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 博衍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负责人表示,世界各国必须在未来两年为大自然达成一项新协议,否则人类可能是第一个记录自身灭绝的物种。
在一次讨论生态系统崩溃的重要国际会议召开之前,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执行理事克里斯蒂安娜·帕斯卡·帕尔默(Cristiana Pasca Palmer)表示,所有国家的人民都应该向他们的政府施压,敦促他们在2020年之前制定出宏伟的全球战略,达成新的全球协议,以保护对全球粮食生产、清洁用水和碳封存至关重要的昆虫、鸟类、植物和哺乳动物。该公约的196个成员国于2018年11月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会议,就管理世界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的新框架展开讨论,也揭开了未来两年谈判的序幕。
帕尔默说:“生物多样性丧失是一个无声杀手。气候变化与其不同,人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它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生物多样性丧失带来的影响则没有那么明显,而当你感觉到事情正在发生时,可能为时已晚。”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形式各样、相互作用的生命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多个层次,首先是基因,其次是单个物种,然后是生物群落,最后是整个生态系统,如森林或珊瑚礁。在这些生态系统中,生命与环境相互作用。没有生物多样性,人类就没有未来。
研究人员将野生动物的大规模丧失称为“生物灭绝”。如今,物种的灭绝速度被认为是人类主宰地球之前的1 000倍,这可能比6 500万年前巨型陨石毁灭地球的速度还要快。一些科学家认为,地质史上的第六次大规模灭绝已经开始。气候变化是可逆的,尽管这需要几个世纪或者几千年的时间,但物种一旦灭绝,就再也回不去了。
环保人士迫切希望达成一项与巴黎气候协议同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协议,不过到目前为止,虽然科学家说它对人类构成了同样的威胁,但获得的关注却极少。
最近的两项分别于2002年和2010年达成的生物多样性协定均未能阻止自恐龙灭绝以来地球上最严重的生物多样性丧失。
这一问题在政治上也未引起足够重视。与气候峰会相比,参加生物多样性谈判的国家元首寥寥无几。美国更是在特朗普上台之前就拒绝批准该条约,只派遣了一名观察员参加。
总体情况令人担忧:由于生态环境破坏、化学污染和入侵物种造成的生物多样性丧失率已经很高,而且在未来30年内还将因为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而继续加速。到2050年,非洲预计将失去50%的鸟类和哺乳动物,亚洲渔业将彻底崩溃。植物和海洋生物的丧失会降低地球吸收碳的能力,造成恶性循环。
不过,帕尔默认为还有一线希望:几个非洲和亚洲的物种数量已经得到恢复(尽管大多数仍在下降),亚洲的森林覆盖率增加了2.5%(尽管其他地区的降低速度更快了),海洋保护区也进一步扩大。
2018年10月,联合国最顶尖的气候和生物多样性机构与科学家举行了第一次联席会议。他们发现,以自然为基础的解决方案,如森林保护、植树、土地恢复和土壤管理,可满足多达1/3的碳吸收需求,从而将全球变暖参数保持在巴黎协议框架内。今后,联合国气候和生物多样性两个部门应联合进行评估。
帕尔默指出,虽然某些国家在政治上正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发展态势,例如法国总统马克龙最近成为第一位提出必须阻止生物多样性丧失才能解决气候问题的世界领导人,该问题将列入下一次在法国举行的7国集团首脑会议议程。
帕尔默说:“情况正在发生改变,大家都保持善意。情况仍在我们的掌控之下,但采取行动的机会窗口正在缩小。我们需要更高层次的政治和公民意志来为自然提供支持。”
资料来源 The Guar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