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爱联小学
目前我们使用的教材绝大部分来自于编者对原著的节选或改编。由于篇幅限制,无法尽录,原著中一些精彩情节无法展现。改编后的文章虽然还沿用了原著的框架,但是语言风格改变颇多,有的甚至失却了原著本身的蕴意。如果我们教师对教材的研究只囿于教材,在教材的小范围里打转,缺少对文本全景式的把握,就会使教学走向狭隘,对文本定位“断章取义”,也会容易导致学生对原著“窥一斑而不知全豹”,不利于文化的传承,形成语文学习的短视。
作为教师,我们使用此类被节选或改编的教材时,就不得不思考编者意图、编者对此文本的定位、改编的出发点、文本在原著中的位置与作用、原著还有哪些相关内容可以为我们教学所用、如何在“课文”的教学中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等。如此去亲近原著,教师才能在宏阔的背景下,通览教材全貌,读透教材,才能引领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的解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唤起学生阅读原著的愿望,把语文阅读教学引入更为广阔的空间。
原作进入课堂,要与课文结合,就得有结合的切入点,准确把握结合的时机,预设结合的方法与策略,才能激发学生情感,激活学生审辨式思维。
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把课文与原作进行比较,让学生从另一方面、另一角度来认识、审视原作,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7课《蟋蟀的住宅》第一段: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而原作第一段是这样描述的:
……它们一点儿也不妒嫉那些在空中翩翩起舞的各种各样的花蝴蝶。相反的,蟋蟀反倒有些怜惜它们了。它们的那种怜悯的态度,就好像我们常看到的一样,那种有家庭的人,能体会到有家的欢乐的人,每当讲到那些无家可归,孤苦伶仃的人时,都会流露出一样的怜悯之情。蟋蟀也从来不诉苦、不悲观,它一向是很乐观的、很积极向上的,它对于自己拥有的房屋,以及它的那把简单的小提琴,都相当的满意和欣慰……
——选自[法]法布尔《昆虫记》第十八篇《蟋蟀》
上课时,老师用课件把这两段文字同时展现,让学生们读,再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读哪一段话及喜欢的原因。学生对比阅读,就能发现前一段文字寥寥数语,文学的元素明显少了很多。再把课文与原文同时交到学生手中,一部分一部分对照读,学生能更深刻感受到到原著的丰富。
原文8403字,改编为课文时只有819字。当同学们拿到原文时,立即被那些充满了诗性和灵性的语言吸引住了。如此文笔流畅优美的文字读起来丝毫不费劲,相反,原著代替课文的阅读为学生撩开了挡住《昆虫记》真面目的一层薄纱,原来,法布尔的《昆虫记》文笔是如此的优美,原来《昆虫记》能成为经典不是徒有虚名的。
如果课文节选内容中的人物形象基本符合原作所要表达的特点,则可补充原作中相关情节描写,以深化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受。如果节选部分与原作所要表现的主题相差很大,也可补充内容,引导学生在全文中体会节选部分在原作中的位置与作用,使学生从微观到宏观对原著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如学习《少年闰土》,不去读《故乡》,就只能是让孩子们肤浅地认识到:“少年闰土见多识广,而‘我’孤陋寡闻。”可鲁迅写《故乡》其实是想通过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对比,来深刻地反映时代给人们造成的巨大伤害,是一种悲伤而忧郁的基调,由此可见,课文“少年闰土”在整个小说中只是一个铺垫。如果老师是以《故乡》原著阅读作为教学背景,那么教学设计的方向和目标则会大为不同,学生的阅读视野和感悟程度也会更宽更深。
又如学习叶·诺索夫写的《白公鹅》,如果是了解它“海军上将”的光辉形象,而不去读原作,学生的所得是非常单薄的。原著中有这样的文字:
白鹅趴在那儿,张开强劲的双翅,脖子垂在草地上。灰色的眼睛一动不动地望着乌云飘走的方向。从小小的鼻孔里,顺着嘴喙往外淌着鲜血。12只毛茸茸的“蒲公英”你推我挤地从它的翅膀下爬了出来,没有一个受伤。他们欢快地吱吱叫着,在草地上四散开去,啄着那些尚未融化的苞粒……
缺少以上片段的阅读,学生难以体会“白公鹅”作为父亲伟大的一面,这恰恰与课文那傲慢无礼的形象形成巨大反差,而正是这反差,最是令学生动容。
什么是文字的精魂?这些补充的内容是最能体现文章魂魄的,不去读,就难免以偏概全;不去读,就会顾此失彼;不去读,就无从知晓——原来文章是这样写出来的呀!读原著,跟着作者的思路走,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想。
