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连杰、吴京等动作明星的经历相似,张晋同样自幼习武,在国内的武术比赛中成绩斐然,退役后转战电影行业。不同之处在于,从幕后走到台前,从配角走到主角,张晋花费的时间要比许多同行长很多。
张晋1974年生人,9岁开始习武,11岁入选四川少年武术队,19岁获得全运会八卦掌、枪、剑金牌,21岁获得国家武英级运动员的称号。在做武术运动员期间,张晋可谓顺风顺水。但生活的顺遂无法掩饰训练的乏味。张晋始终无法忘记,自己最初是因为喜欢功夫电影才选择习武的。
1998年,张晋退役。他放弃了做武术教练的机会,加入袁和平的“袁家班”,改行做武替、武术指导,“去寻找自己的梦”。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幕后、配角生涯。
2015年的电影《叶问3》中,张天志(张晋饰)是叶问(甄子丹饰)要面对的通关Boss,而两位演员其实多年前就已经有交集。2002年,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英雄》中,甄子丹饰演大侠“长空”,张晋则是当时甄子丹的“专替”。
从不露脸的替身,到惺惺相惜的对手,张晋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终于为自己挣到今天的位置。用张晋自己的话讲:“电影里很多东西是我用命拼回来的。”
张晋不只曾出现在《英雄》的幕后班底中,他还曾在《卧虎藏龙》中担任章子怡、杨紫琼的替身,为《霹雳娇娃2》和本·阿弗莱克主演的《超胆侠》担任武术指导。作为演员,张晋曾出演过《萧十一郎》、《水月洞天》、《爱情维修站》等影视作品。很多年里,张晋只能拿到一些“小孩、跟班或者别人的弟弟”这类的角色,很难给观众留下多少印象。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句话是电影《一代宗师》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台词,而《一代宗师》正是张晋表演生涯的转折点。他凭借这部电影中“马三儿”的角色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从前别人介绍他,常说他是“蔡少芬的先生”,《一代宗师》之后,演员张晋在观众心中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
“为什么武术叫功夫?功夫其实就是时间。”
“马三儿”之后,张晋代表性的角色一个个涌现:《杀破狼2》饰演黑心监狱长高晋,结尾大战中一个抱臂凌空闪躲,瞬间盖过吴京和托尼·贾的风头;《叶问3》中出演咏春拳的另一位传人张天志,一度撼动叶问咏春正宗的地位;《狂兽》饰演热血警探西狗,首挑大梁的张晋不讲废话,浑身煞气打满100分钟,让影迷过足眼瘾……
在《叶问外传:张天志》中,张晋的角色进入片名,“毁灭者”戴夫·巴蒂斯塔、托尼·賈、杨紫琼等动作明星都来给他配戏。习武超过30年,在电影行业熬了近20年,可以说张晋的功夫早就成了,也可以说他的“功夫”终于成了。
在接受媒体采访的过程中,当被问到“你算一个大器晚成的演员吗?”张晋犹豫了一下,给出了否定的回答:“如果大器晚成是指年龄的话,我觉得还行,男人四十多岁也还不算太晚。如果指心态的话,我觉得更不算大器晚成了,我现在还有很多东西都不会呢。”
上世纪90年代你拿过好几个武术冠军,退役后完全可以去做教练,为什么选择转行做武行?
张晋:我是因为看了功夫电影才去练了武术。所以当我经过了近二十年的专业武术训练,我觉得应该去考虑一下自己真正喜欢的梦想了。
专业武术的训练过程是很乏味的,每天重复做同样的事情,训练场、房间、食堂、澡堂……我就觉得这个不是我要的将来。
我打了两届的全运会,一届是4年,两届就是8年。打全运会之前我已经准备了好几年。所以整个过程已经有十几年。我的使命应该是完成了。所以我就申请退役,去寻找自己的梦。
你刚刚踏入电影行业时,主要是在幕后工作,做武替、做武指,这个过程应该蛮辛苦的吧?
张晋:说实话,刚开始是没办法。这行跟我想象的差很远,到了电影圈子里面才会觉得。从幕后走到幕前,只是一个字的差距而已,可是很难。我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没有这个机会,只能选择做幕后。
累、苦,还有危险性,天天都有。武术组,肯定是有武戏才开工嘛,那一到武戏的时候这些累、苦和危险每天都在伴随着。
好像有时候我做替身,有一些炸点,你从炸点跑过去的时候,如果炸点炸得不准,肯定会炸到你。如果炸点离你太远就太假了。你的工作就是在危险当中奔跑。
你做武替的阶段拍过很多大片,比如说《卧虎藏龙》、《英雄》,当你看到银幕上很多动作是你做的,但观众不知道你的存在,心里会有失落吗?
张晋:刚入行的时候可能会有这种感觉:我做的,可是观众看不到。后来我就觉得只要把工作完成好就够了,算是我自己心里面的一种荣誉感吧。包括现在我去完成一些高难度的动作的时候,我也有一种成就感,也会心里痒痒地说:这个动作我想去完成。人可能到了某个地步,就会有一种想去征服一些东西的感觉。
幕后工作这么辛苦,出头的机会也不多,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张晋:我会继续坚持下去是因为,我只要不离开这一行,我总有一天会有机会做我想做的演员。自我催眠吧算是。我觉得好像总是有机会的,但如果我不做了,不坚持,我改行了,就肯定没有机会。
你先是在内地学习武术,然后去香港发展,后来又去了好莱坞,在外面打拼了好多年。这种四处漂泊的经历是不是也不太好受?
