分为感觉材料和物质材料,认为建筑的形和色就是感觉材料,感觉材料对建筑艺术帮助很大;钢筋混凝土和钢骨构造是新的物质建筑材料,用在衙署、监狱等建筑上比较恰当,此种方法能表现正直严肃的精神.[3]可塑体作为新兴的建筑材料,在建筑行业使用得不多,吴良镛针对可塑体这种特殊材料详细的介绍了其种类、制作方法和用处.[4]永令在《竹筋混凝土》中谈到:“吾国对于竹筋混凝土之研究,历史亦久,惟多以普通竹筋捣混凝土后作一梁之实验,结果,每多因粘着力之不足而未身诸施于实际.”[5]

3.3 对国外建筑理论的研究

抗战时期是中西建筑理论、建筑实践交汇与交融的时期,国外建筑及其理论对陪都战时建筑理论与战时建筑实践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如何避免战争造成更严重的城市破坏,如何解决住宅短缺问题,是各国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建筑师们获得了许多实现其主张的机会,建筑思潮逐渐活跃,建筑方案如火如荼,建筑技术获得长足更新,建筑理论经历了从建筑技术到建筑材料、从建筑风格到建筑式样、从古典建筑到新建筑的发展,新建筑走向高潮,现代主义建筑登上历史舞台,更促进了对现代城市规划、建筑技术、建筑材料与现代防空的科学研究.传统建筑方面,其宽在《印度建筑》一文中详细介绍了印度建筑中佛教建筑的种类及具体建筑案例,总结了影响印度建筑发展的因素.现代城市规划方面,《芝加哥规划》论述了芝加哥规划起源、古代与现代城市规划、芝加哥公园系统、交运输网络系统、城市政建筑、站场设施市街道系统、与园林绿化等内容,是美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开山之作和里程碑式著作,掀起了现代城市设计的革命,为芝加哥市规划提供了务实可行、客观严谨的解决方案.[6]现代建筑技术与材料方面,《西方建筑工程之最新发明:绝对无声之德国新筑》论述了德国东土学人发明了新的隔音建筑材料.

3.4 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农耕文明的结晶,具有悠久的建造历史,丰富的营造理念,独特的建筑风格,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西方建筑文化的强烈冲击下,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里,梁思成、童雋、刘敦桢等一群具有家国情怀的建筑学人却依然守望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坚持文化自信,坚守对传统建筑技术、材料和风格特征的保护传承,对传统建筑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加强了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而且为传统建筑的修复提供了专业指导.在传统建筑风格特征上,郭良夫的《从中国建筑风格上说起》,阐述了建筑艺术领域中,动为舞蹈,静为建筑,建筑最贴近人类生活,中国建筑要与自然融为一体,中国造物要选择风水,要从立体走向平面,要直径通幽,越原始越美观.吴良镛对阙做了详细研究,从大量古文来诠释了什么是阙及介绍了阙的多种形式.周湛然研究了我国古代佛塔建筑的规格、形制及造型纹样,并对唐到清不同时期的佛塔做了详细介绍.

3.5 对新都市建设的研究

抗战时期陪都新都市建设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有建筑学人提出的陪都城市规划具体方案,更有轰轰烈烈的新建筑运动,并且这种城市规划与新建筑运动是齐头并进的战时模式,成为了抗战时期陪都新都市建设的原点;有政府的《都市计划法》《重庆建设方案》《战时三年建设计划大纲》,也有《陪都建设计划专号》与之遥相呼应,从专业角度关注与解读陪都新都市建设规划.新都市建设规划方面,郑樑《论陪都建设计划的二大要点》,详细地论述了陪都建设计划:一是以战争为中心的国防划的都市计划:“今后一切国家建设必须以国防为中心.陪都是战时首都,与战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二是新建筑时代.“中国建筑一切固有的特点在科学技术发达的现代,新材料新构造新生活都在急激改进之中……陪都建设计划应该明明白白地规定一切的公私建筑应采用适合于机能性目的性的新建筑,才能表现新中国的精神,配合时代的需要进步的科学与技术的可能性建设一些国际建筑迎头赶上的营造物.”[7]郑樑研究了战后都市的发展,对新都市建设的原则、系统及形式、人口的限制、城市的分区等作了具体叙述.[8]新都市建筑特征方面,庾锦洪的《田园都市之研究》理性地对田园都市规划理论的缘起、理论定义、前期酝酿和发源、理想设计和批评、实例设计和机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与评论.

3.6 对建筑思潮交替的研究

抗战时期陪都建筑思潮流派纷呈.古典折衷主义时代(20世纪20年代):五四运动的发生引起了国内建筑师对中国古典建筑的怀念,再由于欧洲战争的不景气而兴起的小市民阶级的资助,古典折衷主义由此兴起.此时的建筑利用了现代的材料,古代建筑的样式,一座座奇葩的建筑在各城市中突现.古典折衷主义使得中国建筑走向了扭曲的道路,导致了中国建筑风格从纯粹的古典式样走向了不伦不类的境地.殖民地样式时代(20世纪30年代初-1936年):国内建筑师向往欧美的建筑技术却又没能透彻的了解国际建筑的发展理论与基础,此时中国的一些区域已经沦为多国的租界,大量的西洋建筑在此修建,建筑师虽然接受了西洋技术,但因认识不足,所收获的只是帝国主义殖民地样式.殖民地样式与古典折衷主义相比已有不小的进步,但只获西洋建筑表皮而不懂其理论基础,其实质也没能使中国建筑走向正确的道路.新建筑时代(1936年—):1936年在广州创办的《新建筑》杂志代表了拥护新建筑的青年建筑学者的思想,他们以鲜明的态度去抨击古典建筑的不当之处,并提出了适合于机能性、目的性的新建筑的思想.

