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的重大事件志编纂探究

2019-02-20 04:45孙众超
上海地方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重大事件修志志书

孙众超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判断,明确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的新的时代特征和被赋予的新的使命责任,凸显出当代中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崭新面貌和鲜明品质。主要矛盾的变化意味着人民的期待已经在文化、精神层面有了更高的要求。解决好当前历史方位中的主要矛盾,也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使命。新时代既给地方志事业发展带来新的环境、新的挑战、新的机遇,更是给地方志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方志工作者应该加强文化自觉,适应新环境,研究新问题,推出新成果,做出新贡献。本文主要讨论新时代背景下的重大事件志编纂。重大事件志编纂是新时代地方志事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新时代构建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如何编纂好重大事件志,是一项需要在研究中推进、在实践中总结的课题。

一、重大事件志是地方志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2008年9月《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纂工作开始为标志[注]梅森:《新志种——重大事件志编纂刍议》,《上海地方志》2011年第5期。的重大事件志编纂,给地方志事业引入了新的志种。关于地方志的分类,已有很多学者给予了充分的探讨,就新方志而言,主要是三级综合志书以及特色志、行业志、乡镇志、村志等。关于重大事件志的定义,学界尚未形成统一意见,但大多认为,与其他志书种类相比较,重大事件志的显著特征是:发生的事件有一个渐进或衰减的时间跨度[注]罗亚夫,陶利辉:《重大特殊事件专志编纂若干问题探讨》,《黑龙江史志》2013年第8期。,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这决定了重大事件志的断限不可能很长;“站在记述的内容而非政区角度”[注]梅森:《新志种——重大事件志编纂刍议》,《上海地方志》2011年第5期。,突破了传统志书的行政区域界线,由内容去涉及政区,而非由政区来限定记述内容的范围,如汶川特大地震受灾地区(以国家地震局界定的范围为准)),大致包括四川、重庆、甘肃、陕西、云南等地,而组织抗灾、救灾、赈灾等工作和活动范围则涉及更广,这些内容靠三级综合志书是无法全景、详细体现的,这决定了志书记载的范围可以更广,可以说是地方志工作的一个重要突破。

由上述特征,本文认为重大事件志是指,专门记述某一区域或时间内发生,在进程中由地方政府或国家主导,对地方、全国甚至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独立于综合志书之外的志书。记述对象主要包括可预见性的和突发性大事两类,可预见性的大事主要是指具有重大影响的会议、赛事、活动等,突发事件主要指具有重大影响的灾难、事故等。

相比于旧志,重大事件志可以和山志、水志等特色志书一样,看作是地方志种类中的专志。虽然重大事件志是近些年才有的志种,但其所归属的专志却一直都是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志主要相对于地方综合志书而言,指专记某一项或主要记述某一项内容的志书。[注]黄苇主编:《中国地方志辞典》,黄山书社1987年,第355页。而重大事件志的定义恰恰符合这一点,因而,对于重大事件志的具体含义、组织编纂等内容可以提出探讨,但对其是否属于地方志的范畴则毋庸置疑。

二、重大事件志是新时代地方志事业发展的必然产物

(一)重大事件志编纂是新时代地方志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是地方志事业形式创新的要求。民族的兴盛离不开文化的繁荣。党的十九大围绕新时代新使命,对文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观点、重大论断、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地方志事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在凝聚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方志工作者应该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主动作为,发扬改革创新精神,拓展地方志工作范围和服务对象,做强做大地方志事业,更好地发挥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随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地方志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地方志工作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一项工作向一项事业转变,由一本书拓展为“一业为主,十业并举”,地方志机构成为面向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部门,并且逐步形成初具规模、较为系统的地情研究中心[注]冀祥德主编:《中国方志发展报告2017》,方志出版社2017年,第5页。,地方志的作用也不再局限于“存史、资政、教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存史”是其他一切作用得以发挥的前提,因为读志也好,用志也罢,包括理论研究等等,都必须建立在有志可读、有志可用的基础之上,所以修志必定是地方志事业永远的根基。但如何修志、修什么志,却是可以与时俱进的。重大事件志就是形式上的一大创新。

