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诺日吉玛》的影像符号意义分析

2019-02-20 16:26常海齐
视听 2019年3期
关键词:战争符号草原

□ 常海齐

一、电影与符号学

电影《诺日吉玛》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的诺门罕之战为背景,讲述了一位蒙古女性诺日吉玛不顾立场,拯救苏联士兵瓦西里和日本士兵阿萨努的生命,最终用包容和爱化解双方仇恨的故事。该片没有运用太多正面叙述战争的镜头,而是以另一种视角去呈现和呼应影片关于战争残酷的本质以及人本善的主题意义。

在符号学的理论中,所有的传播形式都可以分割成个别的意义单位,它们可以从各自的特征加以研究①,电影也不例外。索绪尔曾提出,符号包括两个部分:能指和所指。能指是符号的物质层面,如电影中的画面镜头等;所指是能指所代表的意义,它可以是一个概念、一个物体或一个视野。②例如在影片《诺日吉玛》中出现的生死之恋树,它是一个能指,其直接所指是这棵树的物理存在,间接所指是这棵树的象征、隐喻或现实的意义。树既象征着女主人公诺日吉玛与杭盖之间的爱情,也象征着战争的伤害性。皮尔斯就曾根据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把符号分为三个主要的类型:指示符号、图像符号、象征符号。这三种类型在电影的很多情况中是彼此包含的,如草原上的蒙古包,它属于图像符号,是蒙古人民居住的地方,也是象征符号,代表着草原文化。由于电影是由多种符号组成的,具有综合性,从电影中的视听语言要素入手,能更好地对影像符号意义进行分析。

二、电影《诺日吉玛》中的影像符号呈现

(一)电影中的视觉符号

1.蒙古包与蒙古袍。蒙古包是游牧民族特有的居住方式,它也是草原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由于战争,影片中的牧民们决定转移,但是唯独诺日吉玛坚持留下,守护这片她爱的人们生活的地方,她的家园。在蒙古包里,她将一位右臂受重伤的苏联士兵瓦西里和一位右腿受了重伤的日本士兵阿萨努救活。其间,这三个来自不同民族、具有不同政治身份的人之间发生了许多冲突和欢乐的故事。蒙古包的外形特征是圆形,它象征着一种圆满和完整,这与剧情的结局巧妙照应,是诺日吉玛用真诚化解了瓦西里和阿萨努之间的仇恨,使得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和谐。蒙古包既是物质层面的家,同样也是精神层面的家,这就很好地体现出蒙古包温暖的归宿的寓意。

蒙古袍也是草原民族的标识符号之一。影片里的一个精彩片段是日本人与苏联人穿上了女主人公为他们缝制的蓝色蒙古袍。蓝色是蒙古民族崇尚的颜色,代表蓝天,象征着蒙古族人民宽广的胸襟。而这里的蒙古袍已不单纯是一个图像符号,呈现一个民族的身份,它更象征着包容有爱的民族精神。蓝色的蒙古袍本是为杭盖准备,但是当诺日吉玛为日本士兵与苏联士兵穿上后就更具有深意。其一,包含了诺日吉玛对杭盖的思念之情;其二,表现了诺日吉玛纯朴、美好的心灵;其三,是瓦西里和阿萨努自身立场的改变,被救之前他们心中只有敌我双方的愤怒,被救之后愤怒逐渐被女主人公的善良所感动和消解,直至原谅对方。因此,身着蓝色蒙古袍的他们也象征着他们从外表到内心被草原民族精神洗礼的过程。总之,蒙古袍与影片所要表达的追求和平,赞扬美好心灵的主题内涵形成呼应。

