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旭东
(江苏省通州区金沙中学 226300)
我们所强调的经验物理教学,所侧重的是具体教学过程同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个人体验紧密结合,并基于学生的视角,从眼、耳、鼻、舌、身、意等切入点,进行充分的课程设计,使学生以“生活资源”为施力点,达到对于学科知识的重新认知与再度建构效果.也就是说,经验物理是一种人文色彩与个性色彩更丰富的课堂组织形式,它可以让“经验”和“物理”之间形成超越于时空限制的“链接”,保证学科的生命、生活、生长有机统一.
基于实用主义理念的高中经验物理建构,首要一点便在于以生活现象对接物理规律.我们认为:物理规律形成于人类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之中,它本身便是以实践经验为基础而产生的,只不过产生过程中融入了归纳、推理和判断等思维活动.正是因为物理规律来源于生活实际,且要最终回归到生活实际中去,所以,在进行物理规律教学时,亦应注意到其与生活的对接问题,以便从实际环境中感受并理解物理规律,促进学生对于物理规律的形象化与人性化感知.举例来说,当接触到波的衍射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用举例的形式加以说明:波长如同人的步子,如果一个人的腿很长,那么他在遇到障碍的时候,便很容易通过,如果一个人的腿很短,那么他在遇到障碍的时候,便不容易通过.如果想要通过障碍物,便可以采取两个办法,其一是使步长增加,其二是使障碍物减小尺寸.从这种生活经验的角度进行辅助,学生将更加容易感受到波的衍射所需要的条件.而为了促进学生对于波的干涉有关内容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使学生看到石子落入湖中后波的传播情形,感受在加强区和减弱区,波形所呈现的动态变化特点,接下来结合教材插图对其规律进行分析.这种做法让学生得到视觉、听觉、感觉的全面的体验,使之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此类现象,远较教师单纯的讲解效果更好.而当接触到牛顿第三定律有关内容时,教师则可以先使学生利用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鼓掌、扳手等活动,用来从触觉的角度体验身体所出现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感受二者之间的关系,最后用实验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按照实验结果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所具有的关系规律进行理性归纳与总结,增加对于牛顿第三定律的透彻理解.
用学生所熟知的生活素材辅助课堂实验,是基于实用主义理念的高中经验物理建构又一必要的方式.因为物理学科对于实验基础的天然需求,高中物理教师借助实验教学,能够较好地增加学生参与兴趣,使之得到观察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全面培养,从经验建构的角度突出物理的实用性.从这个角度上讲,教师需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充分挖掘出可能的物理因素,使之成为课堂实验设计的助力,让学生随时感受到生活素材的作用,达到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效果,且促进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进步.比如在接触到自感现象有关内容的时候,教师便可以把废弃日光灯管之中的镇流器拆下来进行实验,用来使学生从经验出发感受到自感电流,具体的操作方法是:以两只手将镇流器两个接线柱捏住,使之分别接于一节干电池两极,接下来在手和镇流器两接线柱不脱离的情况下,让其突然和干电池相脱离,学生将会对实验现象产生切身感受.由于仪器材料易于取得,而且学生容易发生兴趣,能够让学生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可谓生活素材辅助课堂实验的典范.再比如当接触到动量定理有关内容时,教师同样可以采取类似策略,把硬纸片、生鸡蛋、海绵、玻璃杯等带到课堂上来进行实验,要求学生在玻璃杯之中放置海绵,而将硬纸片置于玻璃杯之上,再在硬纸片上放置生鸡蛋,用慢、快两种速度拉到硬纸片,接下来再拿出海绵的情况下快速拉硬纸片,学生将同样从经验的角度习得物理知识.
借助物理知识对生活中实际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使物理与生活发生更紧密的联系,这也是实用主义理念的高中经验物理建构形式,即物理从生活中来,还要回归到生活中去,教师为此应当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可能应用到的物理因素,将物理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有机结合起来,真正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科知识的无处不在,由此提升其借助物理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水平.对于教师来讲,所要思考的关键一点在于,可与实际相联系的理论内容有很多,需要如何提供合理的实际问题切入契机.比如在接触到功和功率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出如下生活问题:有两名搬运工,他们每人分别把一袋水泥搬到四楼,他们在做功相同的情况下,所用到的时间不相同,则其做功快慢有何区别;当接触到动量定理内容时,使大家分析为什么在进行跳高比赛时,需要在下面铺海绵垫,为什么在进行跳远比赛时,需要以沙坑为目标;当接触到电功与电功率有关内容后,使大家基于经验物理建构的目标,按照自己家中的已有情况,对下个月的用电量进行估算.类似的实际问题助力实用主义问题,是对经验物理模式的充分尊重,值得在课堂上加以推广.
经验物理的建构对于实用主义理念的实现具有突出作用,为此,高中物理教师需要积极寻找生活中的有价值素材,给教学提供不一样的角度,与此同时也要增加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机会,真正掌握学生的所思所想,让生活现象,生活素材,生活问题与物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学生参与兴趣,促进学生对于经验物理的认知,使实用主义理念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