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伯
(福建龙岩市上杭县湖洋农技站,福建 龙岩 364207)
收集水稻新品种的相关资料时,需要特别注意新品种的基本信息、特点特征、产量信息、引进经验、推广的进程、不同地区的种植建议等情况,充分全面了解新品种的各项信息以便在种植过程中规避某些错误,有效促进水稻新品种的种植,加快推广的进度。
在积极引进水稻品种的过程中,涌现许多的水稻新品种。由于不全面了解水稻的资料情况,往往会出现难以挑选新品种的问题,不仅影响了水稻的种植推广,还破坏了种稻的土壤质量。
推广引进水稻新品种时,大多数种子销售企业和经营商往往会为了增加销量而不切实际的宣传,盲目的扩大种植效果,一味的夸大种子质量,吸引农户购买。这些种子的种植效果常常达不到预期效果,挫伤农民种植积极性,不再信任新品种。另外,农户往往缺乏专业知识,不能准确判断种子的质量,面对众多的宣传产商,容易挑选不适合自己种植土壤的品种。
大多数的农户仍然信任自己长期选购的老品种,更加适合老品种的种植栽培方式,加上很多不成功的案例,他们更加不愿意尝试新的水稻品种,导致很多水稻新品种市场占有率不足推广率不高。水稻新品种价格过高也是影响推广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节省成本,农户往往选择原有的品种。
水稻新品种的推广过程比较缓慢,不能及时适应水稻种植的进程。相关研发单位研发的时间比较长,加上宣传力度的不及时不规范、农户不愿意接受等诸多原因,更加延迟了推广的进程。
水稻新品种的种植需要先进的技术、配套的机器设备以及栽培技术。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技术不先进、机器设备不配套的问题,加上第一次引进而农户缺乏种植经验,往往会影响水稻的种植效果。
种植水稻需要适宜的环境,合适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只有在足够养分的环境下,才可以大规模种植水稻。引进推广水稻新品种也需要具备充足的条件,因此,在推广引进水稻过程中,需要切实考察当地环境、自然气候、水源供给、土壤质量、温度等各种情况。另外,在种植引进之前,还需要特别注意水稻新品种的习性、特征以及种植要点[1]。
根据实际情况,实地考察生态特点,适宜的选择引进的水稻品种,恰当的挑选配套的机器设备,长期调查水稻新品种的适应情况,并挑选恰当的适合本地生长的水稻种子。
往往有很多农户不了解水稻新品种,没有清楚全面的了解新品种的种植技巧、栽培方式,不愿意尝试选择种植新品种。因此,村委会应该加大宣传力度,组织群众聘请专家开展相关讲座,实地讲解种植栽培方式,鼓励农户改变传统思想观念,尝试种植新的水稻品种。另外,应该合理规范种子制造商和经营商的宣传文案,正确引导农民选择适合自己土壤种植的种子,规避夸大宣传的不正当行为。
推进水稻种植过程中,可以积极鼓励广大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人才涌入基层,深入农村,走进农村,帮助农民共同解决种植问题,开展技术培训,提出改进意见建议,选择适合土壤种植的种子。积极号召大学生参与农村水稻引进推广建设过程中去,提供适合的种植方案,加快技术的更新。另外,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加大推广进程,汲取各地方种植的经验技术,结合本地种植特色,互相交流借鉴,共同促进水稻新品种的推广种植[2]。
水稻新品种研发时间长、成本高,相应的价格也比较高,所以大多的农户不会选择种植水稻新品种。为了积极促进新品种的推广,政府应该积极加大财政补贴、增加资金投入、制定相关的政策,扶持新品种的种植,解决农户担忧成本过高的问题,同时,政府还可以积极提供技术支持,给予农户先进的技术指导,示范指导,推进水稻种植进程。
村委会可以积极促进水稻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并且开展交流动员大会,互相就对种植过程中遇见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汲取彼此种植积累的经验,互相提供改善措施和技术指导,共同解决种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农户可以积极与当地粮食供应商合作,实行订单制的合作模式,一方面,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有效解决粮食供应商的粮食供应,共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保障水稻新品种的大规模种植,解决农户的后顾之忧[3]。
农业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积极推进水稻新品种的种植可以有效改善水稻的质量、增加水稻的产量,解决广大人民吃饭的问题,推进社会发展。因此,对于引进推广水稻新品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有效推进水稻新品种的种植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