不少课文来自经典的文学作品,用单篇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阅读文章所在的整本书的兴趣也是编者之意。方法是很多的,如:在课始或课尾深情地朗读书中某一文段,情到深处戛然而止;或者引用作者(编者、译者)的原话、名人对该书的评价和推荐语等方式激发学生去读该书的兴趣和欲望。
例如《火烧云》的课堂中,老师在《呼兰河传》里挑选了《小城呼兰河》中胡同里邋遢的娘儿六个买麻花时想占小贩便宜不成的一场闹剧朗读给学生们听,同时配上滑稽的音乐,调侃的语气,如此朴实的生活化的语言,令学生们发出由衷的笑声。当选读到《我的邻居们》中在屋顶采蘑菇的邻居这一段时,从学生们会心的微笑中不难看出书中邻居们苦中作乐的生活场面已经呈现在他们眼前了。谁说《呼兰河传》与如今孩子年代久远有代沟?他们已经对此书产生亲切感了。
又如《争吵》和《卡罗纳》两篇课文选自《爱的教育》,课文中的老师、父母、“我”(安利柯)、卡罗纳、柯莱蒂等人物在原著不同故事中均反复出现。卡罗纳在课文中是以一个刚因失去母亲而悲痛欲绝、孤苦伶仃的形象出现的,但书中记载了多篇卡罗纳在母亲去世前后侠义热情如兄长的其他故事。如果学生不做前后联系,对人物的了解就片面了。对此,老师可引导学生给人物设计信息卡,把书中不同人物在不同故事中的言行进行性格特点的分析归纳,最后整理在卡中,如此将书中多篇文章联系读,对人物性格特点的了解感悟更全面、更丰满、更立体。
很多经典电影是在原著的基础上改编的,把学课文、观看电影、阅读原著、演故事多种体验相结合,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自由阅读、看电影,是孩子们最享受的,同时也是很有效的阅读好方式。
《汤姆·索亚历险记》,人教版六下教材只出现此书的的梗概和“找到汤姆和贝琪”这个精彩片段。老师把整本书的阅读放在开学伊始,边读边让学生们把书中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片段改编成剧本,并在小组内选出喜欢的剧本进行排练。学生们课间三五成群凑一起研究剧本,练习台词,琢磨剧情,配合对戏的情景特别地感人。读书交流会中,演出开始了,12个小组,总共12台戏!有《粉刷匠》,有《小海盗》,有《盗墓笔记》,有《山洞历险记》,有《波利姨妈的前半生》……学生们对语言的理解创造力令人叹服,自备的服装道具一应俱全。
该书的阅读到此还没完,老师还把2011年美国版本的《汤姆·索亚历险记》电影搬进课堂,师生一起欣赏电影,当学生们看到自己改编过的内容或自己演过的内容在大电影中不同或相同的演绎时,更是雀跃得很,某句台词某个动作神态都能引起学生们的共鸣。学生们第一次经历了自读自编自导自演观影等一系列的名著阅读体验,一颗颗美好的文学种子已悄然种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总有一天会生根发芽。
根据以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人初步建构了“课文回归原著四步走”的教学模式:第一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明晰所学课文的“断章之义”;第二步:细读原作,找准课文与原作结合的切入点,随文读(说)写训练;第三步:品读原作,从不同层面角度认识审视原作,明晰所学课文的“应有之义”,训练学生审辩思维,提高思辨能力,升华教学情境;第四步:赏读原著,延伸拓宽阅读视野,增加阅读积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在一年的研究过程中,本人依托课堂,努力挖掘中高年级的课文回归原著的方法和策略,用理念指导课堂,用课堂验证理论,形成了一些具有操作性和实效性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在这研究过程中,师生得以共同成长:随着对课文原著阅读的增加,阅读视野的不断开阔,作为引导者,老师对教材的解读能力提高了,使用和把握教材的方向更准确了;作为学生,在原著中学习课文,对课文理解更轻松深入了,对原著有了阅读的亲切感和迫切感,特别是课例中指向“读说写”的训练对提升学生习作水平有不小影响。
当然,在此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比如,阅读原著,必然会占用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增加学生的负担;教材原著进课堂,也会使课堂教学容量加大,增加课文的教学课时,要想高效而不影响教学进度仍有待探索。对此,笔者将在教学实践探索中逐一解决,以期为教材原著在语文课堂的有效运用提供更为成熟的课例和可资借鉴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