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雨竹 赵紫琰 陈佳雨
2019年4月20日,以“影响与社会”为主题的“首届中国视听艺术研究论坛”在武汉大学举行。本次论坛是由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武汉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及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武汉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承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的三十多名家学者,聚焦视听艺术(传播)的新动向、新问题、新思路,分享学术成果、激荡学术思想。本次论坛共分为三个分论坛,分别聚焦于“现实题材电影与中国社会”“视听艺术与中国影视现状”以及“新媒体时代与视听艺术研究”等三个重要议题。
在视听艺术研究中,现实题材电影备受学者们关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慧瑜教授对中国近现代现实主义电影的进化脉络做了梳理,认为从30年代左翼电影中底层人物形象塑造,到新中国成立后电影中的“人民”主体刻画,再到当下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诞生,现实主义的演变揭示了中国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与商业类型片不断磨合的过程。尤其是80年代以来,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生发出更加个性化的表达,传统和现代的对抗正在逐渐消失,呈现复杂多元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经验。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春雷教授认为社会结构性转变催生了大量的“底层群体”,由此成为了电影叙事的重要主体,具有极强的文化意义与经济意义。然而,此类影片往往忽视了底层压抑的、脆弱的、集体无理性的一面。由此,底层电影叙事要实现从聚焦利益诉求到突出情绪表达的转变。其逻辑主脉应当遵循倒放电影与未来镜像、电影中的镜中我、电影中的你和我等相应原则。复旦大学中文系杨俊蕾教授聚焦于具有现实意义的“工群电影”,认为当代中国的经济改革从农村蔓延到城市与工厂,新世纪以来有数部影片与此关涉,映射出现实层面上的工群群体,形成意义独特的“工群电影”。她以《铁西区》《青红》等电影为例,“工群”这一概念兼具语言生成和社会经验改变的双重前提,在这一急遽转型的集体现实下,有一群数量庞大的劳工同时遭遇历史的外力改变,在命运转折走向上偶然“分有”短暂的共情。
北京电影学院李彬副研究员聚焦于国产电影的“父子关系”。她认为电影中“父子关系”的叙事演变,能透视并解析当代中国文化变迁过程中深层文化人格和心理结构之嬗变。她以《飞驰人生》《老炮儿》等为例阐述了“父子关系”这一命题在商业语境下延伸出新的文化内涵。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吴明副教授在对电影《她们的名字叫红》进行文本解读时,提出“浮萍”这一概念,以此挖掘它在后现代美学与中国传统美学之间的协调性功能。“浮萍”表现了携带水性、饱含深情的后现代漂浮境遇,全球化的世界虽然充满了动荡无着和不可确定,但中国文化里那些有情有灵的基因,将成为托载浮萍的浩荡之水,为后现代主体在不断流散与分离的同时,保留了一片心灵停驻的领域。
武汉大学艺术学院孟君教授则聚焦小城镇电影的表达意象。当代电影从1990年代中期至今形成了中国小城镇电影史的一次高峰,其中一群终日无所事事,游离于社会主流秩序之外,深潜且旁观小城生活的人物构成了特色鲜明的小城漫游者。这一形象蕴含了中国当代小城镇特定的社会构成、文化冲突及美学趣味,也展示了小城镇经验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取得平衡并逐步丰富的动态过程。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曾一果教授更加关注电影生产中的城市记忆书写。他指出,改革开放的大时代背景、小城镇记忆和城市生活经验、西方文化的来临以及现代社会带来的焦虑公用铸就了第六代导演作品中城市记忆“问题化”的影像特征。第六代导演在表现现代性视域下的城市怀旧问题时,都不约而同地呈现出对现实的不满,借助过去的“美好”反衬现在的“混乱”。
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彭涛教授认为,现实主义电影由于题材特殊性和内容沉重性,在主流渠道上存在着传播困难,但其仍可通过表征方式来提升效果。譬如《驴得水》通过“隐喻式”表征,用抽离的时空感与现实隔离,让观众产生互文式联想;以《北方一片苍茫》为代表的“魔幻式”表征方法在保证主流渠道传播的基础上,增强了观赏性;《我不是药神》等当下现实主义电影采用“散点漫射”的方式映射现实,片末采取与现实和解的传播策略,完成了当下中国电影与现实的良好对话。
影像叙事作为一种视听艺术,其艺术性体现的是建构着历史以及现实的表达。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唐宏峰研究员认为,影像的建造档案、叙述历史、植入并唤醒记忆的方式,实质上是用虚构再造了我们的记忆。她结合“权力与他者”的问题,指出库斯诺所恢复的记忆、同时也是希望观者借由档案所想象的现实,实为殖民历史。天津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高红樱教授更加注重于电影“第二自然”的审美传播研究。“第二自然”是电影中的自然环境空间,泛指一切故事片、纪录片中的空镜头和自然空间。结合“旅游者现象”,指出旅游与电影同属于大众文化与流行文化的范畴,“第二自然”作为提纯了的自然界,容易激发旅游者的好奇心和对风景的认同感。借助“第二自然”,能让观众对自然和自我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岳凯华教授对“中国影视文学改编研究文献”进行了学术史考察。他按照历时性进路,将其划分为五个阶段:尝试与摸索阶段(1949年以前)、自觉与开创阶段(1949-1979年)、主动与勃兴阶段(20世纪 80年代)、阵痛与突破阶段(20世纪90年代)、复兴与繁盛阶段(21世纪以来)。他认为,影视文学改编研究中有四大倾向:重理论研究、轻文献整理;重本土研究、轻外国探讨;重现当代阐释、轻古代考察;重电影研究、轻电视剧解析。
