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张海华 编辑 | 王芳丽
前几年秋天,在四明山中游玩时,曾路遇村民在卖刚从山里采来的一筐野生猕猴桃,其大小跟市场上卖的差不多。后来才知道,这就是鼎鼎有名的中华猕猴桃。这种猕猴桃在国内分布很广,在浙江的山区也不少见。很可惜,当时没有去附近山里找找,拍下野生状态下中华猕猴桃的照片。
2018年8月底,我去东钱湖附近的大嵩岭古道,在路边看到了一种很小的猕猴桃,长度只有1厘米多。果实为绿色,表面有不少黄色的斑点,还有一些毛。当时觉得惊奇,没想到有这么小的猕猴桃。10月上中旬,我两次去福泉山中寻找、拍摄野果,都发现了果实很小的猕猴桃。这种猕猴桃的外观跟上次在大嵩岭古道所见到的差不多,但个头似乎更小,其长度很少超过1厘米。随手摘一颗尝尝,咦!味道居然还不错!说实在的,原本我对这么小的猕猴桃并不抱多大希望,心想肯定是属于酸涩一类的。没想到,这种猕猴桃尽管个头极小,汁水却很足,虽说比较酸,但不涩,还有一种自然清新的鲜味。
这下我有点好奇了,这么“迷你”的猕猴桃,到底是什么猕猴桃呢?翻阅了手头有的《浙江野果200种精选图谱》和《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古田山册)》,这两本书中都记载了在浙江有分布的两种微型猕猴桃,分别是异色猕猴桃与小叶猕猴桃。书上说,这两种猕猴桃比较近似,比较明显的区别在于:异色猕猴桃的小枝上没有毛,果实长度为1.5~2厘米;而小叶猕猴桃的小枝、叶柄上均密生褐色短绒毛,果实长度为0.5~1厘米。如此说来,我在大嵩岭古道上拍到的应该是异色猕猴桃,而在福泉山中所见的则是小叶猕猴桃。
4月初,在马山湿地山脚旁的路边,我见到一株长得很繁茂的绿色藤本植物。从它上面垂下来一些外观奇特的紫色花朵,拍了几张照片后我想起来了,这种植物的名字叫木通,前几年我在台州的括苍山里也拍到过。木通的花有雌雄之分,雌花雄花都生在同一个花序上,雄花数量比雌花多,但雌花明显比雄花大。其3枚暗紫色的萼片有点像3把没有柄的小勺子,形状十分独特,让人过目不忘。
1 小叶猕猴桃 摄影 / 张海华
2 野生的中华猕猴桃 摄影 / 张海华
3 空心泡 摄影/张海华
4 木通 摄影 / 张海华
听熟悉植物的老师说,木通科木通属的植物,在浙江分布有三叶木通、木通(又称“五叶木通”)等,不过在宁波,木通较为多见,而三叶木通比较少见。两者的明显区别在于,木通的小叶有5枚,而三叶木通的小叶是3枚。后来,在大嵩岭古道等山路边,我都看到了木通(即均是5枚小叶的)。无论是三叶木通还是木通,它们的果实都形如缩小版的香蕉,可以食用,味道挺甜的,故有“野香蕉”之称。到了农历八月,成熟的果实外壳会裂开,露出白色的果肉,因此又得了“八月炸”的俗名。
到了夏末,在马山湿地和大嵩岭古道,我都见到了木通的果实,看着它们由青色变成浅黄,于是就期待着果实成熟裂开的那一天。到了9月底与10月初,原本想着中秋节都过去了,木通的果实应该可以摘来尝尝了,谁知过去一看,马山湿地的木通果实一个都不见了,而大嵩岭古道上原本有很多木通果实,我也只找到了一个。而且,这“硕果仅存”的宝贝还没有裂开,不过我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出于好奇,还是将它摘了下来,然后用刀将其剖开,尝了尝果肉。可能是未熟的缘故,味道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好。
植物爱好者“小丸子”在她的新浪博客中说,想要吃到三叶木通的果子可不容易,其中一个原因是“山中的鸟儿也知道这样的美味,天天在山里守着等它炸开呢”。在这里,我借用一下她对三叶木通果实的口感描述:“‘八月炸’的果实里面,是裹着黑籽儿的白色胶状物,形状就像剥开的香蕉。瓤肉乳白多汁,香甜滑嫩,清润香浓,味道有点象火龙果,但是,肉太少了,籽太多了……”
