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传播语义障碍问题研究

2019-02-20 16:26金丹阳马明昊
视听 2019年3期
关键词:传播者语义符号

□ 金丹阳 马明昊

沟通障碍有三种类型,分别为个人沟通障碍、物理沟通障碍和语义沟通障碍。其中语义沟通障碍主要指因传者和受者对语义的不同理解而引发的沟通障碍。在媒体传播中,语义障碍问题也时有发生,导致了传播效果和传播走向的改变。

一、媒体传播语义障碍的产生

信息沟通的符号多种多样,如语言、文字、体态语言等,这些符号通常有多种含义。人们必须从众多含义中选择一种,一旦选错,就会产生语义障碍。

语义障碍的产生首先源于符号本身的问题。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决定了语言符号在传达信息时只能表达出所指的心理现实的部分含义,无法展现全貌。语言符号的三个重要的语义特征,即主观性、概括性和静态性,也是产生语义障碍的内在原因。语言符号的主观性指符号表达的意义具有说话人的主观性,符号是人主观化之后的产物。由于这种主观性我们可能会对一个对象贴上各种标签,随意用符号赋予其主观意义。概括性是指语言符号在表意时只能代表一个概括性的概念。这就导致语言符号只能概括出一类事物内部普遍性和一般性的特征,而把具体的事物所具有的特殊性忽略。语言符号的静态性指语言符号作为一个系统是稳定的、静态的。但实际的言语交际和语言环境是动态变化的,处于实际中的语言符号的代表意义也是不断变化的,语言符号的静态意义和表达的动态意义的差异就会造成语义障碍。

从信息传播角度看,信息沟通出现障碍来源于传播者、受传者和传播渠道三方面的原因。在媒体传播之中,传播渠道已经是可实现有效运作的,所以主要从传播者和受众来寻求原因。媒体传播中的语义障碍可分为自觉使用的语义障碍和未察觉的语义障碍。自觉使用的语义障碍即由于传播者的主观意愿,利用语言符号制造语义障碍。未察觉的语义障碍主要来源于传播者的传播能力欠佳,在传播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语言符号的特性与受众的认知因素,通过对语言符号的不当使用无意识地制造出语义障碍。从受众的角度思考,主要是知识经验的局限和个性因素的原因造成符号认知上的偏差。受众间的文化差异、代际差异、行业差异以及性别差异等都可能造成对符号的不同理解。对于一些新兴词汇,如pick、吃鸡等,长辈等在理解上就会具有一定难度。一些专业术语、行业用语,如ICT(信息通信技术),专业以外的人很难读懂。个性因素包括受众个人的偏见、情绪化解读、刻板印象等多个方面。例如有些餐厅的食品安全问题遭到曝光以后,部分受众会产生外面的餐厅都不卫生的印象,拒绝在外吃饭,这就属于受众方面的夸张解读,认知上产生问题,进而引发语义障碍。

二、媒体传播常见语义障碍现象分析

在语言学中,交际形式分为语言形式和非语言形式。语言形式是使用语言符号进行言语交际表达。各种形式的媒体在传播过程中,语言符号都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大众传播中的语义障碍主要由词语引起。

由词语引起的语义障碍中,冰山现象在媒体上是最易出现的一种。冰山现象指传播者通常不能传达出全面完整的事实,受众获知的只是信息所呈现出来的意义提示的部分,只是事实的某个方面而非全貌,从而把语言符号所表现的部分当作对象的全部。朋友圈里经常有长辈转发的《抗癌干货精装版:多吃一口、离癌更远!》一类的养生信息,就是冰山现象。我们都知道食用任何一种食物都应适量,过多或过少都可能会造成某种能量元素的不平衡,而标题中所说的“多吃一口、离癌更远”只表现出特定食物的抗癌功效,文章中也未提示读者不要过多食用同一种食物,应该注意饮食均衡、营养搭配,读者只接收到“多吃”的片面信息。

标签化现象是指在传播当中传播者倾向于给对象贴上某种符号化的标签,掩盖了对象的具体性和差异性。这种将一类对象附着上表象的典型特征,从而忽略了个体差异性,就会导致语义障碍现象的出现。“标签化”引起的语义障碍在媒体传播中十分常见,富二代、官二代一类的×二代标签就是典型的例子。由于近些年来关于×二代的负面事件和负面报道频发,×二代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大多是纨绔子弟、生活混乱等。如“身价超两百亿!富二代男星酒驾被捕驾照当场吊销”这样的标题,一部分读者会下意识地迅速代入对富二代这一群体的标签化印象,但是这种印象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富二代。再如城管,由于长期负面新闻的印象累积,城管总是让人联想到暴力、蛮横等。

两极化现象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语义障碍现象,是指在表达的时候把语言符号放置在两极化的框架之中,因此掩盖了对象的连续性和多样性。语言符号的意义表达向两个极端靠拢,就会使信息接收者产生非此即彼的理解偏差。如凤凰财经的《中国380万癌症患者:要么走私买药,要么没钱等死》一文把中国癌症患者群体划成两个极端对立面。可事实上中国的癌症患者并非只有这两种状态,相当一部分患者可以通过正常的渠道和保障来治疗疾病。上文的极端化表达,完全忽略其他情况,让受众不自觉地陷入文章营造出的两极化框架之中。在这种传播之下,受众想要实现客观准确的认知有很大的障碍和难度。

隐晦表达就是不采用直接具体描述的表达方式,而用隐晦曲折的语言符号去表现对象,这种表达方式可以很好地缓解言语交际上的尴尬,这也与我们委婉化的言语习惯有关。当遇到有些敏感话题时,难以描述或描述起来太过冗余,传播者往往会采用隐晦的表达。而隐晦表达在大众传播领域也经常使用,最典型的一种就是在传播出现的“你懂的”。华商网的文章《吉祥村,你懂的》就是用了隐晦表达的方式,吉祥村混乱敏感,标题中的“你懂的”委婉地表达了这层含义,避免直接戳破。但是这种隐晦的表达有时也易造成受众的不理解,对于不了解吉祥村的受众,这样的隐晦表达就会让他们云里雾里。

