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埔县三河镇八一红军小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广东大埔是中央苏区县,大埔县的乡土红色资源就是优秀的教育资源。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锻造中形成的优良文化,是培育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的精神资源。身为红军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为了更好培养国家未来的栋梁,积极利用乡土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将乡土红色文化有效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传承与弘扬适宜学生成长的红色文化精髓,深化红色校园文化内涵,培育和提高师生人文素养,共同打造红色特色的“人文校园”。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将语文课程延伸至课外,从而走向社会、深入生活,为语文活动课的开展开拓出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在课堂上融入乡土红色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强化他们热爱家乡的意识,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念。实践证明,在语文课堂上融入乡土红色文化,有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对其身心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促进其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为其将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将乡土红色文化有效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依托文本将红色文化进行有效的课堂拓展延伸,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寓教于乐。将语文教学与红色教育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爱家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帮助很大。
课堂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通过在课堂上融入乡土红色文化,能够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突出群体效应。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教材内容出发,在文本教学中加入乡土红色文化有关的人物和事迹,这样不仅能够使乡土红色文化内容更加具象,而且也更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课本内容大都会设计具体的事件,教师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延伸,在教学前将学习任务下发给学生让他们进行预习,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让学生将预习的心得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
例如,在教学《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时,课文记叙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表现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说明了党领导下的红军能战胜一切困难,是无敌于天下的。此时,笔者在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中渗透乡土红色文化,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当地红色故事:我们当地有一座三河坝纪念碑,与著名的三河坝战役有关。三河坝战役发生于1927年10月1日,起义军战士在战斗中英勇杀敌,战斗相持了三昼夜。那时三江汇合的河水已经变成血河,在面对敌众我寡的情形下,朱军长带着部队沿梅潭河畔撤退,保存了革命火种。三河镇汇东村田氏宗祠是三河坝战役的指挥部旧址,这里仍有朱军长写在指挥部里的标语——“誓死杀敌”四个大字。当年朱军长带领起义军刚刚撤出阵地,敌军就发起了更猛烈的进攻,蔡晴川营长带领全营官兵奋勇抵抗,誓死杀敌,没有一个后退,但最终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全营官兵全部壮烈牺牲在这座笔枝尾山上,在这场三河坝战役中,数百名起义军为革命捐躯,他们的忠骨永远留在我们大埔的土地上。
这场残酷的战争涌现了很多革命英雄,彰显了朱军长誓死杀敌的坚定意志。笔者在授课的过程中让学生自由介绍自己的课前搜集的材料,课堂上交流革命英雄的光辉事迹和自己的所思所感,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从而引导学生深刻感悟革命精神,体会革命英雄不畏牺牲、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高尚道德品质。这种课堂教学设计的方式,能够引导学生从这些革命人物和先进事迹中树立正确的思想感情,使其在小学时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塑造其完善的精神品格。
为了更好地在语文课程中融入乡土红色文化,教师不应拘泥于课堂,同时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拓宽语文学科与乡土红色文化的融合渠道。自从2017年5月被命名为红军小学以来,我校以红色教育作为教育特色,依托当地红色资源开展各项红色教育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从而使其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对乡土红色文化有一个切身的感受。例如,各年级段开展写作比赛,让学生撰写与乡土红色文化有关的文章,并在校园文化展览板中设置乡土红色文化专栏,发表学生和教师宣扬红色文化的文章和事迹。另外,邀请当地老红军和驻军部队干警来校开展讲座,解答学生的问题,进行有效互动。
接着,我校开展了“吟诵红色诗文”朗读比赛,学生的参赛作品包括红色诗歌、红色故事等等,此次活动的举办有助于传承中华文明,有效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接着,让学生围绕“读红色经典,颂红色诗文”的主题,开展讲故事比赛,学生在生动讲述红军故事的过程,也是其爱国情感升华的过程。学校组织中、高年级学生重走三河坝战役红军路活动,在活动中搜集红军故事,并开展了读书笔记征稿会,让学生将自己的感动的理想落在笔尖,强化他们的心灵震撼,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奠定稳固的基础。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学习红色文化经典,了解革命历史,感悟红色精神魅力;本人指导四年级邓沐铃同学参加2018年梅州市“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征文比赛,荣获梅州市三等奖。这个红军娃以她一颗敏锐的童心,感受到家乡浓烈的红色文化气息,写出了自己在学校开展红色活动中的内心感受。
为了更好地渗透乡土红色文化,教师在阅读课堂中创设学习氛围,以启发式教学带动学生思考,调动他们学习红色文化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将阅读内容设置成相互联系、由浅入深的问题,增强他们自主思考的意识,在与他们合作探究的环境中寻找答案。在阅读过程中加入对乡土红色文化的思考,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让学生在品读文章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体验成长的乐趣,提升他们的阅读品味,激发其爱家、爱校、爱国的情怀,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如结合课堂教学《倔强的小红军》后推荐学生阅读《七律·长征》,进一步让学生体会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通过阅读《小英雄雨来》感悟小英雄抗击日寇的勇敢机智,等等。
同时,鼓励学生多渠道进行拓展阅读,如在指导阅读《寒食》这首诗时,笔者为学生介绍寒食是我国传统节日,与清明节日期相近,也与清明节的来历有关,让学生品读“寒食东风御柳斜”这句,并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探究“通过阅读诗句你想到当地的哪些革命战士?”促使其带着对革命烈士的敬佩之情反复阅读本诗,并让学生写下想对这些革命烈士说的话。此外,我们充分利用好学校的图书室和班级开设的“班班读书角”,推荐课外红色书籍及校本材料,供学生阅读和交流,从而营造浓厚的红色书籍阅读氛围。如:把《三河坝演义》等优秀乡土书刊利用PPT进行教学,节选书中精彩情节加入真实图片,图文并茂,在介绍三河坝纪念碑时,以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为背景,配上有关介绍纪念碑的简介:纪念碑高15米,顶宽1.8米,碑座宽4米,碑身上刻的是朱德军长亲笔题写的“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等文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由片段阅读过渡到整本书阅读。在学校举行“我是小小讲解员”选拔赛中,我班有三名选手脱颖而出,选拔为家乡红色景区的小小讲解员,既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又为家乡红色景区增特色。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余搜集与红色文化有关的书籍,形成班级读书热潮,促进校风、学风以及文明校园建设,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总之,乡土红色文化中蕴含丰富的精神宝藏,是历史留给我们的精神食粮。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并传承当地红色文化,是语文教师肩负的重要责任,将乡土红色文化转化为教学资源,使其成为弘扬我国精神文化的重要依据,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应深入挖掘当地的乡土红色文化,结合教材内容将其整合为有利的教学资源,并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不仅有助于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而且还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促进其思想品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