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对电影艺术的影响分析

2019-02-20 14:00:41杜舒婷
数字传媒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真实性数字艺术

杜舒婷

东南大学 江苏省 南京市 211189

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与幻灯放映术相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的影像画面,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体。在电影发展的初期阶段,它以真实的生活场景与灵动的画面,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从未体验过的新鲜感,但由于当时的电影只是借助技术手段将现实场景体现在银幕上,尚难以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影艺术已经实现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平面到立体的飞跃发展。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极速发展,先进的数字技术应用拓展了电影的制作方法和表现形式,改变了艺术和审美标准,丰富了影视创作者的表现力和想象力,电影艺术不再拘泥于表现现实世界,电影画面中过去与未来、虚拟与现实的融合和表现,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体验,对电影艺术的内涵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1 数字技术在电影艺术中的应用

数字技术是一项与电子计算机紧密伴生的科学技术,它是指借助一定的设备将各种信息,包括:图、文、声、像等,转化为电子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数字“0”和“1”后进行运算、加工、存储、传送、传播、还原的技术。[1]由于在运算、存储等环节中要借助计算机对信息进行编码、压缩、解码等,因此也称为数码技术、计算机数字技术、数字控制技术。[2]

由于数字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精度高、便于长期存贮、保密性好、通用性强等优异性能[3],在电影艺术的创作中使用便捷、易于创造,当代电影已开始大规模使用二进制数字代码形式对原始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进行记录、保存和转制。在电影制作中,除了使用传统的模型和化妆,数字图形技术、数字影像合成、音频信号处理等多种现代数字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声音与图像的拆分、重组以及进行传统技术手段难以达到的处理,以此达到超越现实的特殊效果。

2 数字技术对电影艺术的影响

2.1 延伸了电影的真实性

在电影发展初期的很长时间里,真实性是评估一部电影的重要标准之一。这里提出的真实性包括影像和感官两方面。在电影起步时期,电影的制作主要依赖于摄像机的摄像技术,它只能达到简单地复制和还原现实生活中的场景,由于电影大多取景于校园、街区、饭店、公寓等场所,继1895年卢米埃兄弟将火车进站的画面向大众展现之后,《水浇园丁》《出港的船》《烧草的妇女们》《工厂的大门》等一些早期影片的内容均较贴近生活,即影像的真实性。而感官的真实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影效果赋予人的感受,这种观者在主观意识上认识的“真实性”,是电影整体效果所产生的,而不必须产生于真实的拍摄场景,这使得依托于道具与片场工作人员配合下的特效出现在早期电影中,例如通过移动场景中的树木造成人物移动的效果,通过使用可摇动的马的模型产生骑在马背上的效果等,类似实例不计其数。早期基于道具的特效,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对虚拟的仿真以及电影制作成本的降低,其所涉及的制作手段和能够合成的效果均极其有限。相比之下,数字技术的运用突破了道具特效的局限性,经过数字技术处理的电影模糊了现实与想象的边界,使过去停留于想象的“虚拟”得以变成“真实”。数字技术给电影带来继声音、色彩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艺术变革,它拓宽了影视审美的领域,拓展了电影艺术镜像表达的潜力,提供了重塑现实的多种可能性,为电影开拓了艺术创作空间,电影艺术的内涵和领域变得更为广袤了。[4]因此,数字技术在现代电影制作方面起到里程碑式的作用,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电影创作手段,更重要的是在电影原有的基础上,延展了其真实性,从而赋予电影艺术新的内涵、新的模式和新的发展。

2.2 拓宽了电影的发展方向

科技的日新月异给电影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渐趋深层次化与全面化,在电影艺术的展现中被赋予无限的创新发展。数字技术的运用在视觉效果强化方面的作用已不可替代,当今演员、地点、风景乃至摄像机的主要地位逐渐被计算机取代[5],例如,2015年上映的电影《速度与激情7》,作为电影主演之一的保罗·沃克在电影拍摄过程中因车祸不治身亡,于是影片的后半部分启用了替身和特效,制作者总共使用了350 个特效镜头制作保罗剩余的场景,同时扫描了沃克兄弟科迪和卡勒伯、约翰·布罗特顿,以及有类似体质的其他电影演员,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将这些演员与沃克的图像进行聚集加工,再应用到替身上以完成电影创作。2014年上映的《霍比特人:五军之战》中,许多大场面以及龙的面部神态特写都是采用3D 建模数字技术而表现出特效。媒体艺术家兼作家列夫·莫诺维奇在1995年就前瞻性地提出了未来数字电影的发展方向,“数字技术让现场拍摄的镜头成为进一步合成、动画化和使之变形的原始材料”。迈克尔·诺尔于1970年提出:“电脑在艺术上的作用,已经开始接近全新的审美体验。”[6]因此,电影的数字化处理扩大了早期电影的题材范围,使得战争片、武打片、末日灾难片和超现实主义电影有的放矢,推动了电影艺术的多方位发展。

2.3 降低了电影的艺术价值

电影先驱乔托·卡努杜曾这样描述电影的发展,电影是把静的艺术和动的艺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造型艺术和节奏艺术全都包括在内的一种综合艺术。[7]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相同,电影被认为艺术而非技术,电影并非只是由技术的使用累加而成的产品,它不仅融入了人们对现实、环境与自身内在关注的要素,更是人类认知和感受世界的一种艺术表现方式。数字技术的发展突破了电影制作技术方面的限制,提供了更多创作电影发展的空间,同时也扩宽了影视艺术与审美研究范围。在基于数字技术电影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电影的创作周期逐渐缩短,院线作品更新趋于越来越快,同时,由于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大规模穿插于影片之中的特效带给观者强大的视觉、听觉甚至触觉方面的刺激,以满足大众的喜好。由此,电影的发展被商业化驱动,特效的拼接满足了部分市场的需求,同时也会让电影远离了艺术的初衷,电影的艺术性,即作品中细节处理,整体节奏的把握,亦或电影背后引人深思的内涵和深厚底蕴,亦不再是大众关注的焦点和评议电影好坏的标准。

结 束 语

基于现今高新技术的发展应用,将数字技术融入电影艺术已成为电影发展的趋势,对电影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即便电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依托甚至依赖于先进技术,占据主导地位的仍应该是电影的内涵和艺术性。电影艺术的创新与发展着实需要数字技术的支持,创作者需要把握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目的和尺度,从艺术的角度理性引入技术,明确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和展现数字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优势,提升电影的艺术性。

猜你喜欢
真实性数字艺术
纸的艺术
答数字
广告的真实性
数字看G20
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 16:56:12
因艺术而生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58:59
艺术之手
读者(2016年7期)2016-03-11 12:14:36
从悬疑报道谈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3
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传播(2015年22期)2015-07-18 11:04:06
爆笑街头艺术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