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名牌农产品管理办法》政策解读

2019-02-19 14:32李玉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政策对策管理

李玉

摘 要:农业部于2007年印发了《中国名牌农产品管理办法》,标志着我国名牌农产品管理机制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了能够更好地实施好名牌名产品管理工作,就需要对这一政策进行深入解读。本文对我国名牌农产品的组织管理、申请、评选认定程序及监督管理等政策进行了阐述,分析了《中国名牌农产品管理办法》框架下创建名牌农产品之原则,并探讨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名牌农产品;管理;政策;对策

为更好地执行好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做出的全面打造知名农产品品牌之部署,农业部于2007年12月面向全社会公布了《中国名牌农产品管理办法》。这一办法对名牌农产品管理的各个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是我国知名农产品管理的重要文件,在这一领域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此,笔者将从《中国名牌农产品管理办法》的政策分析和运用该办法创建名牌农产品的原则以及对策等三个部分进行解读。

一、《中国名牌农产品管理办法》政策分析

为切实抓好对我国知名农产品所实施的评选以及认定等相关工作,推动我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农产品向高端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持续增强我国现有高质量农产品自身的竞争实力,很有必要制定一部专门的名牌农产品管理法规来加以保障。该法规所命名的名牌农产品特指通过评选与认定而获得过中国名牌农产品这一固定称号,而且按照规定能够使用名牌农产品标志的专门农产品。这些产品实施的是以经济实体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依靠政府加以推动的开发机制。我国名牌农产品的管理工作完全依据公平和自愿之原则。通过农业行政管理机构推动对此类农产品的品牌打造,并通过各个方面予以支持。

(一)组织管理方面的政策

我国农业部专门设置了名牌农产品管理机构,对名牌农产品的评选、认定、使用等各项工作实施监管。该委员会的主任是由农业部负责农产品质量工作的领导来担任的,而成员则由农业部有关司局负责人加以构成。名牌农产品推进委员会设立了办公室,办公室设于农业部内,专门负责对本办法所认定的农产品相关工作进行组织管理,并做好日常管理工作。该办公室主任一般是由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担任的,成员则由该司有关业务处室干部构成。名牌农产品推进委员会负责聘请相关专家来组建评审委员会,并且负责名牌农产品评审业务。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农业主管部门主要负责本区域之中名牌农产品之申报、推荐以及监管等工作。

(二)申请方面的政策

凡是要求申请名牌农产品称号的企业,必须要同时达到以下五个主要条件:其一是申请单位必须要具有独立企业法人或者社团法人这一基本资格,并且规定了其注册的地点一定要在我国国境之内;其二是要形成能够更好地创建知名农产品内部质量控制制度,并且要创建出农产品质量追溯机制;三是要依据标准化的方式来组织农产品生产;四是要具备稳定化农产品销售途径以及健全的农产品销售后服务;五是三年之内必须未发生过质量安全方面的事故。凡是申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的产品,则必须要同时具有以下八项条件:其一是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方面的规定;其二是必须在我国境内开展生产,具备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场所,且实施大批量生产至少要三年以上的时间;其三是必须要在境内进行注册,并且还应当拥有归申请人自身所有的相关注册商标;其四是农产品必须要符合我国相关标准;其五是农产品的对外销售额与知名度必须处在我国同类产品靠前的位置上,也就是要在本行业之中甚至本地农业经济体系之中能够具备更加突出的作用,从而不断增强购买者的认可度;其六是农产品质量检验一定要过硬,至少必须要合格;其七是该款农产品一定要得到过无公害农产品或者绿色食品等由权威部门授予的高规格称号;其八是至少是省级名牌农产品。申请人必须向所在省级农业行政机构提出具体申请,并上报申报材料。

(三)评选与认定步骤方面的政策

名牌农产品目前执行的是按年评审的体制。各省级行政区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向上报送材料,而且要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可靠性与完整性。对其中符合全面条件的农产品,还要为其出具推荐书,并报送负责评审工作的委员会办公室。名牌农产品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在收到材料后,就应当组织专家认真开展好评审工作,并择优遴选出推荐名单以及名单中各项产品的评审意见,其后再报送至名牌农产品推进委员会。委员会应当组织全体成员参加会议,认真审查名牌农产品的推荐名单和各产品的具体评审意见,如此一来才能够形成当年度的名牌农产品拟确认项目名单。经过相应的程序之后,还要在相关新闻媒体上对社会开展公示,全面征集有关各方的意见与建议。名牌农产品推进委员会会议应对公示结果实施全面审查,并认定当年度名牌农产品的最终名单。对已经认定的本年度中国名牌农产品,最后要由农业部授予其荣誉称号,并发放证书。