张晋:确实要不断地适应新东西,还是有一些困难的。最明显的就是语言不同,然后文化不同。生长的环境、思想不一样的话,很多简单的事情都觉得不理解。
我去香港生活的时候就有点不适应了。我方向感特别差,开车的时候走错了,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大家相处的方式跟我们内地也会有一些区别。就好像我刚开始去香港的时候,吃饭都是AA制,在我们这边就是谁的局谁买单。而且我们这边吃完饭,对方买完单你也很少说声谢谢,大家都是哥们儿,可能都放在心里边。但那边会是一种礼貌,谁请吃饭会对谁说声谢谢。这可能是一些小的东西。
后来我去国外拍戏,刚开始还是语言的问题嘛。跟演员训练的时候,你必须要了解那些专业术语,然后马上去跟翻译学,把单词抄下来学,这样起码在工作上不会有太多障碍。然后再去学那些生活当中要用的单词。我觉得我的适应性还是比较强的。如果我喜欢的,我会学得比较快。
大家都说,重庆人很有闯劲,你觉得自己是个很有闯劲的人吗?
张晋:我没有觉得这些对我来说是很重大的选择。可能我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没办法,就只能这么走。
就好像我决定不做运动员的时候,我不会其他的,只会武术,我总不能去卖艺吧。如果我不喜欢再练下去或做教练,拍武戏就是最适合我的。然后我结婚了,我媳妇在香港,她如果不愿意到这边来的话,那我就过去呗,也没得选择。后来去国外拍戏也是别人选到我了,我觉得挺幸运,就去了。
我不會恐惧太多东西,也不是去外星,都在地球上,我肯定能适应。就是可能有些东西刚开始是比较困难的,真的。包括我之前去好莱坞拍戏,我也想留在那边,也有人留我在那边。可是做什么?做幕后,做武术指导,或者做替身。
有人告诉我,如果你那个时候留在那边做幕后的话,你就更难从幕后走到幕前了。一个亚裔或者华人演员想要在好莱坞的电影里占很重的戏份的话,你必须在华人的圈子或者国内已经有很高的知名度。你直接去好莱坞,什么成绩都没有,别人凭什么用你做演员?所以我也没得选择,就回国内做演员,哪怕是从小演员开始。
你开始做演员后,也不是一下子就做了主角,有很多年都是在演一些配角。在这个阶段,你是什么样的心态?
张晋:这个过程是有点长,但是我也没有觉得有多难受。第一部电视剧演下来,我最大的感觉是我终于可以说台词了。当然我想一上来就做主角,可是我觉得这种事应该不可能发生在我身上。
就算我只演了一个小角色,我也觉得挺满足的。而且那些导演会认为,你没学过,但表演还可以嘛,不是那么业余嘛,虽然也不是那么专业,但起码在镜头前面不会掉链子。导演就觉得,下部戏可以再找你。
最近几年你主演了《一代宗师》、《杀破狼2》等好几部反响很好的电影,同时也开始在《叶问外传:张天志》、《狂兽》等电影里担任男一号,你觉得自己算是一个大器晚成的演员吗?
张晋:如果大器晚成是指年龄的话,我觉得还行,男人四十多岁也还不算太晚。如果指心态的话,我觉得更不算大器晚成了。我现在还有很多东西都不会。我特别喜欢研究拍戏,越学越觉得有意思。如果我觉得什么都会了,坐在那就感觉自己特厉害了,那可能就算晚了。
我不管别人怎么认为的,我想说动作演员的打戏也是在表演。为什么在学校学表演的时候,除了练台词,还要学肢体表演呢?还要模仿动物呢?甚至于去模仿一些机器都有可能。肢体表演肯定也是表演,区别只是你的肢体表演是功夫或其他的动作。如果我的肢体还可以表演的话,我会一直演下去。
在你塑造的角色里面,反派角色很多,你生活中是什么样的性格?
张晋:应该是反差比较大的。我也不想用害羞来形容自己,生活中的我比较内向吧,也不是太主动,狠的话就更不会了。我觉得只是角色需要,毕竟我从小练武术,可能那个眼神、力量、速度、狠劲还是有的,但是我并不会把它放在我的生活中。
有的导演找演员是因为看了你的一些作品,有一些眼神或者是表演的东西可能符合他的角色。但他并没有看到你的另外一面,所以演员有时候要去发掘自己的另外一面。就好像我在演《一代宗师》之前,都是演一些小孩、跟班或者别人的弟弟,很年轻的角色,突然有个导演让你去演一个师父级的人物,后边跟着徒弟的,我自己都没发现我有这种潜力。
你从事电影行业这么多年,拍电影这件事情在你的人生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份量?
张晋:电影对我来说是家庭之外最重要的,因为我必须说在我的生命里面还是家庭最重要,但是家庭之外,我觉得应该电影是最重要的。
你能看得出我在电影里面体现的很多东西是用命拼回来的。如果没有那种重视或者激情,我估计很多东西我是不会去冒险的,我也不会去吃那个苦。说实话现在拍动作戏一样很辛苦,包括我现在就算做了主角,也一样是要去卖很多力气,或者去冒很多险。电影对我来说是很重要,我才会去做这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