盐肤木 摄影/ 张海华
盐肤木 摄影/ 张海华
如果大家觉得上面两种野果还不够“奇异”的话,那接下来亮相的这一种,一定会让人觉得更有意思——那就是盐肤木。其实,盐肤木远比野猕猴桃、木通等植物常见,在宁波的山里可谓处处有之。但直到我在福泉山里亲口尝到了盐肤木果子的味道,才终于明白它为什么叫“盐肤木”。
9月,在马山湿地的山脚,我第一次见到盐肤木花的时候,就觉得好奇。无数黄白色小花,蓬松的一大束,既像是马尾巴,也像是扎得不很紧的扫帚。9月底,在很多地方都见到了这种树的果,自然也是蓬松的一大把;当然,单独的每颗果实都很小,呈扁球形,直径只有4-5毫米。一查,方知是这种植物是盐肤木(一说“盐麸木”),一种属于漆树科的落叶小乔木或灌木。《中国野菜野果的识别与利用(野果卷)》这本书上说“成熟果实可鲜食,或代盐、代醋食用”。于是,我采了果子尝了一口,结果觉得除了生涩以外,并没有什么味道,心想:这有什么好吃的?居然还能代替盐和醋?!
10月中旬,我和妻子一起到福泉山中寻觅野果。妻子忽然说:“那浅绿色的一大把,是什么果?”我凑近一看,心中也有点狐疑:看叶子与果子的特征,明明盐肤木,但这里的果子表面怎么裹了一层晶莹洁白的像糖霜一样的东西?于是,我摘了几颗放嘴里一舔,呀!真的是咸!哦不,咸里面还带着酸!咸酸的味道混在一起,有一种说不出的鲜!这下我恍然大悟,马上对妻子说:“我终于明白这为什么叫盐肤木了!原来这真是一种会长盐的树,果子上裹的都是盐霜!”
于是,我们两人摘了好些来吃,越吃越觉得生津止渴,回味颇佳。严格来说,我们不是在吃,而是在吮,因为我们品尝的只是果子表面的那层“盐霜”。有趣的是,这层“盐霜”,不会因为太阳暴晒而融化,但捏住果子的手指只要稍稍用力,它就马上化了。回家后继续查资料,得知盐肤木的果实可以入药,名为“盐麸子”,性凉,有生津润肺、降火化痰等功效。不过,我到现在还不明白这层“盐霜”到底是什么东西。我看到《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古田山册)》上称它为“白色蜡层”。
柘树果实 摄影/张海华
柘树果实 摄影 /张海华
那天尝了盐肤木的果实后,继续在福泉山中转悠,上山时倒没见到什么特别的野果,倒是在下山时,我眼前又是一亮:一棵小树上挂着几颗跟草莓差不多大红果,不知是什么好东西。凑近一瞧,这是一株落叶树,多数叶子已经凋零,上面挂的果也不多。果子呈深红色,表皮有很多皱褶,捏起来感觉软软的。当场用手机上的植物识别软件一扫,得到的答案是柘(音同“这”)树的果实,柘树是属于桑科柘属的落叶乔木(也有的呈灌木状)。
由于在野外,我不敢确认柘树的果实到底能不能吃,因此我采了一颗带回家。到家后翻书,确认这是一种在分类上属于“聚花果”的可食野果,其可食部位实际上为肉质花萼,“味腻甜,可鲜食或酿酒”。我这才放心地吃了这颗带回来的果实,细细一品,觉得跟桑葚的风味有点类似。
再一查,发现柘树真的全身都是宝。除了果实可以吃,柘树的根、皮还可药用,有清热凉血、舒筋活络的作用;其嫩叶可以养蚕;其木材质地坚硬细致,古代用来作制弓。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柘树也频频亮相,多数是“桑柘”联用。最早是在《诗经》中出现,《大雅·皇矣》这首关于周族的开国史诗中就有“攘之剔之,其檿其柘”之句。
又如唐代诗人贾岛的《暮过山村》 :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当然,最让人耳熟能详的,是晚唐诗人王驾的《社日》 :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看来,在古代诗人眼里,“桑柘”乃是乡野间最寻常的树种,倒是现在的久居城市的我们,由于跟乡土自然日益疏离,才觉得这些树木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