二是地方志记述内容全面性的要求。关于地方志,我们常常听见“方志乃一方之全史”这样的评论并为之自豪。新时代的发展,各项事业日新月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成就也有曲折,地方志需要予以全面记述。关于“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从方志记述的对象来讲,要全面记载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以前的方志多站在地域而非事件的立场,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事物的地域界限已经被打破,越境不书的要求必定会将许多记述对象遗漏,即使是发生在区域内的大事,也囿于综合志书的篇幅,不可能着墨太多。而对于这些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事件,公众有详细了解的需求和愿望,作为存史、资政、教化和服务公众文化的部门,地方志必然要给予客观、准确、系统的反映。2.从方志自身的构成上来讲,各个志种要全面发展。虽然新方志包括了从总体上反映地方发展全貌的三级综合志书,具体反映地方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特色志书,以及相当部分的部门志和行业志,但对于专门详细记述重大事项的志书还不多,导致事业发展不平衡。3.从方志记述内容的时效性来讲,新时代地方志事业要更好地发挥其在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的作用,除了提供传承历史的文化产品,也要提供内容新颖、时效性强的产品。虽然新方志的三级志书记述的是当代的内容,但并不强调时效性,志书出版的时间离反映的内容的时间已经相差多年,而年鉴虽然一年一鉴,但由于其要全面反映地方发展情况,也只能提供整体的脉络。而重大事件志的出现,非常及时地解决了这样的问题。虽然时效性比不上网络、报纸、杂志,但其系统性和全面性却非媒体能比,其资料更丰富,内容更详实,记述更完整,因而既兼顾了时效性,又解决了完整性的问题。

(二)地方志事业的发展为重大事件志编纂提供多方位支持

一是良好的事业发展环境。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地方志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继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要高度重视修史修志”并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提出“修志问道,以启未来”,对地方志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并希望地方志工作者继续发扬方志人精神,志存高远,力学笃行,直笔著信史,彰善引风气,为当代提供资政辅治之参考,为后世留下堪存堪鉴之记述;刘延东副总理也就地方志工作发表过重要讲话,对地方志工作和地方志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加强党史国史及相关档案编修,做好地方史志编纂工作,巩固中华文明探源成果,正确反映中华民族文明史,推出一批研究成果”,将地方志工作全面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了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工作任务。同时,方志事业新的工作机制体制基本形成。2006年国务院颁布《地方志工作条例》,标志着方志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多省也相应将地方志工作纳入本地“十三五”规划纲要并出台贯彻《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或方案,标志着全国地方志事业走上了规划先行、以科学规划引领发展的道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修志都是与偏、冷、不得志等词联系在一起,现如今,政府和公众都日益重视地方志工作,方志新闻时不时见诸电视、报端和网络,方志成果也受到更多的关注和欢迎,这样的环境既保障了二轮修志的顺利进行,又鼓励方志工作者在拓展地方志工作范围和服务对象上有更大作为,对于推动重大事件志的编纂工作无疑是十分有利的。

二是健全稳定的修志机构和队伍。相比于旧志,新方志编纂的显著特征是“众手成志”,特别是重大事件志的编纂,很多都需要打破行政区域界线,更是需要众多机构和人员的参与,必须有赖于健全稳定的方志机构和修志队伍加以实施。新中国成立后,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持”的修志体制,根据依法修志的要求,各省(区、市)、市、县(区)基本上都建立了稳定的修志机构和队伍,在两轮修志过程中,与参与修志的单位建立了比较稳定的业务联系,这对于编纂重大事件志来说大有裨益。同时,三十多年的新方志事业发展,也储备了大量的方志人才。近年来各地都愈加重视方志人才队伍的培训,使得人才的业务能力与水平保持较高水准,再加上方志机构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后,进入修志机构都需要通过参加公开的选拔,相当多的博士、硕士开始进入修志队伍,从某种程度上保证了新进人员的质量。除此以外,开门修志也使得地方志机构与社会科研机构、高校等的联系更加紧密,许多省开始建立专家库,借助社会力量,提高修志进度与质量。