3.7 对建筑学科建设的研究

抗日战争改变了中国近代建筑学科发展轨迹.中央大学是中国开办建筑系最早的大学,1937年10月,中央大学建筑系迁入沙坪坝,鲍鼎、刘福泰、谭垣、张鏞森等相继来校工作.鲍鼎任系主任后,加强了困境中的师资队伍建设,勉强维持了正常的教学.随后,黄家骅、刘敦桢、杨廷宝、童寯、徐中等众多留学归来的建筑学者汇聚中央大学建筑系.沿袭了全面兼顾艺术、史论和技术的学院式教学模式,对课程设置进行了独立自主的探索,依建筑之要旨,仿照西洋,参酌国情,开设了初级图案、建筑图案、都市计划等设计课、房屋构造钢筋混凝土铁骨构造等专业主干课,同时还开设了水彩画素描等公共课,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迎来了中大高等建筑教育“兴旺繁荣的沙坪坝时代”.1935年10月,重庆大学工学院成立,下设采冶、土木工程、机电、化学工程等系.1937年为适应陪都大规模城市建设的需要,工学院将土木工程系大三学生分成了建筑组、路工组、水利组,并按专业分组授课,建筑组在土木工程系下,黄家骅先生任教于建筑组.因建筑为时代所需要,关系到国家文化和民族卫生至钜.1940年10月,重庆大学建筑专业改为建筑系.教师队伍逐渐壮大,而课程设置实现了从重土木类到重建筑技术类的转变,开设了一般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建筑类专门课程.由于盛承彦、龙庆忠和胡德元三位教师留学日本,注重工程技术课的设置,而夏昌世和陈伯齐均毕业于德国,受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影响较大,陈伯齐教授任系主任时,曾试图探索建立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体系,以此摆脱中央大学建筑系学院式教学模式的影响,却受到了学生们的极力反对.

4 陪都建筑文献的理论贡献与历史价值

4.1 理论贡献

抗战时期陪都建筑文献反映了战时陪都城市发展规划和建筑学科建设的发展脉络,为我国城市规划发展和建筑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其一,建立了国家层面的建筑法规(法令)体系.国民政府在大力借鉴西方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以往中国城市规划建设与建筑实践的经验教训,逐渐探索建立与完善了中国城市规划和建筑法规(法令)体系.其二,建立地方层面的建筑法规(法令)体系.抗战时期陪都地方政府也陆续出台了系列战时城市规划和建筑法规(法令),这些城市规划和建筑法规(法令)的制定与出台,标志着抗战时期陪都重庆城市规划建设与建筑管理法规(法令)制度体系的初步建立,从此重庆城市建设向现代化进程迈出了重要的步伐.其三,形成了抗战时期特有的建筑学术风范和思想.抗战时期陪都建筑文献充满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既有深入系统的陪都建筑理论研究,也有详细周全的陪都城市建设具体方案;既有轰轰烈烈的陪都新建筑运动,也有不畏强暴的陪都城市防空疏散指导.其四,开启了中西建筑思想融合创新,确立了多元化现代建筑思想范式.形成了抗战时期陪都特有的战时建筑思想文化个性,其建筑文献呈现出新与旧、古与今、中与西等多元化建筑思想碰撞、交融与并存态势.

4.2 历史价值

抗战时期陪都建筑文献是陪都建筑文化和陪都建筑文明的有效载体,是陪都城市建筑历史的记录者见证者.首先,抗战时期陪都建筑文献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这些文献从不同侧面真实地反映了抗战时期陪都的建筑政策、城市规划、新建筑运动、高等建筑教育学科、传统建筑思想、现代战争状态下新都市的防空策略、国外建筑思想的影响等多方面的内容,为当下研究战时陪都城市建设发展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其次,其具有极珍贵的史料价值.抗战时期陪都建筑文献翔实地展现了战时陪都城市规划建设和建筑学发展的历史.而这些建筑文献作为抗战时期这一特殊历史时期陪都重庆的建筑设计理念、建筑思想、建筑学科发展的主要载体与历史记忆,也为研究中国其他城市建设和其他大学建筑学科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史料.最后,其具有极高的档案价值.这些建筑文献为当下研究重庆城市建设提供了第一手的建设资料,具有无可比拟的档案价值.通过对抗战时期陪都建筑文献档案资料的研究,使更多的人看到抗战时期陪都建筑文献承载的信息,进一步对其挖掘,使其发挥最大价值.

结 语

综上所述,抗战时期陪都建筑文献,原真性地记录了战争中重庆城市的建设发展和建筑学科的逐渐壮大,在中国近代建筑文献中极具代表性.战争中重庆城市规划和建设虽步履维艰,但其建筑文献中所闪现出的国民政府的韬光养晦、知识分子的忧国忧民、先进的建筑设计理念和建筑艺术内涵却熠熠生辉,值得当下发扬和传承.通过对抗战时期陪都建筑文献的分类收集、整理、综合和分析梳理,对陪都建筑文献的理论贡献和历史价值的探究,对近代重庆建筑文献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由于受限于选取文献的时间和范围界定,对陪都建筑文献的分类也许不科学,对其理论贡献和历史价值也许评估部恰当,同时,由于文献收集的难度和受自身学识能力所限,在分析抗战时期陪都建筑文献的深度和广度上恐有欠缺之处.抗战时期陪都建筑文献,作为近代重庆建筑文献中的有机重要组成部分,值得继续广泛深入地研究.

猜你喜欢
抗战时期文献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出滇抗战时期龙云对滇军的治理研究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诞生于抗战时期的胶东育儿所
抗战时期的周恩来与统一战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