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瑞霞
(山东省东明县农业农村局,山东 东明 274500)
随着国内外对农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花生市场同样面临着激烈的质量竞争,因此,我们在生产中,紧紧围绕绿色无公害花生安全生产标准,严格控制环境污染,选用优质专用抗病优良品种,科学田间管理,安全收贮,集成推广了花生覆膜夏直播绿色高效栽培技术,2018年示范推广面积1466.67hm2,平均产达到472kg/667m2,最高单产达到503kg/667m2,效益显著。其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选择农业生产环境优质、水质洁净、周围无污染的区域,肥力中等或以上的轻壤或砂壤土,土层深厚,耕层肥沃,疏松通气,地势平坦,排灌方便,且未受残留农药污染。具体要求是:生产区域内的环境质量符合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土壤标准符合土壤污染1~2级,即污染综合指数≤0.7~1.0。
优质专用品种是提升花生质量的基础。一是选用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确保花生品质优、更益于人体健康、耐贮藏。如花育32、花育51、花育52、豫花37等高油酸品种。二是选用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的花生新品种,提高花生抗逆能力和适应性,如花育30、花育22、丰花5号等,精选种子,确保纯度和质量。剔除过大、过小的种子,确保种子均匀一致。
前茬收获后,要抢时灭茬整地,如果前茬小麦已予施花生肥,可施磷酸二胺20kg/667m2,尿素9~10kg/667m2,硫酸钾12~14kg/667m2,如果前茬基肥不足,应增施优质腐熟有机肥4000kg/667m2,然后深耕20~25cm,再用旋耕犁旋耕2遍,将麦茬打碎,或施肥后直接用旋耕犁旋打2~3遍,深度15~20cm,以灭茬松土掩肥,做到地平土细肥匀。
选用展铺性好、降解物无公害的降解地膜,要求地膜强度高,耐老化,厚度在不低于0.004mm,透明度≥80%,且要厚薄一致,透明度高,幅宽90cm左右较适宜。
麦收后3d内完成播种,最晚不超过5d,采用人工或机械覆膜播种方法,垄作覆膜、大垄双行栽培模式,一般垄距85~90cm,垄高10~12cm,垄面宽55cm,垄上小行距35cm。双粒穴播,播10000~11000穴/667m2;每墩均播2粒种子。起垄后的垄面要平,垄坡要陡,以利果针入土结实。在留足离垄面边缘10cm后,应尽量放宽小行距,缩小大小行距的差别。
整平垄面后,按规定行距,开沟浇水或喷水补墒。按墩距播种,播深3~4cm。覆土后,用72%异丙甲草胺乳油125ml/667m2,兑水50~60kg喷于垄面。一人骑垄滚膜卷,将地膜铺平拉紧,使其紧贴垄面,两人将垄边上下垂直切齐,使膜边垂直入地,用撅挑土将膜边压实。也可先覆膜,后用打孔器打孔播种。播种后,覆土压实。再于膜孔边缘,盖一捧湿土。在垄面,每隔3~4m,横压一条土带,防止大风刮地膜。
推广机械播种,努力提高播种密度。选用农艺性能优良的花生联合播种机,将施肥、起垄、喷施除草剂、覆膜、膜上压土等工序一次完成。播种时根据密度调好穴距,根据化肥用量调整施肥器流量,施肥数量和除草剂用量于人工播种相同。
花生单粒播种技术要求选取肥力中等以上的土壤,选用单株生产力高的品种,大花生可选用花育22号等,小粒可选用花育23号等。选用2BFD-2花生单粒播种机,起垄、播种、施肥、喷药、覆膜、膜上压土等作业一次完成。垄距80~85cm,穴距11~12cm,播14000~15000粒(穴)/667m2。精选种子,用籽粒饱满活力高的一级米播种。
花生出苗时,在苗棵顶部用手指戳破地膜(孔径4.5cm左右),顺苗出膜。沿苗孔周围,盖湿土压严,防止大风刮膜。先覆膜后打孔的,要在花生长出4片复叶时,扒土清棵。
花生生长前期一般不需要浇水,中后期如果干旱,应及时浇水,浇水方法采取沟灌或者喷灌均可。雨季应注意排涝。
实行拔草,刨沟内草,压土闷杀膜内草。
因施肥不足呈现早衰的,可叶面喷施1%尿素和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施肥过多呈现徒长的,7月下旬至8月上旬,可喷施50~100mg/kg多效唑药液50kg/667m2,能够抑制植株徒长。
注意中期不要揭地膜,揭地膜的减产很大。因花生人土结实的果针,约占总果针数的30%左右,地膜覆盖不影响早期果针入土,中后期入不了土的果针,即使强使其入土也结不了荚果,反而多消耗了养分和水分,降低了地膜覆盖的效果,造成减产。
一是合理轮作换茬。用地养地相结合,平衡土壤养分,减少病虫源。二是实施秸秆还田,加大“有机肥+生物菌肥”配合施用的推广力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持续提升土壤肥力。三是推广深耕深松技术,打破犁底层,加深耕作层。
选用优质抗病品种,种子用卫福200FF包衣,防治苗期病害,促进花生生长,增加产量。
病虫草害防治,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重点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运用各种防治技术,安全、经济、有效地将有害生物造成的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有效减少农药用量和残留。一是通过耕作栽培措施或利用选育抗病、抗虫品种防治有害生物。二是利用生物农药或天敌控制有害生物种群的发生、繁殖,减轻其危害。三是采用低毒、低残留、高效化学农药,规范使用方法,有效防治有害生物。五是利用物理因素、机械设备及现代化工具等来防治有害生物。
防治地下害虫蛴螬,在耕地或播种时用白僵菌剂1kg/667m2施入,同时采用灯光诱杀;防治线虫,用1.8%阿维菌素乳油10g加水50kg,叶面喷施;防治蚜虫用苦参碱50ml/667m2,加水50kg喷雾,可兼治红蜘蛛,防治棉铃虫、斜纹夜蛾用25%灭幼脲悬浮剂40ml/667m2,加水50kg喷雾。防治花生叶斑病,盛花后用农抗120或井冈霉素进行叶面喷施,间隔10~15d喷一次,共喷3~4次。
减少各种投入品,防止黄曲霉毒素污染,确保花生产品质量安全。一是灌溉水质要符合农田灌溉水卫生标准,水渠(管道)无污染源。二是有机肥料要充分地堆制腐熟,50℃高温腐熟最好。化学肥料限种限量使用,少用或不用硝态氮。三是选用诱导期适宜、展铺性好、降解物无公害的降解地膜,禁用聚氯乙烯地膜。四是除草剂选用72%异丙甲草胺乳油,禁用乙草胺。五是选用烯效唑、壮饱安等新型植物调节剂,禁用丁酰胺(比久)和矮壮素。六是选用低毒、低残留高效农药,禁止使用有机氯、高毒有机磷农药。七是适时收获,及时干燥,安全贮藏,防止黄曲霉毒素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