三是丰富的编纂经验和理论。连绵不断地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历代方志工作者在长期的修志实践形成了较为系统完备的地方志编纂理论与方法。而自首轮新方志编纂以来,新出版的志书种类繁多、成果丰硕,目前全国第一轮修志任务已经完成,第二轮修志进入了大面积出书的收获旺季,除却规模浩大的两轮三级综合志书之外,已累计出版部门志、行业志、专题志等23500多部[注]冀祥德主编:《中国方志发展报告2017》,方志出版社2017年,第7页。。新方志编修实践,在组织协调、资料搜集、篇目制定、志稿编纂、审查验收等方面形成了丰富的地方志编纂经验。在修志编鉴的同时,各级地方志机构日益重视方志理论的研究,理论研究平台不断拓展,各级地方志学会、方志研究会、新方志论坛以及方志期刊等,不定期开展全国性的方志学科重大研究和交流活动。仅2015—2016年,全国方志系统就发表志鉴论文200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论文集100多部[注]冀祥德主编:《中国方志发展报告2017》,方志出版社2017年,第11页。,对地方志工作经验和理论作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探讨。虽说作为新志种,重大事件志编纂与这些志书的编纂有很多区别,但作为地方志的一分子,这些经验无疑会对编好重大事件志起到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三、重大事件志编纂是构建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

文化自信是一种心理状态,表现为在充分肯定本国家和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出的文化荣誉感和坚定信念。[注]江运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研究》,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内在灵魂,也是信仰、信念的底气和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并再次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我们的文化自信从哪里来呢?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注]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07-02(02)。所以,从文化层面来讲,我们的文化自信主要来源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红色革命文化以及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立足当今、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者之间并无明显界限,是一种传承的关系,并有机地融合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性实践之中。这种文化的创造性和生命力,便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同时,文化作为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便会成为无本之木。伴随着我国发展步伐的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伟大成就,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因而我们的文化自信必定要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成就,以及这些成就所带来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因此,从地方志事业的角度来构建文化自信,除了要如实地反映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还要及时地反映我们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成就。如何真实、准确、同步记录新时期中国改革创新、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以及在这个实践过程中体现的伟大精神,是我们必须关注和思考的问题。重大事件志在这方面可谓大有可为。一方面,新时期我国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与世界各国进行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重大事件志将其中的重大活动、会议等全方位记录下来,向世人深度展示中国的能力与魅力,提升国人的文化自信。同时,重大事件志不回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曲折。重大事件志记述的一个重要对象就是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我们有勇气去记录这些挫折,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文化自信。同时,通过全面反映突发事件中政府的应急反应能力,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处理应急事件的优势和共产党人心系人民群众安危的鱼水之情,提升公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真实记录在对抗灾害时所表现出来的如“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以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可以激发公众的民族自豪感。

四、编纂好重大事件志的几点思考

(一)启动编纂工作要及时

由于重大事件从开始到结束,不会持续太久的时间,而涉及事件的人物和机构又很广,甚至涉及国际社会,加之参编的社会行业、系统相应会比较多,如果不在事件发生之初就及时启动,则事件结束后,参与的机构与人员都撤离了,想再去搜集资料则难度可想而知。因而要有业务敏感性,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就要启动编纂程序,制定好编纂方案,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及时搜集整理资料。而对于可预见的重大事件,则在事件筹备之初就要与相关部门联合,及早介入,如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于2004年即派员参与奥运会的筹办、举办工作,一直注意与各部门保持联系和沟通,及时获取相关档案、文件、资料,为事后编纂《奥运会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上海《世博会志》直至2011年8月,在世博会结束将近一年以后才正式启动,此时,作为世博会具体执行机构的世博局已经解散(虽然成立了“善后办”,但其工作效能与世博局不可同日而语),世博局原先的工作人员已回到原单位或由组织部门重新分配,对编志工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注]宋仲琤:《“重大题材志”编纂初探——从〈上海世博会志〉编纂看重大题材志的组织工作》,《当代上海研究论丛第3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

