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伪劣商品盛行的原因与对策

2019-02-20 09:13曹代
中文信息 2019年1期
关键词:含义对策

曹代

摘 要:假冒伪劣商品的存在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我国也不例外。本文将首先解释什么是假冒伪劣商品,然后分析造成制假售假活动的原因,最后提出规制假冒伪劣商品盛行的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假冒伪劣 含义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1-00-01

假冒伪劣商品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它的盛行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而且也损害了相关社会主体的正当权益,破坏了社会秩序,阻碍了正常的经济、文化、政治和管理活动的健康发展。为了有效地制止这种现象,党和国家不仅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规,而且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真实结果却是收效甚微,制假造假活动仍然很严重。

一、假冒伪劣商品的含义

探究假冒伪劣商品的含义,需要从这四个字入手。首先,“假”=“伪”,指的是不是用规定的原材料或按照规定的生产工艺和方法生产而成的物品,如假食物、假药品等。此外,也指不是按照法定的规则制造的一些社会存在,如假币、假文凭等;“劣”则指商品的质量不合格或者存在缺陷,不能达到产品规定的成效;“冒”即冒充,指用假的冒充真的、用质量差的冒充质量好的、用次品冒充正品等。销售假、伪、劣商品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冒”,这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并存在交叉重叠的。[1]

二、造成制假造假的原因分析

1.消费者的求廉心理和辨别能力差

受我国历史传统和收入水平的影响,我国很多消费者,特别是落后地区或农村的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有求廉的心理,往往注重价格超过质量。此外,由于消费者与生产经营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因此大多数的消费者对商品品质缺乏辨别能力。追加廉价和不懂品质,这两点给制假售假制造了巨大的潜在市场。

2.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差

我国很多消费者在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很多时候是打掉牙往肚里吞,抱着花钱买教训、息事宁人的心态,根本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自我保护意识很差。

3.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我国虽然也相继出台了许多产品的质量技术标准,但由于各种原因,很多企业在生产时并不会严格执行国家技术标准。此外,正是由于平时的不重视,我国很多企业更不会对国际质量标准IS0900体系和ISO1400体系进行认识和了解,因此也导致他们产品生产把关不严,很多劣质产品流入市场。[2]

4.法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打击力度低

法制不健全、惩治力度轻是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法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维护市场秩序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相关法律条文不完善,存在一定的法律空白区域。惩治力度轻则表现在对违法制假售假的行为惩治力度太低,与对消费者的赔偿力度不够形成巨大利益差,违法成本低使很多无良商家知法犯法,致使假冒伪劣商品泛滥。

5.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地方保护主义是假冒伪劣商品生存的土壤和保护伞。[3]为了提高政绩,一些地方领导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会对假冒伪劣商品熟视无睹,甚至会开方便之门。此外,有些地方会建立地方进入壁垒,使当地假冒伪劣商品免受外部正品的市场冲击。这些扭曲的政绩观,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正当权益,并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危害。

三、有效规制假冒伪劣商品的建议与对策

1.提高消费者的辨别能力和打假意识

消费者作为假冒伪劣商品的终端,其自发的抵制是杜绝假冒伪劣商品繼续生产和流通的重要一环。首先,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要睁大双眼,辨别真伪,倘若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应当及时通过消协或3.15服务台寻求帮助,积极维护自身利益。其次,一些对假冒伪劣产品“明知故纵”的消费者,应当放长眼光,不要因为眼前的利益或一时的虚荣去纵容假冒伪劣商品的存在,要提高自己的打假意识,否则迟早会吃亏。

2.加强企业诚信教育,建立社会诚信体系

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和销售是企业诚信缺失的表现,要规制假冒伪劣商品的盛行,加强企业诚信意识是关键。企业诚信要求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主观上要遵循社会经济运行规则和社会道德价值观,不能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其他社会主体利益受损的基础上。建立社会诚信体系能有效提高企业诚信,而这其中建立企业征信体系是实现企业诚信的主要方式。通过建立企业征信体系,能够记录和披露企业是否有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从而提高企业违法的社会成本,其作用值得不断深入探讨。

3.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执法

健全的法律法规是惩治假冒伪劣商品盛行的有力保障。建立健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并通过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严格执法,提高企业或个人进行制假售假活动的成本,使他们从事制假售假这种违法活动所需要付出的成本远远高于合法经营的成本,能够从源头上减少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流通。

4.杜绝地方保护主义

有些观点认为假冒伪劣商品猖獗的根结就在于地方保护主义的严重,虽然这种观点有些绝对,但却也反映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要根除假冒伪劣产品,不治理地方保护主义是不行的。要杜绝地方保护之一,分析并区分不同种类的地方保护很有必要。对于那些长期形成的,财政主要靠制假来支撑的,制假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之路的地方,应当提高领导干部的能力,帮助群众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形成自己的骨干产业和特色经济,从而改变原有的生产模式;而对于那些纯粹是为了领导自身或亲朋的利益而进行地方保护的,那就应当马上制止,依法严惩。

小结

针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惩治,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点外,还有很多方法需要我们去发现。但总的来说,效果来自于实践,打击假冒伪劣必须付出实实在在的行动,需要国家、企业、社会和消费者群体合力,共同努力,才能收获确实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张继成,李光恩.“假冒伪劣”的形成机制及其鉴别原理——“假冒伪劣”之法律规制的前置性研究[J].北方法学,2017,11(04):5-21.

[2]张威.剖析假冒伪劣现象维护市场经济秩序[J].才智,2009(32):240-241.

[3]胡俊超.假冒伪劣商品存在的原因及治理措施[J].咸宁学院学报,2008(04):20-22.

猜你喜欢
含义对策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友谊的真正含义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把握实数的多重含义
虚荣的真正含义
关于“获得感”之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