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想成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太碌林场,甘肃 天水 741033)
众所周知,天然林是自然生态圈的重要组成,对于天然林的功能而言,它不仅为社会提供着丰富的木材产品,更发挥着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及净化空气的作用,有效的维持着生态结构平衡。因此,我国从生态发展背景出发,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为我国的生态平衡提供了保障。火灾一直以来都是天然林保护的最大威胁,如不进行有效的防范,必然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因此森林防火工作的开展显得尤为紧迫且必要。
我国的天然林面积广阔,众多的风景名胜区及自然保护区,有效的强化了对天然林的保护。然而,由于出于对天然林的保护,一般在防火方面均未过多的进行人为干预,导致天然林极易受到火灾的侵袭,影响我国生态环境的发展。因此,天然林防火保护刻不容缓。
天然林作为重要的木材资源原产地,保障着社会的基本需求,如果不大加对森林火灾的防护力度,将在开发的过程中极易引发火灾,导致大量的木材资源受到侵害。如此一来,不仅会影响林业经济的平衡,还容易打破天然林中的生态平衡,所造成的连锁反应及生态损失将难以估量。
一方面,政府作为森林防火的第一责任人,要不断加大林区防火教育宣传力度,建立和引导正确的舆论环境。另一方面,要以政府主导,建立森林防火管理责任制,与林区群众签订防火责任书,通过群策群力的方式提升防火水平。与此同时,还利用林区的地理位置优势,在高处建立瞭望塔,以便快速的掌握火情。
伴随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的先进科技装备实现了各领域的渗透,而对于森林防火装备而言,航空器的运用将极大的提升森林防火的能力。利用飞机、无人机等高端设备对林区进行探测,以便于快速的发现和收集火灾现场资料,以帮助进行防火资源的调动。尤其是无人机的应用,弥补了大型飞机的夜间巡护难的短板,提升了全天候的监控能力,虽然航空巡护尚待完善,但依然是未来森林防火的主要发展方向。
卫星遥感技术主要是依赖极轨气象卫星、静止卫星及陆地资源卫生等,对森林区域进行监测巡护,当发生森林火情时,可以利用卫星接收实时火场数据,并对森林火险进行预报与估算,以帮助火灾扑救工作收集完备的现场资源,形成动态化的处置结构。同时,结合森林通信信号差特点,加强了卫星电话通信系统构建,有效的解决了森林防火中的通信困境。
现代网络技术背景下的防火信息系统,可以利用网络数据的优势,对森林重要防护部位进行监测或监控,如数字监控系统中,可以利用视频采集设备、温度感应设备及红外感应装置等,通过数据云台进行信息的收集汇总,对森林火灾的发生部位及范围进行预警,通过多种控制模块的联合作用,帮助扑救队伍及时获取森林火灾的基本情况,提升火灾扑救的反应速度。
森林防火工作点多面广、程序复杂、责任重大,为更好的形成森林火灾防护体系,必须要加强各巡护技术的融合应用,以提升防火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一方面,应加强森林防火投入规划。在强大的资金保障下,采购可靠的森林防火设备、器材,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打造森林防火安全管理圈。另一方面,建设专业化、半专业化防火队伍。面对巨大的森林防火需求,应加强专职防火队伍的建设,增加森林防火力量投入,为森林防火知识的宣传及火灾的扑救提供保障,保证森林资源免受火灾威胁。
总之,天然林的保护是一项长期工程,在这个工程当中重点是对其进行防火保护。相对而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森林防火措施较多,在森林防火的巡护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以适应森林防火的特点和需求,并通过技术之间的融合与创新,发展出更多的森林防火方法,以加强森林防火管理,促进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