由体态引起的语义障碍也经常出现,尤其以视媒居多。视媒最显著的特征是具有传播视觉性,也就为非语言形式的副语言体态语提供了施展的空间。在视觉性的传播过程中,主持人的体态语表达举足轻重,一旦使用不当就有可能会造成语义障碍。如果主持人的动作手势幅度过大或过于频繁,就会给观众杂乱之感,影响语义接收。动作过少幅度过小会削减体态语的表达效果,造成传播语义模糊。除此以外,新闻节目中的播音员通常是近景画面,面部小动作过多会给受众接收信息造成干扰,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加大了观众准确接收信息的难度。

三、媒体传播中对语义障碍的利用

在媒体传播中,有一部分的语义障碍是媒体传播者自觉使用,甚至是刻意制造的,并对语义障碍加以利用,以实现媒体的传播意图。

(一)引导舆论

媒体在报道中,可以只对事实进行有选择的展现,让受众只了解到事情的部分真相,根据这些部分真相所指引的方向展开思考,这也就是媒体利用语义障碍的冰山现象进行舆论的引导。2017年9月的陕西榆林产妇跳楼事件中,大多数媒体在报道中选择重笔墨呈现医院说法,隐藏或淡化了家属方的说法,并且根据医院披露的视频截图中孕妇朝着家属下跪这一动作,成功将舆论引导向对男方家庭的斥责上,尤其是一些自媒体以此制造话题,出现《我把你当老公,你把我当子宫》等极具煽动性的文章,一时间网络上对婚姻、女权等问题的讨论热度极高。事实上,这类文章只向受众传达了片面信息,却让受众认为这就是全部真相,以此引导了舆论走向。

(二)制造谣言

部分媒体在传播中会刻意断章取义,只呈现出冰山一角,甚至借一个点进行夸大和想象,报道虚假新闻,也就产生了谣言。微博上曾有一条关于谢娜的新闻,写谢娜对于刘烨已经释怀,称“只要他不躲我,我都会去找他”,并配以几张有字幕的视频截图。当事人谢娜通过微博解释,记者当时的提问是“是否会去见何老师”,谢娜的话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与刘烨毫无关系。媒体这种截取部分话语强加到其他人物身上的行为,其实就是利用语义障碍的冰山现象造谣传谣。此前网上传出“刘强东将开除一半员工”的新闻也是媒体断章取义的结果。刘强东的原意是:“京东如果大规模使用人工智能,一半员工今天是不需要的。”媒体利用最后一句话大做文章,钻语言的空子,制造出了谣言新闻。

(三)吸引关注

媒体在传播中希望抓取受众的目光,扩大传播范围,一部分媒体会选择制造并利用语义障碍来吸引更多关注。有些媒体在报道或节目中会刻意为某种现象或某个群体打上“标签”,“标签”的出现本身就是由于某一类事物的特殊性。大众传播中,受众对这种拥有特殊色彩的“标签”会自然有一种猎奇心理。此外,一些节目的后期会利用对画面的剪辑将原本毫无关联的事件进行串联,强行构造出一个全新的逻辑关系。很多节目会通过剪辑制造出冲突与矛盾点,并将冲突片段进行大规模传播形成热点。如在节目中,在人物A说话或表演时迅速切到人物B不耐烦的表情,观众会感受到B对A的厌恶,然而真实的情况是两个人的行为并不发生在同一时间点,可是节目制作方通过有意识的剪辑将两者的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行构造出因果关系,刻意制造出语义障碍,给观众输入了虚假印象。

四、媒体传播语义障碍的改善和应对

在言语交际中,语义沟通障碍的出现会影响交际双方的沟通质量,无法达到预期交流目标。大众传播涉及的人群范围更广,语义障碍造成的影响十分严重。大众传播中的语义障碍问题应该从媒体和受众两方面来寻求办法。

媒体是大众传播中最主要的信息传播者,媒体人员的传播能力和传播观念尤为重要。语言学家格赖斯提出过一个人们在谈话中应该遵守的“合作原则”。首先是量的准则,即所说的话应该满足交际所需的信息量,同时也不应超出交际所需的信息量。媒体在提供信息的时候应该注重对信息量的把控,言说过少可能会造成冰山现象,言说过多则容易表达混乱。第二是质的准则,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媒体应该恪守讲真话的基本原则,同时对信息也需要有辨别能力。第三是关系准则,即说话要相关。媒体在进行报道时,应该时刻围绕中心事件或中心主题,不相关信息的出现可能会使受众将其与中心事件进行关系联想。最后是方式准则,说话要清楚、明了、简练、井井有条,避免晦涩和歧义。媒体在对语言符号的使用上应有准确认识,增强自身传播能力。

除了媒体的努力,受众也应该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增强对语言符号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同时应保持认知态度的冷静客观,避免盲目从众,避免情绪化思考问题,避免刻板印象和固有成见。由于语言符号的主观性、概括性和静态性以及符号使用者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语义障碍是必然存在的,无法完全消除。但是我们应该尽最大的可能改善语义障碍的情况,尽量减少语义障碍问题的发生,规避由于语义障碍而带来的不良影响。

猜你喜欢
传播者语义符号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学符号,比多少
语言与语义
“+”“-”符号的由来
引导者 传播者 担当者——新年寄语《人大建设》
让我们都成为直销正能量的传播者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社会”一词的语义流动与新陈代谢
“吃+NP”的语义生成机制研究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