2.武器。影片中出现的主要武器就是日本士兵阿萨努的刀和苏联士兵瓦西里的枪。刀与枪本来是战场上用的武器,代表着对立性和对抗性,但是当刀枪出现在了非战场的现实生活中,就有了更深刻的内涵。首先,影片营造了一个静谧的草原环境,但刀和枪的出现很明显地打破了这种和谐。其次,它强化了两国的冲突与敌意,使这种对抗性更加被放大,并烘托出了战争的残忍。影片里情绪最激烈的片段是诺日吉玛看见他们互相伤害,一气之下将枪砸坏扔进土坑里烧掉。诺日吉玛对他们说:“父母养育你们就是让你们杀人的吗?”③在诺日吉玛心里,生命是最珍贵的,她不愿看到生命遭受伤害。因此刀枪在这里象征着战争的本质,对人类无尽的伤害,同时也隐喻了对和平的向往之情。

3.人与动物。草原民族与自然一直和谐相生,在他们眼中万物都值得尊重和爱护。如电影中诺日吉玛救护被炸弹伤害的牛群,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喂养羊儿和马驹等场景都表现了草原民族对生命的敬畏、爱护态度。当然女主人公出于本能地挽救两国的士兵也是草原民族所崇尚的精神所在。诺日吉玛展现出了草原人民有爱、包容,心胸比草原还要宽广开阔的一面。正如巴音导演在一次采访中所说的:“我觉得只有在这样的层面上,我们才把战争的意义升华了。同在一片草原,同在一片蓝天,不管是否处于战争,不管敌我双方,生命总归是平等的,生命总归是值得尊重的。”女主人公诺日吉玛跟动物都能相处得非常和谐,更何况是跟人类同胞呢。④影片通过一个蒙古族女性的形象来表达这样的生命观令人深思。

4.彩绳与生死之恋树。在电影中,青年时期的诺日吉玛在生死之恋树下为杭盖亲手编了一根彩绳作为他们爱情的信物。彩绳在电影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是杭盖奔赴战场之前,另一处则是电影的结尾,当时诺日吉玛坐在山丘上望着远方,在她的身后出现了一个拄着拐杖,辫子上扎着彩绳的男人,诺日吉玛问他:“战争结束了吗?”紧接着画面中的男人消失了。结尾处的彩绳具有多重象征意义。首先,它是人物杭盖身份的标识;其次,通过男人消失、诺日吉玛的问题没有得到回应这一情节,又暗示了战争并没有结束,体现出女主渴望战争结束的心愿。与此象征意义相似的是剧中出现的两棵互相依偎的树,叫生死之恋树,它见证了诺日吉玛与杭盖的爱情,也见证了这片家园在战争中经历的兴衰。影片中有一句台词:“它的一半却枯干了,它叫生死之恋树。”可见,树的繁茂与枯萎直接反映着战争的破坏性,正是由于战争,杭盖离开了这片草原,也正是因为战争,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不得不转移到别的地方,战争使得人们彼此分离和互相伤害。树是生命的延续,也象征着战争的灾难性。

(二)电影中的听觉符号呈现

声音是电影文本中重要的听觉符号,日本电影导演黑泽明曾经说:“电影的声音……不仅加强,而且数倍地放大影像的效果。”从符号学角度来看,声音有一定的表意功能和象征作用,或影响叙事,或表达情感,或烘托气氛,总之,它在电影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积极地影响观众对影像的诠释。

1.人物语言。语言是符号的组成,它能构成一种交流。影片中包含蒙古语、日语、俄语三种语言,每种语言都代表着国家和民族,具有政治性,语言的差异并没有阻碍三个人的沟通和交流,反而为影片增加了很多的喜剧效果。比如,诺日吉玛给日本和苏联士兵当地的食物,介绍自己名字等情节,由于语言不通,阿萨努误解了其中的意思,惹得诺日吉玛捧腹大笑。从有摩擦变为互相理解,互相包容,语言不只呈现了国家或地区的差异,它更传递情感的重要符号。同时,三种语言的碰撞与交融也体现出了希望不同国家、民族和谐相处的内涵和愿景。