(二)编纂效率要提高

修志一直都是慢工出细活的事情,要慢慢打磨才能出精品。通常一部志书从启动到出版,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几年不止。这种情况有其客观原因,比如承编单位不够重视、保障不够到位,机构变化导致资料搜集困难以及缺乏专职修志人才等等,这也是二轮修志进度不平衡的重要因素。而重大事件由于其影响重大,社会各界都对其格外关注,虽然可以从媒体了解其进展情况,但毕竟是零碎的资料,无法获得整体上的认知,因而重大事件志必须要保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高质量完成,才能回应社会的期待与需求。一是要强化组织领导。重大事件志的编纂大多牵涉到地方政府甚至是国家层面,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组织,如参与《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纂工作的单位,仅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各工作组成员单位即达47家,再加上需要协助提供资料的省份、部门、单位等,数量多达上百家。[注]马凯:《存史资鉴 认真编纂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中国地方志》2009年第2期。二是要加强各单位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在重大事件志编纂过程中,地方志机构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这一工作的发起者和主要推动者,积极做好沟通协调工作,通过经常性的会议、调研、交流等加强各编纂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三是经费保障要到位。在工作启动之初,就要做好相对精确的经费预算,明确经费来源,做到专款专用。四是任务分工要科学。根据各单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以及各单位在重大事件中承担的任务进行科学分工,才能充分发挥各参编单位的特长,在最短时间内形成合力。

(三)严肃与生动要平衡

一直以来,地方志对体例有着严格的要求,如避免总结报道式写法、新闻报道式写法,坚持述而不论等等,而这些,也是地方志作为“官书”其权威性、客观性与真实性的重要保证。但正因为这样,地方志书一直以来给人一种严肃、刻板的印象,缺乏可读性,若非有研究、了解地情等方面的需要,很少有人会主动翻阅。而重大事件志不仅有存史、资治的需要,更有即时展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作为,教育鼓舞大众、体现精气神的要求,因而其可读性必须要强,要给人一种现场感,而这种现场感决不能通过撰稿者的主观评价和描述来体现,否则就是舍本逐末,导致其权威性、客观性和真实性大打折扣。要达到严肃与生动的平衡,本文认为有三点要注意:一是媒体资料的合理转化。重大事件志的资料来源很大一部分是媒体新闻报道和相关部门的总结报告,因而在入志的时候,既要对材料进行取舍,太多背景性的阐述、太过主观的评论坚决舍弃,又要对入志资料进行地方志叙述方式的转化,使其语言严肃化、客观化。二是影像资料的合理运用。影像资料是还原现场的重要手段,既要精选高质量的图片进行合理编排,又要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将视频等音像资料运用到志书当中。三是口述资料的适当运用。在以往的官方修志工作中,出于严谨性的考虑,通常都是以文字资料作为最主要的资料来源,很少使用口述资料,这种做法可以理解,因为即使是二轮修志,也基本上修的是十多年前的内容,时过境迁,口述资料很难真正还原到志书所需要的客观性的高度。但重大事件志不一样,它是记述发生不久的、参与度又是非常高的事情,这样一方面参与者对于该事件的印象还比较深刻,另一方面由于参与者众多,可以通过不同参与者的陈述,达到共同还原事件的效果。因而重大事件志要敢于适当地运用口述资料,但要注意的是同一场景最好要引用几个当事人的口述,让读者通过不同参与者的感受来自己还原场景。当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无论是何种类型的资料,都必须通过保密审查。

猜你喜欢
重大事件修志志书
经我校教师为主体的修志团队六年努力“上海共青团志”项目成果顺利出版
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召开特色志书编纂专题会议
网络舆情重大事件治理中的社会信任受损与修复研究
网络舆情重大事件治理中的社会信任受损与修复研究
来宾市成为广西第五个完成第二轮修志评稿任务的地级市
谈编译出版《西藏七大艺术集成志书》藏文版的必要性
本周重大事件
浅谈提高第二轮志书的可读性
亟待建立重大事件伤员救助基金
2013年河北区二轮修志工作扎实推进实现良好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