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西伟
(平邑县农业农村局农作物种子研究所,山东 平邑 273300)
通过实地调查观察,发现主要是金龟子幼虫蛴螬啃食金银花根部所致,多危害主根,啃食金银花主根表皮,影响养分运输,同侧地上部植株会出现生长不良或枯死。有主干的树形金银花,如围绕主根啃食形成闭环可致整株死亡。每年7、8月份蛴螬孵化后开始危害金银花根部,后期、第二年春天啃食部可以见明显的愈伤组织,啃咬造成的伤口同时容易引起病原菌的侵染导致根腐等病害的发生。第二年春天出现植株部分干枯、甚至整株死亡现象,前茬作物为花生的新建园或者周围为花生地的园子发生较严重。
蛴螬是金龟甲的幼虫,别名白土蚕、核桃虫,成虫通称为金龟甲或金龟子。按其食性可分为植食性、粪食性、腐食性三类。其中植食性蛴螬食性广泛,危害多种农作物、经济作物和花卉苗木,喜食刚播种的种子、根、块茎以及幼苗,是世界性的地下害虫,危害很大。蛴螬体肥大弯曲近c形,体大多白色。体壁较柔软,多皱体表疏生细毛。头大而圆,多为黄褐色,或红褐色,生有左右对称的刚毛,常为分种的特征。胸足3对,一般后足较长。腹部10节,第十节称为臀节,其上生有刺毛,其数目和排列也是分种的重要特征。蛴螬对果园苗圃、幼苗及其他作物的危害主要是春秋两季最重。在平邑金龟子一到两年1代,幼虫和成虫在土中越冬,越冬虫态以幼虫占据大多数,老熟幼虫在土壤中筑土室越冬,3月下旬至4月上旬成虫开始出土,成虫交配后10~15d产卵,一般于5月中下旬孵化幼虫蛴螬,7、8、9月份幼虫开始危害根部。
可于成虫出土前、蛴螬幼虫为害期可用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进行田间浇灌杀死成虫及幼虫。或在3月下旬,待土壤温度升高,蛴螬开始上升危害时,用30%乙酰甲胺磷EC 350ml/667m2,50%辛硫磷EC 250ml/667m2,48%毒死蜱乳油210ml/667m2,22%辛吡乳油350ml/667m2兑水进行灌根处理;
利用金龟子的假死习性,发动群众于黄昏时分采取振落法捕杀成虫,适宜大面积连续进行;秋、冬土壤翻耕、耙地,机械杀伤、拾虫消灭,也可有效降低蛴螬的越冬虫口密度。
利用成虫的趋光性,于成虫盛发期,用杀虫灯(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
当蛴螬在表土活动时,适时翻土捕杀。需要注意的是因为金龟子幼虫蛴螬对未腐熟有机肥有强烈的趋性,所以应避免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否则可加重蛴螬的危害。合理灌溉,蛴螬发育最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15~20%,过干过湿易使其卵不能孵化、幼虫死亡、成虫的繁殖和生育能力严重受阻。因此,在蛴螬发生区,在保证金银花生长发育的基础上,要适时适量灌水,春季和夏季作物生长期间适时灌水迫使上升的地下害虫下潜或死亡,可减轻危害。
6月下旬~7月上中旬,用50%辛硫磷乳油1000ml/667m2,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500g/667m2,48%毒死蜱乳油1000ml/667m2,22%辛吡乳油1000ml/667m2,白僵菌高孢粉剂100g/667m2,兑水30kg,进行地面喷雾,然后浅锄,间隔10~15d用一次,连用2次;也可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1000倍液在傍晚无风时喷雾防成虫,每7~10d防治1次,连续用药3~4次,注意喷药时要喷均匀,叶片正、反面、下垂枝、内膛枝都应着药,以求取得最佳效果。
7、8月份蛴螬孵化后开始危害金银花根部,啃咬表皮面积较少,地上部植株只表现为生长缓慢或基本没有症状表现,难以观察和确定。只有啃咬面积大或形成闭环,秋天才表现为部分植株干枯或整株死亡,而且是金银花秋季落叶时间,极易误认为是正常落叶,第二年春天发新芽时,受害植株症状得以表现,但为时已晚,无法防治。
无法直接观察有无蛴螬危害,无法把握防治时期,而且地下害虫,药物防治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