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控诉……!

2019-02-20 20:35安德鲁·米勒(AndrewMiller)
财经 2019年4期
关键词:奴隶制特尔白人

安德鲁·米勒(Andrew Miller)

2019年的文化热点可能是关于少数群体和敏感主题的艺术作品,可能是关于奴隶制的小说,可能是关于难民的戏剧,也可能是关于同性恋的电影。相較于主题,艺术家的身份可能更受关注,或许作家是白人,也许导演是异性恋等等。长期以来关于文化挪用的争论也将达到高峰。

说起2018年最大的文学事件,卡尔·奥韦·克瑙斯果德所著体量庞大的自传体小说《我的奋斗》最后一卷出版算得上一桩。克瑙斯果德描写自己的生活时也冒了风险,包括苛待家人,愤怒的亲戚威胁起诉者等等。但肯定不会有人指责他挪用别人的历史。

现在作家如果口味太广泛,紧张的出版商和负面评论可能两面夹击。作家莱昂内尔·施赖弗在2016年一次演讲中就曾引起轩然大波。她说作家都是“偷窥狂、盗窃狂和自大狂”,还希望对文化挪用的焦虑只是“一时的风气”。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争议不仅在书籍方面。美国白人诗人使用非裔美国人方言写作,白人演出者在蒙特利尔的一场表演中唱奴隶制背景的歌曲,白人英国厨师推销牙买加主题食品,还有高中生穿着中式礼服参加犹他州舞会。2018年在Twitter上,种种现象都激起了关于文化挪用的大讨论。抱怨声中也存在合理的担忧,例如艺术家要勤于研究,避免给人留下懒惰的印象。

然而,认为描绘异国他乡或不同人群就是知识殖民主义的看法非常愚蠢。如果连男人向女人吹口哨都要禁止,也就不会有《包法利夫人》和《安娜·卡列尼娜》。界限究竟在哪?英国女作家希拉里·曼特尔撰写了有关都铎王朝时代权臣托马斯·克伦威尔三部曲,最后一部即将发布(之前两部都获得了曼布克文学奖)。没人指责曼特尔挪用了克伦威尔的生活和严酷命运,但也可能是暂时没人站出来。

彻底避免挪用的话,克瑙斯果德的终极主题(自己)成了唯一安全的内容。因为探究他人生活和视角的艺术和文学均已遭到否定。艺术界发出如此绝望的建议背后,是对人性深层的绝望,相当于断定不同的人之间彼此分殊,以致无法理解也无法描述别人的经历。

够了。2019年还会有更多的争议。但抱怨文化挪用开始有些无聊了。

猜你喜欢
奴隶制特尔白人
名人名言
希拉里·曼特尔“克伦威尔三部曲”的民族共同体形塑
白人的暴行是如何将昔日被奴役者在重建时期争取到的进步变革一手粉碎的 精读
充满活力的视觉诗一一艾特尔·阿德南作品欣赏
新西兰杀戮事件凸显白人极端主义在全球影响之广
影史上第一个黑人与白人接吻的镜头,是他剪辑的!
白癜风女孩尚特尔:用“缺陷”征服美国时尚界
压迫、复仇与融合
毛塔奴隶竟支持奴隶制
君主制、奴隶制和帝制的根基 社会不平等的缔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