2.音乐。当影片中的音乐与影像配合时,意义更容易传达。电影《诺日吉玛》中的配乐运用蒙古族的特色乐器口弦,在声音上就体现出了民族古老的文化,它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符号。口弦的运用能够增强画面的表现力,抒发人物的情感。诺日吉玛每每独自在山头坐着等待远方的心爱之人和战争结束时,音乐缓缓而出,使诺日吉玛的孤独感油然而生。而另外的音乐结合草原之地一望无际,风景优美的地理特征,展现出了民族地区的风光风情,使观众能够从音乐中感受到这个民族豪迈、包容、大方、有爱的精神。比如从杭盖赛马射箭时的音乐中可以感受到草原民族的英雄气质。影片中的音乐符号在对电影整体所抒发的民族精神和营造出的氛围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电影中的画面处理方式

电影《诺日吉玛》中有大量描绘草原景色的抒情镜头,女主人公的面部和背影特写镜头,也有巧妙的构图画面,这些都构建出了民族文化的精神与战争的矛盾和冲突。影片的第一个画面就是诺日吉玛的背影,从头饰及服装的图像符号中可以判断出她是一位蒙古族女性,而占据整个画面的背影却带着孤独感。导演对此摄影的手法说道:“背影也有一定的寓意,背影象征着人生的一半,象征着心灵的全部。诺日吉玛的背影暗示了她的人生起伏,一直坚守在草原上,等待自己的爱人归来。”⑤的确,背影常被用来象征一种人生的变化,一种不舍的情感。另外,影片的色彩也与战争类的题材有很大差异。在我们印象之中,战争是灰暗的、血腥的,色调往往偏冷。但是电影《诺日吉玛》中的色彩很明亮,偏暖调。无论是草原、天空、山,还是人物服饰的颜色都分外明亮。这样美好的画面与战争的灰暗画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绿色象征着生命力,黄色象征着温暖和爱,虽然战争无比残酷,但影片以这样的摄影色调传递出草原民族中只有和谐有爱才能创造生命的价值观念。

构图是画面语言中的重要因素,画面构图会影响观众的心理感受。视觉艺术家常用特定的形状来凸显象征的概念,比如双边对称的结构强调平行,而三角结构则强调三个主元素之间的强烈互动。⑥三角构图原则在电影中有多处体现,如蒙古包里一边是苏联士兵,一边是日本士兵,诺日吉玛常常出现在他们之间,从中可表现多种内涵:其一,代表士兵的国家、政治的冲突性;其二,明确诺日吉玛在影片中的角色作用,她不仅是一位挽救他们生命的人,还是化解他们之间矛盾的人。另外,也反映了两国士兵由对立关系走向和谐的变化过程,比如影片的画面中两国士兵穿着蒙古袍变成一个人,形成一个整体,随着音乐摆动手臂,而诺日吉玛在另一面坐下观看,此时画面不再有对立性,是一种平衡的关系,十分和谐。这里的寓意很明显,他们不再是战场上的敌对双方,而是与诺日吉玛一致,反对战争,向往世界和谐。总之,从影片对画面的处理能够感受到影片所要表达的人物情感、人物关系变化和民族的文化内蕴,很值得回味。

三、结语

以符号学的视角分析电影中的影像符号,由表层能指体察其内在所指,可以观照其表性的视觉符号,来挖掘隐性的文化内涵。⑦这样对感知影片的感情色彩,接近影片传达的思想内涵很有帮助。电影《诺日吉玛》在视听符号和画面处理方式中包含着多种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和情感态度,有很强的表意作用。在这样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中,即使没有战争的多种镜头画面,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战争对人类的破坏。电影通过一个蒙古族女性的形象,表达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最美好的力量——爱无边界。

注释:

①②陈犀禾,吴小丽.影视批评:理论和实践[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152.

③李树榕.艺术的超越与超越的艺术[N].内蒙古日报(汉),2017-05-19(011).

④⑤巴音,吉亚太.坚守电影中的人性——访《诺日吉玛》导演巴音[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6(1):77-79.

⑥[美]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M].焦雄屏 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67.

⑦王艺臻.电影《听见下雨的声音》的象征符号解析[J].电影评介,2013(Z1).

猜你喜欢
战争符号草原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学符号,比多少
“+”“-”符号的由来
被风吹“偏”的战争
他们的战争
可可托海的草原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