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在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的临床效果

2019-02-20 23:10:33曾淑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年14期
关键词:风湿性瓣膜置换术

曾淑玲

(泉州市光前医院,福建泉州362000)

风湿性心脏病,也称“风心病”,主要由于风湿热活动引起的心脏瓣膜病变。患病初期症状不显著,后期表现为下肢水肿、咳嗽、乏力、心慌气短等心功能失代偿的表现[1]。目前对不宜行瓣膜修补术患者进行瓣膜置换术,治疗效果效果显著。为了提升患者术后康复速度及生活质量,本次选取64例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探究康复护理模式对其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进行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男女患者分别为17例、15例,年龄21~63 岁,平均(45.38±18.57)岁;其中心脏分级:Ⅱ级11例、Ⅲ级10例、Ⅳ级11例;观察组患者男女患者分别为16例、16例,年龄22~64岁,平均(46.28±18.34)岁;其中心脏分级:Ⅱ级12例、Ⅲ级9例、Ⅳ级11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内容知情同意;本次研究符合医学伦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①保持病房空气清爽,并根据情况调整病房温湿度至适宜状态;②主动与患者沟通,询问其不适感;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如出现异常及时汇报医师处理;③注意患者感染,遵医嘱予以抗生素抗感染,并根据并发症情况予以相应治疗方法;④与患者家属沟通,使家属增加对患者的理解与支持,并根据患者术后心理状态,通过对其鼓励、安抚等方式患者不良情绪,提升对护理治疗的依从性。

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康复护理模式:(1)护理人员根据患者个人资料以及与其沟通结果,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

(2)身体康复训练指导:①术后1~3d,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之后,拔出气管插管,将其从ICU转到普通病房,待其血压、心率平稳后,帮助并指导患者翻身,并对其受压皮肤按摩,避免压疮;②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吸气、呼气时使心脏横膈膜上下移动,增加体内气体交换,同时增强心脏功能;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并反复练习,将气管内痰液有效排出;③指导患者肢体功能活动,即从肢体远端到近端进行指关节屈伸、腕(踝)关节顺、逆时针旋转、肘(膝)关节的屈伸及抬臂(腿)动作;④指导患者从卧位逐渐变为坐位帮助创口引流,可增加病床角度,每次15~30°,直到90°为止,鼓励患者独立坐立,并鼓励其自己刷牙、洗脸、进食;⑤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各项康复内容锻炼时间及频率;⑥术后3d左右拔出心包纵膈引流管后,指导患者下床运动,以扶床边独立站立到缓慢行走,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下床运动时间,并对其多加鼓励;⑦在康复锻炼过程中,如患者出现心慌、胸痛、呼吸困难等情况,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卧床休息。

(3)出院前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及心理康复干预,即疗程用药不可随意增减,提升患者对健康生活的向往,可提升其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

(4)指导患者出院后饮食及运动,即避免摄入高热量食物,进行有氧运动以增加体内血液循环,提升护理效率;同时为患者留下科室联系方式,如有疑问及时沟通。

1.3 观察指标

护理效率:显效:心脏分级提升至1级或提升2级;有效:心脏分级提升1级;无效:心脏分级未提升或加重;有效率=显效+有效。

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饮食、疼痛、睡眠、运动、疲劳情况并进行打分,每项满分为5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率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96.9%大于对照组78.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s)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t值P值例数(n)3 2 3 2饮食2.6 1±0.5 7 4.5 7±0.3 1 1 7.0 8 8 0.0 0 0疼痛2.2 4±0.3 4 4.2 8±0.3 6 2 3.3 0 5 0.0 0 0睡眠2.4 5±0.6 1 4.8 8±0.0 7 2 2.3 8 8 0.0 0 0疲劳2.1 8±0.4 2 4.5 9±0.2 9 2 6.7 1 1 0.0 0 0运动2.3 1±0.5 3 4.7 6±0.2 2 2 4.1 5 2 0.0 0 0

3 讨 论

风湿性心脏病是由甲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表现为以二尖瓣最常见受累,以及三尖瓣、主动脉瓣中出现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初期症状不明显,后期表现为心慌气短、眩晕、吞咽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心失代偿表现,严重者可能发生猝死[2]。对其治疗可选用二尖瓣闭式扩张术或人工瓣膜置换术[3]。其中瓣膜置换术对无法修补的瓣膜进行切除及置换,能显著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相对于常规护理而言,在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实施瓣膜置换术病人加强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康复速度。在康复护理中,以患者生命体征稳定为前提,通过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训练过程;呼吸方式即咳嗽方式的指导,可以帮助患者提升心肺水平;肢体康复的指导,可以提升患者肢体协调能力,使其可尽早实现生活自理;出院前用药指导、心理指导、饮食指导以及运动指导可以帮助患者在出院后仍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提升心脏康复水平,同时患者有疑问时随时对护理人员电话咨询,可降低患者不安情绪,提升对护理治疗的依从性,提升护理效率,并提升自身生活质量。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经康复护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6.9%高于经常规护理的对照组78.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从术后生活质量上来看,观察组患者的饮食、疼痛、睡眠、疲劳、运动等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综上,对于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开展康复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理效率,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风湿性瓣膜置换术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心瓣瓣膜区流场中湍流剪切应力对瓣膜损害的研究进展
“烂”在心里
大学生(2017年10期)2017-10-23 18:35:06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药物水杨酸钠与5%碳酸氢钠耳静脉注射治疗猪风湿性后肢瘫痪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44
蒙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101例疗效观察
蒙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尿酸与CHADS2CHA2DS2-VASc评分的关系
美托洛尔在风湿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