西南大学文学院刘帆副教授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典型”人物的影像塑造方面。他认为,建构70年来,一度具有“教育”“引导”“鼓舞”人民的传统“英模片”,正在“式微”或“变形”。“英模片”中真人原型“凡人英模”让位于军事/动作片里纯属虚构“国家英雄”,其间意识形态的有效生产亦从直接训唤更迭为高概念吸附,借此可窥见国家主导意志内涵的变迁。但要警惕“国家英雄”类影片的审美疲劳。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姚睿副教授从民俗学视角阐释了都市传说与电影实践,指出电影对城市的表达不是再现,而是建构与生产,并以“九龙城寨”为例论述城市“增魅”的议题。电影空间的象征使得它兼具实体与抽象、现实与心灵世界的双重意味。他结合粤港澳新城市电影的题材挖掘,提出打造粤港澳文化品牌和空间样态需要借助都市传说得到充分挖掘,让本土都市传说伴随新时期广东人精神,实现时代精神与地域文化的巧妙融合。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熊迅副教授结合自己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田野经历展开介绍,运用传播环程的影像方法,利用慧科数据库进行资料搜集,并做了框架分析,以期探究大众媒体塑造了怎样的傈僳族形象。与此同时,他运用自外向内的观察视角,采用多样的叙述方式,用纪录片、湿版照片、电影的形式呈现出强烈的仪式性。
武汉大学艺术学院薛峰副教授探讨了《西游记》大闹天宫系列电影的叙事风格,并通过典型例证来阐释其观点。诸如,《孙悟空大闹天宮》(1927)在内容上关注战斗打闹、神怪变化,迎合观众喜好,在某种程度上是北伐战争的文化投影;《大闹天宫》(1964)有着“韵散交错”的诗意和“音画和鸣”的灵韵,但把孙悟空低龄化,植入了童话精神;《西游记之大闹天宫》(2014)在风格上带有“三国演义”式的权谋斗争,有卖萌耍傻、逢迎吹捧的倾向。系列影片整体的视听技术与艺术都在不断更新,带来了感官愉悦,并满足了原始好恶,但也有时代缺憾,遗失了文化传统营养,因此需要积极提取文化传统里的精髓。
视听艺术的成长与发展始终与新媒体技术发生同频共振。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郭小平教授从5G 重构视听行业的竞争格局、视听传播的5G 技术赋能、5G 技术塑造新的视听“数字审美”体验三个层面展开论述,并在总结时指出,随着人类传播的技术化日益导致技术支持代替符号支持,技术进步与内容产制的相得益彰与协调并进,才是5G 技术在电视行业发展新窗口期发挥作用的关键。
中国传媒大学刘俊老师立足媒介融合时代,探讨了影视艺术学科教育的基本问题。他在论述了影视艺术学科的危机之后,从传媒艺术研究、传媒艺术学科两个层面提出思考,认为未来研究和学科的趋势是走向“传媒艺术”,从多个方面阐释了传媒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区别。他强调实践的格局与生态的发展,对应的研究、理论、教育、学科也不能止步不前、以固定的思维包打天下。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雷建军教授和所在团队进入田野现场,通过18 个月的拍摄、12 个月的后期制作完成了影像作品《大河唱》,并运用人类学的方法实现纪实电影的表达,以期探究文化与社会秩序,呈现民间艺人的个体命运,反思乡土中国(尤其是西北地区)与现代社会的内在勾连。同时他在主观位分析了“唱”意味着什么,在客观位阐释了“唱”之于乡土中国、之于现代社会的意涵,希望达到“一起唱”的高度,文化溯源,寻找灵魂,以价值无涉的态度呈现生动故事。
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朱丽丽教授结合具体的电影案例,从影像生产的再历史化角度研究南京大屠杀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南京大屠杀题材的呈现方式和力度千差万别,但南京大屠杀事件的再现与表征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民族国家观念角逐的话语场。对南京大屠杀的审视和表述,重要的不是时间距离,而是民族意识、历史观念和文化态度,这不仅与作为个体的生产者相关,更多地与一时一地的国家政治文化情境与国际地缘政治紧密相连。
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欧孟宏副教授主要从励志社的成立背景、组织机构及其主要职能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分析励志社军队电影放映活动的整体特征并对励志社的纪录片与卡通片制作进行了归纳总结。他指出,励志社的电影活动构成了民国时期国民党最高当局电影活动的一个缩影。从励志社军队电影教育的放映形态、电影制作方略以及招待电影活动情形来看,它所彰显出的意识形态立场与价值取向显然更接近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最高当局的电影态度。我们只有把励志社的电影活动整合进来,才能进一步廓清民国时期整个官营电影史的概貌。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张潇潇副教授结合具体案例对比论述了电视呈现的男性气质,并通过焦点小组分析大众对阴柔男性气质的解读。在此基础上,从情感疏离、话语污名、行为惩戒等角度论述话语中含有的压迫机制,并提出构想:未来更多的媒体呈现也许能改变社会对酷儿男性气质的偏见。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张卓教授重点关注“儿童与电视”这一话题,她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阐述了研究缘起,尝试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认知规律为起点来“用电视帮助儿童学习”,并结合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相关理论,探讨学前儿童电视内容生产的理念与策略。在研究过程中,她运用内容分析法与文本分析法做了动画片Peppa Pig 的词频统计与视听语言等角度的分析,得出该动画片在角色设计、主题设计、故事设计与叙述、视听编排等方面的高明之处,并提出了本研究局限与未来的研究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