(四)监督管理方面的政策

我国名牌农产品称号的有效期一直是三年。在这一有效期当中,我国名牌农产品证书持有经济实体,即可在被许可的范围之中使用名牌农产品标志。获得该证书的申请人每一年均应向名牌农产品推进委员会办公室上交由得到国家计量认证资质检测单位所制定的农产品质量检验材料。名牌农产品推进委员会对于名牌农产品则实施不定期的抽检。中国名牌农产品证书的持有者具有以下六种情形之一的,则应当撤销其所拥有的名牌农产品称号,并且注销其证书,在三年之中不得再行接受同一产品的申请材料:其一是具备了弄虚作假方面的行为;其二是非法转让甚至买卖我国名牌農产品相关内容的;其三是延伸了我国名牌农产品称号和标志的具体利用范围;四是农产品质量抽查中出现未能合格的情况,而且消费者的反映相当激烈,甚至出现了不利后果的;其五是出现了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类事故,且在生产和经营中暴露出了比较严重的问题;其六是具备严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等行为。且从没有获得过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的。开展名牌农产品评选和认定等相关工作的人员应当更为严格地落实有关规定和程序,并且加入到后勤工作体系当中,应当切实保护好申请企业的商业机密,全面用好知识产权。凡是形成了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等问题的,尚未够得上犯罪的,则应在单位处以一定的行政处分;凡是构成了犯罪的,还是要全面追究其承担起必须承担的刑事责任。

二、《中国名牌农产品管理办法》框架下创建名牌农产品的原则

基于《中国名牌农产品管理办法》框架,唯有开展名牌农产品带动战略,才是该行业发展的必经途径。唯有积极创建中国名牌农产品,才能够让我国农产品行业在愈来愈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立于不败。因此,一定要提升忧患意识,依靠所在市场,充分结合自身状况,实施以下三条原则:一是既有创又有保,做到创保相互结合。当前,我国不少地方的特色农产品具备了非常高的知名度,但是去注册商标进行保护的农产品数量却比较少。为了保护好当地名牌,一定要切实把握住有利的时机,应用各类方式,认真找到重点,积极创建名牌。与此同时,还应当积极保住已经创建的中国名牌农产品。因为农产品消费过程中的需求量变化比较大,市场上的竞争变得愈来愈激烈,产品之间的差异性则变得相对来说比较小,技术上优势还不够显著,因此如果不在保上下苦功,就极易丧失名牌的称号。二是既有新又有旧,做到新旧相互结合。新主要是指现代技术和生产方式;旧主要是指传统技术及其生产方式。我国大多数特色农产品均是在应用传统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相互结合的基础上进行改良而形成的,具备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也拥有了相当大的的市场。为此,一定要在积极应用传统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努力将现代技术运用到农产品深度加工之中,特别是要在农产品保存、保鲜以及物流运输等多个方面做到新来相互结合。三是既有内又有外,做到内外相互结合。要依据农产品名牌发展战略,积极开发国内与国外市场。要继续立足于广阔的国内市场,积极开发潜力无限的本国市场,绝不可将本国市场让与他人。同时,还要积极应用名牌农产品发展与带动战略,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创建自身的全球知名农产品品牌,如此才能够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全球市场中得到让人满意的市场份额,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之发展,并且得到更加高的外汇收益。

三、运用《中国名牌农产品管理办法》创建名牌农产品的几点对策

我国知名农产品要想真正地站稳市场,就应当积极落实名牌农产品带动战略,从而走出一条基于《中国名牌农产品管理办法》的名牌农产品创建之路。为此,应当做到以下四点:一是要创建名牌。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历程。应当依据我国市场的实际需求,将技术创新全面落实到名牌战略的诸多环节之中,运用具备名、优、特等特色的农产品来积极丰富与引导当前市场,并且围绕着市场来创建名牌农产品品牌。应当以本地资源优势为基础,以现代技术为保障,以拓宽市场为目标,以创造经济效益为重点,主动开发本地特色化名牌农产品,开发具备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二是要发展名牌。这是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产品产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之下,我国农产品行业的发展与壮大和名牌农产品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农产品若要在市场中占据相应的份额,就一定要保持住自身優势,持续开发知名品牌,适合消费者群体之需求。三是要培育名牌。为提升农产品名牌之质量,一定要依靠与发挥技术的巨大作用。在强化农产品技术成果开发与转化的基础上,积极将先进技术运用于农产品生产与加工、营销等各个环节之中。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之原则,依据山区、丘陵以及平原的差异化特征,强调当地特色,着力培植与改良本地主导型农产品产业。四是要切实保护名牌。名牌农产品并不完全等同商标。要想成为中国名牌农产品,就一定要有驰名商标加以保障。所以,在创建农产品品牌的过程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发掘商标所具有的文化含义。农产品可以说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之中的重要产物,特别是传统农产品要想创建知名品牌,更应将乡土特点和传统特色加以融合,强调其所具有的文化含义。与此同时,还应当加强农产品商标的注册意识,切实防止知名商标被其他商家所抢注。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落实法律保护,以保护好自身品牌。

作者简介:

李  玉(1983-),女,汉族,河南南阳人,讲师,法学硕士,研究生专业:法学。

猜你喜欢
政策对策管理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