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忠钱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农业农村局,福建 南平 353600)
水稻是否高产,选择品种至关重要。栽植土壤为两季田和冬水田,选择品种时需要根据气候、土壤、品种抗性特点、农业生产技术等方面选择适宜的品种。另外,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控技术对病虫危害进行有效的防治,实现绿色、优质和高产。
土壤环境是否优越对水稻是否高产和优质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为稻种建造一个合适的生态环境。基于此要对土壤特点进行深入分析,通过适宜的耕作方式实现预期的土壤环境[1]。
首先稻田需要连成片,土地要平整,拥有独立的灌排系统,基本的设施需要配备齐全。对地区的气候资源作为出发点,适期播期一般为5月中旬,小苗机插稻适播期一般为5月中旬末期。全面实施小壮高群体质量栽培技术,通过节水灌溉技术和病虫草综合防治技术监控水稻。农药使用、肥料使用要符合相关标准。
选择水稻水平会对水稻的产量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因此要选择品种优质的水稻。基于此需要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进行有效的结合,选择合适的水稻品种,根据土壤的实际特征合理进行布局,将土壤等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提升水稻自身的产量[2]。在选择品种时,品种的生长期要与当地气候条件相匹配和适应,选用的绿色水稻米质要优良,能够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另外在种植的过程当中要降低农药自身的使用量,提升稻米的质量。选择的绿色水稻种子纯度不能低于98%,净度不低于97%。在处理种子时,首先要进行晒种。选择温暖的天气将种子放置在向阳处,晒种时间为2~4d。另外还要进行选种的工作,通过簸箕等分开空壳、草籽、草叶等杂物。挑选溶液,选好后清洗种子并消毒,将依附在种子上的病菌虫害杀死。将消毒后的种子放在清水里进行浸泡,控制水温在30℃,泡种时间为2~3d,水温如果比较低将泡种时间适当延长,在泡种时每天进行1次翻动,让种子能够吸收到充足的水分。
育苗要挑选好土地,土地要平坦,保证土壤肥沃,田地要保持良好的通透性。春季解冻以后要浅翻田地,利用手扶拖拉机进行旋耕,将残茬清除后整平田地。适时进行播种,保证塑料薄膜的保温效果,薄膜内的气温控制在5℃,可以适当延长播种时间。水稻生产的过程当中,壮秧工作至关重要,因此要对壮秧的关键进行掌握。以秧苗的实际生长选择合适的插秧时机,在水稻生长初期,要保证其受到足够的阳光,选择合适的温度和地理位置。立冬前给予有效的保温措施,保持膜内温度始终为30℃,保证水稻出苗。秧苗生长到2叶时要降低温度,以25℃为适宜的温度。如果播种底水充足,水稻出苗前不需要进行浇水,如果不充足,床面会发生干燥的情况,因此及时浇水至关重要。秧苗出现青头时,要补充1次浇水,根据实际状况浇水。将薄膜揭开以后,如果发生缺水情况要及时进行补充。在幼苗期可以不施肥,3叶时根据生长情况合理施肥,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在水稻移栽前5d适当做好追肥工作。另外要喷洒稀释后的百倍液,之后用清水进行冲洗。绿色高产水稻移栽秧龄为6叶,这是水稻秧苗的品质比较高,秧苗这时叶片直立,白根比较多,具有弹性。
田间水层的管理工作要想做好,要保证秧苗在每个生长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灌溉。水稻在生长期需要充分的水分,在插秧期、返青期的水层要比较浅,拔节期要利用浅水进行灌溉,之后要管理好浅水。如果进入干旱的季节,在进行施肥时适当提升水层,避免田间发生缺水的情况。灌溉水质要达到相关规定的标准,避免利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保证水质无污染。对绿色水稻各个时期的需水量进行掌握,在管理水分时要保证水稻对水分的实际需求,促进其健康、发育和生长。
在进行施肥的过程当中,首先,要结合有机化肥和无机化肥,改善土壤的肥沃程度,降低使用化肥的量;其次,通过一定的配方进行施肥,将磷、钾按照合适的比例进行配置,根据实际的情况添加元素,保持土壤之间的养分平衡。最后,提升施肥的技术和水平,将磷肥和氮肥根据合适的比例进行掺杂,利用先进的机器在土壤表层均匀洒花费,避免化肥的养分流失。另外,对于化肥的使用量要进行严格的限制,根据土壤是否肥沃采用不同化肥量。同时,对于水稻的后期施肥要注重,穗肥能够提升水稻的光合作用,并且能够避免水稻发生早衰,这是水稻后期施肥最为主要的肥料。同时要想产生无害优质的水稻,必须要降低上述化肥,要使用纯天然的有机肥料。虽然实施化肥比实施有机肥的效果更加明显,但是会对土质造成较大的破坏。因此从长远来看,实施有机肥是栽培种植优质水稻的有效选择。
预防病虫害工作是防治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根据地区病虫害的种类差异,因此要利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虫害一般以防治水稻二化螟为主,通过氯虫苯甲酸胺兑水形成喷雾。如果草害比较轻,一般只需要通过农业措施进行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