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吉顿珠
(林芝市工布江达县农业农村局,西藏 林芝 860200)
西藏地处西南边陲,本地自然条件特殊,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雨少而集中、气候类型复杂多变等等,受制于此本地农业展现出差异化的特殊性,农业技术水平低、农技人员队伍素质差、特色农业项目不多等等,大大制约本地农业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对此,响应党中央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按照“扩产能、调结构、降成本、补短板、保生态、促改革、增收入、奔小康”的工作要求,大力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确处理好“十三对关系”,深入实施“8个百千万工程”,全区农牧业农牧区经济呈现出“稳中向好、亮点纷呈、日趋协调”的特点。
第一,农业综合力水平提升
粮食、蔬菜、肉奶产量均实现历史性突破。粮食总产达到103.2万t,同比增加0.8万t,其中青稞产量预计达到79.5万t,同比增加6.7万t;蔬菜产量90万t,同比增加2.7万t;肉奶产量76.28万t,同比增加9.27万t。
第二,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
预计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产值达到33.06亿元,同比增长15%;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达到36.64亿元,同比增长15.8%。
第三,农业发展投入水平见长
落实农牧业投资59.72亿元,其中各类支农专项资金45.42亿元、农牧业基本建设投、农牧业基本建设投资14.3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63亿元、0.13亿元。农牧业改革亮点纷呈。
水利是农业建设的根基,是提升农业产量的保障。就西藏全区情况而言,地域范围广,水源分布不均,耕地面积大,必然造成水资源利用低。为此,缺水这一因素始终制约着本地农业的高产量输出。为此,今后应注意健全农田建设,提升全区灌溉水平,为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提升农业科技含量水平,做好农技推广工作很有必要。
在农技推广工作中,抓好典型示范带动,靠眼睛实实在在能看到的,以带动推进农技示范工作。为此,地方政府应根据需要划拨专款、财政性倾斜用于农技推广示范基地的建设。同时,要发挥出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定期组织新农技的实用性能示范,做好推广农技的业务培训,增强民众对适用性新技术的接受程度,推动更实用的农业新技术用于农业生产,大大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
全区农业的高水平发展,与农技人员无私的贡献密不可分。为此,应根据农技推广需要,持续增补农技推广人员,做好农技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农技人员的业务水平。3同时,更应该注意增强农技人员的服务意识。作为一线农技推广人员务必要增强服务意识,要走出去、贴近基层,要做好与田间地头农户的沟通渠道,多走向基层了解民众的现实需要,能紧密围绕农作生产需要推广新技术,对应做好引进、试验、示范、技术培训等工作,确保适用的、高效的新技术推广应用到基层。
做大做强西藏农业,谋划争取特殊政策倾斜力度,必须要深入基层掌握民情、农情。为此,务必要深入基层做调研,组织做好专题调研,将调研成果切合到西藏农业发展中去,支持发展现代农业、草原生态业等的发展,为推进本地农业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特色农业惠农补贴方面,持续做好青稞、牦牛、马铃薯等产业的补贴力度,尤其增加青稞良种补贴标准。陆续做好草原生态补助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农产品初加工补贴等等,通过陆续针对性的惠农补贴,改善民众的生活条件。着力培育新一轮的农村改革试验区,通过资金补贴,打造现代化农业样板试验区,支持现代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扩大农产品销路,组织好农产品展销会、推介会等活动,做好特色农产品的宣传工作,不断扩大优质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支持发展本地特色农业项目的合作社,做好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化基地建设,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加入到农业特色项目的开发,不断增强农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西藏农业因其地域特殊化而表现出差异性,整体而言,西藏农业农业技术水平低、农技人员队伍素质差、特色农业项目不多等等,大大制约本地农业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的农业发展中,藏区应在农业科技含量提升、专业农技推广人员配置、谋划农业发展惠农政策、积极培育西藏特色农业产业、做好产销对接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等等,以大大提升西藏农业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