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峰
(宁夏省固原市原卅区彭堡镇林业站,宁夏 固原 756000)
宁夏地区的林区主要是人工林和天然林,具有分布分散的特点,对森林防火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加之农村地区临近林区,树木广布,村民防火意识较差,所以制定严谨、有效的防火措施,对预防森林火灾具有重要意义。
林业资源对于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保护耕地等具有重要作用。森林中具有大量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产生大量氧气,同时环境中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质具有吸收作用;森林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大量的可利用资源,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森林火灾扑救难度大,危害范围广,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后果不堪设想,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同时危机人员生命,特别是秋冬季节,林区草木枯萎、干燥,具有易燃特点;农村地区地广人稀,易发生意外火灾,所以做好秋冬季节防火措施具有重要意义[1]。
宁夏地区森林资源主要是天然林区和人工林区组成的,秋冬季节寒冷干燥,林区分布不均匀,难以形成有效管理。森林火灾主要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季节性的干旱、燥热、寒冷干燥、降水量少等原因;人为因素较为复杂,特别是农村地区难以管理,主要包括林业火灾监测工作开展不及时,森林防火措施落实不到位,村民防火意识薄弱等原因[2];特别是宁夏地区有祭祖习俗中存在坟祭、烧香等习俗,秋冬干燥季节成为森林火灾主要隐患;农村地区还存在春耕时节焚烧杂草的习惯,春天干燥风大,一旦发生火灾很难有效控制。
森林防火不仅要相关部门加强管理,更要提高群众意识、发挥群众作用才能保证森林防火的有效开展。森林防火具有面对范围广的特点,难以形成有效管理,同时森林面对群众广,更加难以形成有效的管理措施,所以全面落实森林防火要重视多方发力,共同防范。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工作是做好森林防火的重点基础工作,可以通过村委会广播、发放宣传单、悬挂条幅、村里组织讲座等方式提高村民防火意识,营造森林防火良好舆论氛围;还可以通过标语、海报等方式加强日常生活中防火意识的渗透,潜移默化的加强森林防火意识的养成;最重要的是农闲时间也要形成常态化防火意识的宣传,推广文明祭祖行为,以鲜花等形式代替传统的焚烧祭祀,春耕季节杜绝焚烧杂草行为,降低森林火灾的风险[3]。
全面落实森林防火出了从人为防火角度出发,做好防火宣传工作,还要完善森林火灾预防的基础设施,农村林区一般地广人稀,林区面积较大,很难实现人工管理,所以林区要加强通讯设备的铺设和通讯网络的建立,加强林区的监控情况;同时根据地形和森林分布情况完善森林防火带的修建,通过种植防火树木加强森林防火能力,降低森林火灾发生风险,提高森林火灾救火措施[4]。
森林防火队伍建设要强化人员防火能力首先,加强相关人员对林区的了解程度,完善巡视制度,做好火灾隐患的排除工作;其次加强防火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增强防火技能、开展防火演练,提高防火读物的专业素质;最后,要制定完善的防火救火方案,防火重视巡视和预防,救火要重视人员分配、人员调动、指挥有效性和秋活保障工作,贯彻落实天然林保护工程,通过增设专门的生态护林员提高森林救火能力,降低森林火灾危害。
森林火灾监测主要是针对自然原因引起的森林火灾,防火部门要和气象部门建立密切的沟通,根据季节、天气、气候变化对森林火灾进行预测和预防,保证森林货源有效、及时处理,切忌主观臆断和经验判断。加强森林火灾的监测工作,可以有效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率,降低经济损失和人员危险,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和设备,增强巡视通讯和森林监测[5];还可以组织熟悉林区的村民作为志愿者,加强培训,提高放火队伍对当地林区的熟悉程度,增强火灾监测程度。
森林防火对于林业建设、保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森林对生态发展、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林业保护十分重要,面对秋冬季节严峻的防火形势,要加强防火措施的制定和落实,通过扩大宣传、完善设施、队伍建设、火灾监测,多方面共同发力,保障森林防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